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蓬瓷石矿遗址小考

2016-02-08 03:08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景德镇陶瓷 2016年6期
关键词:石矿矿洞三宝

/邵 红(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三宝蓬瓷石矿遗址小考

SAN BAO PENG CI SHI KUANG YI ZHI XIAO KAO

/邵 红(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三宝蓬瓷石矿遗址历史与其周边窑场的发展同步,先后延续生产达一千多年,成为瓷都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三宝蓬 瓷石矿 遗址 小考

三宝蓬瓷石矿遗址,位于景德镇东南约8公里处的昌江区竟成镇三宝村。东南与寿安乡毗邻,西北同湖田、杨梅亭接壤,遗址由星罗棋布的瓷石矿洞和瓷石加工作坊——水碓棚组成。其中,瓷石矿洞遗址已发现40余处,以芭蕉坞、双坑村以及三宝矿8号井极具代表;水碓棚遗址现存百余处,均分布在发源于金溪山、石膏坞山麓的狭长而流淌的小溪边,以铁栏关虎和十八拐两地水碓棚最负盛名。三宝蓬瓷石矿遗址历史与其周边窑场的发展同步,始于五代,鼎盛于两宋,并历经元、明、清及民国,直至今日仍在进行开采与加工,先后延续生产达一千多年,成为瓷都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一、地理环境

三宝蓬地处南山余脉芭草坞尖西麓山坞中,山林面积逾1500亩,是景德镇市重要的林区之一。这里山环水绕,古木参天,有三处著名的自然景观:一是马鞍岭附近的“铁栏关虎”。此地山岭形如猛虎,虎头朝向“朱陂头”(即现今的寿安镇朱溪村)。相传,这虎极其凶悍,吃尽了当地山产田收,给村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神仙得知后,立即下凡设一铁笼将此虎关住,才保住了朱陂头的富饶。这里是瓷石矿洞的密集地。

沿着铁栏关虎前行,路边有一条沟,溪水潺潺,碓声隆隆,沟边有一块石壁,石壁上突起一石块。这石头形如鲤鱼吸附在石壁上,小口微开,似呈喘息之状,故称之“鲤鱼挂壁”。

由“鲤鱼挂壁”而上,坡下十几米的山槽处有一块“磨刀石”。据说关羽曾在此磨过刀,用刀柄在此石上蹬出了几个窟窿,故有此名。

三宝蓬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瓷石原料,保存着众多的瓷石开采与加工遗址。虽然双坑村、芭蕉坞等地矿洞均为井巷式地下开采矿井,但历史上的老矿遗址却在马鞍岭地段,多为露天矿,即剥去山皮,从上往下逐层开采。现存的老矿遗址有“十一股”、“朱家坞”、“硬壳垅”、“梅树坞”等等。这些老矿至今还依稀可见蒿萆掩映的矿井断面。

从三宝蓬至湖田村沿途,沟溪纵横、水流充沛。民国以前,这里方圆40余华里,水碓棚有百余处,水源均来自于三宝蓬双坑村背后的金溪山和石膏坞,因此,这里村民生产受天气影响很大,上半年雨水充沛时,碓户就开碓生产,下半年雨水干枯时,村民就上山采矿或下地种庄稼。总之,三宝蓬村民生产方式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

二、历史沿革

《景德镇市地名志》记载,宋朝,蔡姓从婺源蔡家迁徙至三宝蓬,在此建村落户。一位名为“三宝”的人在村前搭建一茅蓬开设茶馆,供来往行人歇脚喝茶住宿,生意很兴隆,故村庄名为“三宝蓬”,也叫“三茅蓬”。

