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联用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2016-02-07 08:22蒋公建骆世军雷元军范建彪符华林魏世军
中国兽药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恩诺沙星乙酰

蒋公建,骆世军,雷元军,范建彪,符华林,魏世军

(1.重庆市万州区畜牧站,重庆万州 404100;2.重庆先锋动物药业有限公司,重庆万州 404100;3.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兽药创新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 611130;4.重庆市开州区畜牧兽医局,重庆开州 405400)

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联用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蒋公建1,2,骆世军2,雷元军2,范建彪2,符华林3*,魏世军4

(1.重庆市万州区畜牧站,重庆万州 404100;2.重庆先锋动物药业有限公司,重庆万州 404100;3.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兽药创新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 611130;4.重庆市开州区畜牧兽医局,重庆开州 405400)

为考察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的联合抗菌活性,采用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了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单用及联用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临床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显示: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单独使用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8 μg/mL和32 μg/mL,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6 μg/mL和256 μg/mL。两药联用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FIC指数为0.5和0.75,分别表现为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试验表明,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联用可以增强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乙酰甲喹;恩诺沙星;联合抗菌;FIC指数

恩诺沙星是第一个动物专用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1987年由德国拜耳公司投放市场,我国于1993年研制成功。恩诺沙星具有杀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近年已广泛用于兽医临床,对于防治动物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嗜血杆菌、霉形体感染等疾病有良好效果[1-3]。乙酰甲喹是我国首创的治疗猪痢疾的首选和特效药,具有用量小、见效快、疗效高等优点,其抗菌机理可能与抑制菌体DNA合成有关。除主治猪痢疾外,乙酰甲喹也是治疗禽霍乱、仔猪黄痢和白痢、犊牛伤寒等疾病及多种畜禽消化道感染的主要药物[4-5]。

随着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不合理应用和滥用造成临床产生了大量的耐药菌株,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防治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寻求新的联合用药技术是目前兽医临床研究的热点。恩诺沙星和乙酰甲喹均是对消化道感染性疾病具有较好疗效的抗菌药物,但由于广泛使用,近年来耐药菌株也不断出现。为了提高临床抗菌效果,近年来有人将恩诺沙星和乙酰甲喹联合用于临床,王傲雪报道了乙酰甲喹与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等药联用抗鸡源沙门氏菌,但并未表现协同作用[7]。目前养猪业中将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联用治疗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也较多,但未见二者对猪场临床菌株联合药敏试验的报道。本研究采用两倍稀释法和棋盘法测定乙酰甲喹和恩诺沙星单用及联用对猪源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临床株的体外抑菌活性,以期筛选出能明显增强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抗菌活性的复方制剂,为临床乙酰甲喹与恩诺沙星合理配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与试剂 乙酰甲喹,含量99%,山西兆益生物有限公司,批号20130314;恩诺沙星,含量99.5%,浙江国邦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20321。M-H液体培养基、M-H琼脂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2 试验菌株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四川农业大学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室提供,系临床分离致病菌,2014年6月分离于四川乐山某猪场。质控菌为大肠杆菌ATCC25922,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1.3 方法

1.3.1 菌液制备 将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分别接种于10 mL营养肉汤中,37 ℃培养6 h后10倍等比稀释不同倍数后接种M-H琼脂平板,37 ℃培养16~18 h后菌落计数,选择菌落数在100~300的平板,计算菌悬液的浓度,将菌悬液稀释至106CFU/mL待用。

1.3.2 药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乙酰甲喹和恩诺沙星,无菌操作配制成1024 μg/mL的药液,置4 ℃冰箱保存备用,各贮存液在一周内用完。

1.3.3 单药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取经灭菌过的96孔微型反应板4块,采用两倍稀释法分别测定乙酰甲喹和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将乙酰甲喹与恩诺沙星各自稀释到浓度为512、256、128、64、32、16、8、4、2、1、0.5 μg/mL后分别加入96孔板每排的第1~11孔,第12孔作为阳性对照,各孔分别加入100 μL稀释菌液。每药做4组稀释,其中第四组为阴性对照。将微孔板置于37 ℃恒温箱内培养24 h后观察,结果取平均值,求得两药的MIC。从开始有细菌生长的前一孔开始向前每孔用接种环接种试验液于琼脂平板上,于37 ℃下培养24 h后观察,求得MBC。

其中,FIC≤0.5 为协同作用;0.52为拮抗作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乙酰甲喹与恩诺沙星单用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值 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乙酰甲喹和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均优于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而对同种菌株而言,恩诺沙星的抑制效果均优于乙酰甲喹。

