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良种繁育与鲜韭结合生产高效栽培

2016-02-07 14:25陈中府张国娜尹守恒李纪军吕爱芹李玉琦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1
中国蔬菜 2016年1期
关键词:硫酸钾韭菜乳油

陈中府 张国娜 尹守恒 张 明 李纪军 吕爱芹 李玉琦(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01)



韭菜良种繁育与鲜韭结合生产高效栽培

陈中府张国娜尹守恒张 明李纪军吕爱芹李玉琦
(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平顶山 467001)

陈中府,男,副研究员,专业方向:韭菜育种与栽培技术,E-mail:czf-2008@163.com

韭菜良种繁育与鲜韭生产相结合,冬春生产鲜韭价格高、效益好;夏秋繁种产量高、用工少。

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经不断生产试验与研究,总结出一套韭菜良种繁育与鲜韭结合生产高效栽培技术,每667 m2可繁育韭菜良种65~110 kg,生产鲜韭7 000~8 000 kg,年纯收入2.0万~2.8万元。目前已在黄淮地区韭菜良种繁育基地推广应用200 hm2(3 000 亩)以上。

1 生产模式与优势

5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为韭菜良种繁育期,在繁育良种的同时能使韭菜壮株养根,避免了鲜韭夏季生产中易干尖黄叶、投工多和售价不高等问题;10月上中旬至12月中下旬为壮株养根期,前期促进植株生长,培育壮株,后期保障植株养分回流根茎,积累营养,为冬春鲜韭生产打好基础;12月中下旬至翌年5月下旬为鲜韭生产期,其中12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中下旬在保护地生产鲜韭,3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露地生产鲜韭,韭菜植株由于在夏秋和初冬进行了壮株养根,在冬春季进行鲜韭生产时产量高、价格好。5月下旬停止收割后,韭菜植株的生长发育满足了抽薹、开花、结实所需的营养体,韭菜良种繁育产量高。

2 生产效益

根据生产试验结果,采用该栽培技术每667 m2可生产韭菜良种65~110 kg、鲜韭7 000~8 000 kg,按市场价格计算,每667 m2年总收入2.5万~3.5万元。每667 m2每年用工60~70 d(天),每天每个工40~60元,用工投入3 000~4 000元;农膜和棚架按使用2~3 a(年)折合,每年农资投入2 000~2 500元;扣除用工和农资投入5 000~6 500元,每667 m2年纯收入2.0万~2.8万元。

3 韭菜良种繁育与鲜韭结合生产技术要点

3.1选择田园 生产田宜选择地面平坦、便于排灌、地力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前2~3 a(年)未种植过葱、韭、蒜的菜田。

3.2生产年限与适宜密度 韭菜定植的密度、深度和生产年限要根据良种和鲜韭高产优质两个因素而定。一般定植行距30~33 cm,定植深度8~12 cm,每667 m2定植18万~20万株,生产良种和鲜韭的年限以3 a (年)为宜;生产年限过短或过长,均影响良种和鲜韭高产高效栽培。

3.3良种繁育期田间管理措施

3.3.1肥水管理 5月下旬鲜韭停止收割,结合中耕除草,每667 m2追施腐熟细碎有机肥(鸡粪等,下同)1 500~2 000 kg、硫酸钾复合肥(N-P-K为15-15-15,下同)40~50 kg、尿素10~15 kg,追肥后浇水,天气干旱时7~10 d(天)浇1次水;6月下旬若植株达5~6片叶、株高38~40 cm时,控制浇水蹲苗促壮株;7月上中旬追施抽薹结实肥,每667 m2追施硫酸钾复合肥50~60 kg。7~8月为高温多雨期,要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防止高温积水发生疫病。在韭菜抽薹初期与开花初期叶面喷施硼肥各1次,每667 m2喷施20.5%速乐硼25~30 g,加水50~60 kg,盛花期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300~400倍液,间隔7~10 d(天)喷1次,连续2~3次,以利于花芽分化、授粉、结实,提高种子产量。

3.3.2病虫害防治 5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韭菜繁种期田间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是疫病、斑潜蝇和根蛆。

在7~8月高温多雨期,韭菜植株叶片多,田间通风透光较差,是疫病的多发期。防治方法:大雨时和大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田间浇小水,韭菜长势旺、叶片多时疏掉下部老叶,增加行间通风透光;在疫病发病初期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60%甲霜灵+琥胶肥酸铜(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叶面喷雾与灌根结合防治1~2次,每次间隔6~8 d(天)。

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注意防治斑潜蝇等害虫。斑潜蝇防治,可用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3 000~3 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3 500倍液等农药交替使用,叶面喷雾防治4~5次,每次间隔12~15 d(天)。8月中旬至9月上中旬为韭菜良种繁育田的盛花期,能吸引许多蜜蜂等昆虫前来授粉,因此在8月上旬至9月上中旬应停止用药剂防治,可采用黄板诱杀斑潜蝇和韭蛆成虫,9月上中旬盛花期后再结合药剂喷雾防治。发生韭蛆为害时,可用40%辛硫磷乳油1 200~1 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 200~1 500倍液灌根防治1次。

