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预防性使用的效果探讨

2016-02-06 06:18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宫体丁三醇预防性

文 祯

贵州省湄潭县妇幼保健院 贵州省湄潭县 564100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预防性使用的效果探讨

文 祯

贵州省湄潭县妇幼保健院 贵州省湄潭县 564100

目的:研究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预防性使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预防方案,观察组通过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对比产后出血情况评价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应用效果。结果:比较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发现,观察组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得其产后15min、30min以及2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产后出血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33.33%,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预防性使用,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产后出血;预防性使用;效果

据临床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4万的孕产妇因产后出血死亡,大部分死亡案例发生于医疗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是分娩期致死率极高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5%~11%[1]。临床研究表明,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不同致病因素相互影响作用[2]。大多数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都是子宫收缩乏力,有学者研究发现,针对高危因素剖宫产手术,第一时间进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注射,能帮助患者全子宫协调有力收缩,维持2小时,安全度过产后出血高峰期。此次试验旨在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预防性使用的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84例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患者经医学检查发现伴有羊水过多、巨大胎、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粘连等临床症状,凝血功能正常,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过敏患者排除在外[3]。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为:①对照组:年龄最大者36岁,最小者21岁,平均年龄为(27.1±5.4)岁,平均孕次为(2.1±0.4)次,平均产次为(1.5±0.4)次;②观察组:年龄最大者37岁,最小者22岁,平均年龄为(26.7±5.2)岁,平均孕次为(2.3±0.4)次,平均产次为(1.3±0.5)次。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价值。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孕产妇先通过宫体注射以及静脉滴注的方式注射催产素,按摩子宫,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剖宫产孕产妇注射缩宫素20-50U,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观察组同时进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注射,用药量为250μg。

1.3 判定标准

采用容积法与称重法计算患者产后产后15min、30min以及2h的出血量,记录产后出血患者例数,计算产后出血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比较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发现,观察组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得产后15min、30min以及2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产后出血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33.33%,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对比()

表1: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出血量(ml) 产后出血率(%)15min30min2h对照组(n=42)275.9±23.6390.6±63.4560.4±82.714(33.33)观察组(n=42)*183.5±20.7*228.2±48.5298.2±62.1*5(11.90)

3 讨论

产后出血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贫血,若失血过多可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临床治疗中,往往是当患者失血到一定程度出现失代偿表现如脉搏增快、血压下降时,才进行治疗,由于失去了最佳时机,导致患者死亡。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元提高,临床上越来越重视对伴有羊水过多、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患者的预防性治疗。作为产后出血的主要致病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成为预防性治疗的重点。临床研究表明,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患者进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4]。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种含有天然前列腺素F2α的(15S)-15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盐溶液,为处方类药物,产后妇女使用,可使其子宫肌肉协调收缩,在胎盘部位发挥止血作用。其作用机理为,作为一种钙离子载体增强宫缩,预防产后出血,通过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协调子宫收缩,关闭胎盘部分血窦,止血效果好。此次试验观察组孕产妇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其产后15min、30min以及2h的出血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33.33%,说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预防性使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产妇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预防性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1]汪新妮,彭幼,朱燕虹.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中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2,05(12):696-697.

[2]张琼.合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妇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预防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5(07):36-37.

[3]贾惠琴.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2(05):153-154.

猜你喜欢
宫体丁三醇预防性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江山之助
先天性宫体宫颈离断成功吻合1例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Foleys导尿管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