表1 乙酰甲喹、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和 沙门氏菌的MIC值 μg/mL

将各药MIC值的前三孔(包括最小抑菌浓度孔)的培养液接种于琼脂平板上于37℃下培养24 h后观察,测定各药的MBC值,结果见表2。恩诺沙星和乙酰甲喹对两种菌的杀菌浓度与抑菌浓度相隔很近,所以临床上二者多用作杀菌药。

表2 乙酰甲喹、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和 沙门氏菌的MBC值 μg/mL

两种药物单独用药的结果显示,在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试验中,不论是MIC还是MBC,恩诺沙星均低于乙酰甲喹,在治疗有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时恩诺沙星可能比乙酰甲喹有更好的疗效。

2.2 联合药敏试验结果

2.2.1 两药联用对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乙酰甲喹、恩诺沙星联合用药对大肠杆菌的MIC值见表2。可以看出,当乙酰甲喹与恩诺沙星联合运用时,乙酰甲喹和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8 μg/mL和2 μg/mL,均小于单独药敏试验时的MIC。将所得MIC值代入FIC指数计算公式,求得两药联用对大肠杆菌的FIC指数为0.5,表现为协同作用。

表2 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对大肠杆菌的联合药敏试验结果

“+”表示有细菌生长;“-”表示无细菌生长

2.2.2 两药联用对沙门氏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乙酰甲喹、恩诺沙星联合用药对沙门氏菌的MIC值测定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当乙酰甲喹与恩诺沙星联合运用时,乙酰甲喹和恩诺沙星对沙门氏菌的MIC分别为64 μg/mL和8 μg/mL,均小于单独药敏试验时的结果。将所得MIC值代入FIC指数计算公式,求得两药联用对沙门氏菌的FIC指数为0.75,表现为相加作用。

表3 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对沙门氏菌的联合药敏试验结果

“+”表示有细菌生长;“-”表示无细菌生长

3 讨 论

肠道感染是兽医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可由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其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是引起肠道感染的主要病原,目前针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引起的肠道感染主要采取抗菌药物来进行治疗。但是,兽医临床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常常针对性不强,滥用药物现象比较严重,由此带来的赖药性使抗菌药物的效果越来越差。同时,我国肠道感染疾病多呈混合感染或者继发感染,单一抗感染药物往往无法控制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局面,因此,联合用药已成为克服单一抗感染药物抗菌范围有限而不能有效防治混合感染的缺陷的一种较好方案。

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是兽医临床常用的治疗肠道感染的抗菌药物。恩诺沙星抗菌谱广,杀菌活性强,能有效杀死静止期和生长期的细菌,对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及球菌都能起到良好的抗菌效果[8-9]。但是由于使用广泛其耐药性报道日益增多,特别沙门氏菌的耐药性比较明显[2,10-11]。乙酰甲喹对革兰阴性菌作用更强,广泛用于治疗鸡或猪的肠道细菌性疾病[5]。近年来为了增强抗菌效果及降低毒性,常将乙酰甲喹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本实验采用体外联合药敏的方法考察了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联合运用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的变化。两药单独使用时恩诺沙星和乙酰甲喹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抗菌活性都较强,但恩诺沙星的抗菌效果明显优于乙酰甲喹,是乙酰甲喹的4~16倍;两药对大肠杆菌的效果也优于其对沙门氏菌的效果,这与部分文献报道的结果比较一致[2],只是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对两株菌的MIC值跟文献报道稍有差异,这可能跟细菌的血清型或者区域用药习惯有关[4,12-13]。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联用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临床株的FIC指数分别为0.5和0.75,说明恩诺沙星和乙酰甲喹对两种菌的抗菌作用呈协同或者相加效应。对大肠杆菌联合应用时恩诺沙星和乙酰甲喹的MIC均为其单独使用时MIC的1/4,说明临床中两药联合用于治疗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时,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可降低恩诺沙星和乙酰甲喹的用量,降低用药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样,在对沙门氏菌联合应用时恩诺沙星的MIC为其单独使用的1/2,乙酰甲喹为其单独用药的1/4,说明临床中两药也可以联合用于治疗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

乙酰甲喹和恩诺沙星都是兽医临床治疗中常用的广谱抗菌药物,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得到广大兽医工作者的好评。恩诺沙星与乙酰甲喹呈协同作用,临床联合用药时可以大大减少药物用量,从而有效防止耐药菌的产生。同时,随着药物用量的减少,也可减少药物在肉食品、土壤和水中的残留,从而减轻给人畜健康造成伤害。

[1] 苑丽, 潘玉善, 班曼曼,等.头孢噻呋与恩诺沙星联用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07,28(12): 5-6.