3.3.3田间除草 5月下旬韭菜停止收割后,此时气温高,田间通风透光性较好,容易滋生杂草,可在中耕施肥浇水后3~5 d(天),每667 m2用33%二甲戊灵(除草通)乳油120~150 mL,或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120~150 g,加水50~60 kg,在韭菜行间定向均匀喷雾地面,可有效防止田间滋生杂草40~50 d(天)。

3.3.4及时摘除早薹晚薹 韭菜不同品种抽薹期有明显差异,对抽薹期长且不集中的品种,可将7月上旬前抽薹过早和9月上旬后抽薹过晚的花薹及时摘除,以利于繁育种子和鲜韭高产栽培。

3.3.5花期管理与辅助授粉 韭菜盛花期前7~8 d(天)停止使用药剂防治害虫,以免对蜜蜂等授粉昆虫造成危害,不利于花期授粉结实;天气干旱、气温高、空气湿度小时,间隔4~5 d(天)浇1次小水,可有利于雌雄蕊正常发育,利于授粉结实。

3.3.6种子采收与晾晒 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当花序90%左右蒴果皮变黄褐色时即可采收。抽薹期长、成熟不一致的品种可先采收1次早熟种子;种子收获后在阴凉通风处后熟4~5 d(天),然后再晒打脱粒。种子在后熟时不宜堆放过厚,以免发热腐烂影响种子芽率和光泽。

3.4壮株养根期田间管理措施

3.4.1秋末冬初田间管理 10月上中旬至11月中旬以促韭菜根株生长为中心,为冬春鲜韭生产培育壮株打好基础。种子收获后结合中耕除草,每667 m2追施硫酸钾复合肥30~40 kg、尿素20~25 kg;发生韭蛆为害时,用适量辛硫磷乳油或毒死蜱乳油灌根防治1次(药剂用量同3.3.2)。

3.4.2冬季管理 11月中下旬后控制田间浇水,并结合中耕降低田间水分,抑制植株生长,使地上部茎叶养分及早回流根茎,以免气温骤降使地上部茎叶被冻伤而枯萎,影响地上部养分回流到根茎。

3.5鲜韭生产期田间管理措施

3.5.1保护地鲜韭生产与管理 12月中下旬搭建小拱棚进行保护地生产鲜韭。扣棚前8~10 d(天),每667 m2追施腐熟细碎有机肥2 000~2 500 kg、硫酸钾复合肥50~60 kg、尿素20~25 kg,追施后浇水;扣棚前2~3 d(天)清除地上部枯叶老叶。

扣棚后重点做好增温保温。晴天早晚及时揭盖草苫,当晴天中午棚内温度超过25 ℃以上时,适当放风降温和排湿;注意防治灰霉病,每667 m2可用15%腐霉利烟剂250~300 g,于傍晚均匀分散点燃熏烟,预防期间隔10~15 d(天)熏烟1次,防治期间隔5~7 d(天)熏烟1次,收割前3~4 d(天)停止用药。

扣棚时由于韭菜根茎已充分积累营养,田间施肥充足,基本满足了保护地收割2刀韭菜所需的养分,第1刀收割后不再大量追肥,每667 m2追施硫酸钾复合肥20~30 kg及尿素10~15 kg即可,浇水时每667 m2冲施沃普韭菜专用冲施滴灌母液3~5 kg,冲施1~2次,每次间隔15~18 d(天)。3.5.2 露地鲜韭生产与管理 在3月中下旬拆棚后至5月下旬进行露地鲜韭生产。拆棚膜后结合中耕追施适量腐熟细碎有机肥、硫酸钾复合肥及尿素(用量同第1刀),露地生产鲜韭时收割1刀要追肥1次,以满足韭菜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3~5月连续阴雨低温天气多,田间容易发生灰霉病。在灰霉病发病初期,用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1~2次,每次间隔6~7 d(天)。当发生韭蛆为害时,用1.1%苦参碱粉剂400~5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1 200~1 500倍液灌根防治1次,用药后达安全间隔期方可收割韭菜。

3.5.3灵活收割 韭菜收割灵活把握“四看”:一看长势,当韭菜生长达25 cm以上,商品性状较好时;二看价格,当韭菜市场价格偏高,易销售时;三看病害,当韭菜病害有轻微发生时;四看天气,当有连续阴雨和雾天的可能时,韭菜容易发生病害。根据以上情况可适当提前或及时收割上市,以免病害发生而影响韭菜商品性和生产效益。

收稿日期:2015-04-28;接受日期:2015-06-18

基金项目:河南省成果转化项目(0636000024),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623010200)

猜你喜欢
硫酸钾韭菜乳油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两种敌敌畏乳油对家蚕的毒性和残毒期比较*
过二硫酸钾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硫酸钾为什么出口没有预想的热?
风云变幻——赫章韭菜坪
莴苣和韭菜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瓜蚜虫效果试验
夜雨剪春韭
韭菜新品种辽韭1号的选育
硫酸钾供给受限明显行业景气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