[2] 张浩, 王英俊, 马丰英,等. 恩诺沙星对禽类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实验[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9): 209-210.

[3] Persson Y, Katholm J, Landin H.Efficacy of enrofloxacin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linical mastitis caused byEscherichiacoliin dairy cows[J].Vet Rec, 2015, 176(26): 673.

[4] 农超群, 李毅竦, 周振新,等.乙酰甲喹与TMP联用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药敏试验和实验性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兽药杂志, 2000, 34(5): 57-60.

[5] 杨志坤, 崔笑博, 解相霞,等.乙酰甲喹与6种抗菌药对鸡大肠埃希菌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研究[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4,35(5): 213-215.

[6] 吴俊伟, 杨俊卿.恩诺沙星与硫酸粘菌素联合抗菌活性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8(4): 558-561.

[7] 王傲雪,张凌云,张桉潮,等.肉鸡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中国畜牧兽医,2013,40(7): 167-171.

[8] Knoll U, Glunder G, Kietzmann M.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lasma pharmacokinetics and tissue concentrations of danofloxacin and enrofloxacin in broiler chickens[J].J Vet Pharmacol Ther, 1999, 22(4): 239-246.

[9] Cengiz M, Sahinturk P, Sonal S,etal.Invitrobactericidal activity of enrofloxacin against gyrA mutant and qnr-containingEscherichiacoliisolates from animals[J].Vet Rec, 2013, 172(18): 474.

[10]潘华芳.猪沙门菌对恩诺沙星耐药判定标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11]李乾学, 王大成, 吴永魁,等.鸡沙门菌恩诺沙星耐药性风险评估[J].中国兽医学报, 2013, 33(2): 254-258.

[12]张子佳, 王宏伟, 孙勇.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J].现代畜牧兽医, 2009,(9): 51-52.

[13]德育慧, 樊明春, 王枫.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J].动物医学进展, 2009, 30(7): 46-49.

(编辑:李文平)

Study on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Enrofloxacin Combined with Mequindoxinvitro

JIANG Gong-jian1,2,LUO Shi-jun2,LEI Yuan-jun2,FAN Jian-biao2, FU Hua-lin3*,WEI Shi-jun4

(1.AnimalHusbandryBureauofWanzhouDistrict,Wanzhou,Chongqing404100,China;2.PioneersAnimalsPharmaceuticalCo.Ltd.ofChongqing,Wanzhou,Chongqing404100,China;3.Innovative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ofVeterinaryPharmaceutics,CollegeofVeterinaryMedicine,SichuanAgriculturalUniversity,Chengdu625014,China;4.AnimalHusbandryandVeterinaryBureauofKaizhouDistrict,Kaizhou,Chongqing405400,China)

In order to study on the combine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enrofloxacin and mequindox,Broth microdilution checkerboard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invitro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enrofloxacin alone and combined with mequindox againstEscherichiacoliandSalmonellaisolates.Results showed that MIC of enrofloxacin and mequindox againstEscherichiacoliwas 8 μg/mL and 32 μg/mL when they were used alone,and MIC of them againstSalmonellawas 16 μg/mL and 256 μg/mL.When enrofloxacin and mequindox were combined,the FIC againstEscherichiacoliandSalmonellaisolates was 0.5 and 0.75 respectively,which indicated the synergic action onEscherichiacoliand additive effect onSalmonella.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mbined use of enrofloxacin and mequindox can enhanc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EscherichiacoliandSalmonellainfections.

mequindox; enrofloxacin; combine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FIC index

蒋公建,高级兽医师,从事兽药研发与推广工作。

2016-07-30

A

1002-1280 (2016) 12-0019-05

S859.79

猜你喜欢
恩诺沙星乙酰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盐酸安妥沙星片中右旋安妥沙星的测定*
生物质炭及草炭吸附模拟废水中恩诺沙星特性的研究
组蛋白去乙酰酶2的结构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乳酸恩诺沙星治疗鸡病的药效试验
HPLC-MS/MS法分析乙酰甲喹在海参中的主要代谢物
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性能递变规律与机理
恩诺沙星在鸡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试验
探讨加替沙星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