南宋蒋祈《陶记》又载:“进坑石泥制之精巧,湖坑、岭背、界田之所产已为次矣。”经我国已故的著名古陶瓷学家刘新园考证,文中的“湖坑”即为现今的三宝蓬。这说明至少在南宋时三宝蓬就已采掘瓷石。然而,笔者通过对三宝蓬及其附近的杨梅亭、湖田等地古窑址的调查发现,这一区域制瓷业始于五代,并且其瓷石原料均属就近开采,来源于三宝蓬。这是出于对瓷石运输费用上的考虑。既然,三宝蓬周边窑场始烧于五代,所需瓷石原料也由三宝蓬供应,那么,三宝蓬瓷矿石初产年代自然不会晚于五代。五代到北宋,当地矿工都是在地表上露天采石,用火烧瓷石断面,泼水冲裂瓷石,再用尖锄挖出瓷石。至南宋后期,由于开采年久,地面瓷石被采掘一空,矿工不得不转入地下,采用坑洞式采石。坑洞分两种:一种是竖井,形同饮水井,由浅及深,所采到的瓷石用轱辘车吊上地面;一种是横井,一边掘进,一边支撑木架以防矿洞塌方。爆破用土硝和土引线,抽水用竹制的筒车,照明用菜油灯,运输靠人力来肩挑背驮。这种横井开采自然通风的采石方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但是,地下瓷石耐火度低,而且水位高,特别在春夏雨季,矿洞积水深厚,开采困难。因此,南宋开始,景德镇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原料危机,还是到元代后期高岭土被工匠们有意识地掺入到瓷石中以后,才极大提高了瓷器坯胎的耐火度,减少了器物的变形,最终迎来了景德镇陶瓷史上的再度繁荣。所以说,高岭土的发现与利用,是世界陶瓷工艺史上的里程碑。

瓷石开采后需要加工。早期瓷石加工技术一直不见史籍记载。但是,据当地碓户说,最初的瓷石粉碎是以风车作为动力设备的,后改用人力脚踏碓。至北宋才开始使用水碓,即利用山间溪水的自然冲击力,通过水碓机械运转转化为动能来粉碎瓷石。民国24年(1935年),江西陶业管理局调查资料记载:“由湖田至双坑,沿途均有水碓,共计131车……民国20年前,每年可产300块左右,近年只有七八十万块”。“民国26年(1937年),寿安镇朱溪村李林祥和一个绰号为恶婆的寡妇在三宝蓬一带设碓,占当地水碓总数的三分之二。数年后,李林祥之子李林贵又开设‘上猪婆山矿’和‘下猪婆山矿’,年产石千余吨。”1950年,三宝蓬所有碓户组成“三宝瓷土合作社”。1954年划入南河瓷土厂。1957年,三宝矿区也入南河瓷土厂管辖。同年,成立景德镇市瓷土厂。1975年,三宝成为景德镇市瓷石矿中的一个矿区。1985年,三宝成为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原料总厂的一部分。其后,除三宝矿8号井为国营外,其它的矿洞与水碓棚均由当地碓户经营。

三、遗址概况

三宝蓬瓷石矿遗址包括矿洞遗址和水碓棚遗址,几乎密布三宝蓬的山山岭岭,其中主要有:

1、芭蕉坞矿洞遗址:在马鞍岭附近,海拔高度174米,洞深约1000余米,洞口高2米,宽2米,是三宝蓬重要的瓷石开采地。其开采方式为“竖坑法”,即由上掘下,在垂直坑道中作业。当开采到一定的深度后,全靠人力从深洞中将瓷石运到矿外,十分艰辛。同时,由于其地下水位高,特别是遇上梅雨季节,矿洞就会变成水井,泥水无法排出,采矿也就无法进行。因此,“竖坑法”为落后的早期采矿方法,约在清代就已废止。

2、双坑村矿洞遗址:位于双坑村路边,海拔高度1 5 5米,洞深1 5 0 0米,洞内积水太深,漆黑一片,故现已无法进入。其开矿形式为“横坑法”,即在水平巷道中采矿,由山之侧面穿一隧道,隧道空间用松木横直支撑,以防塌陷,在隧道顶部向上开凿数条通风孔直通地面(即“开天井”),以利于通风。“石质原料则先用薪柴附石着火烧出裂纹,然后用铁凿凿下,或先于石之适当处,凿一洞孔,填入黑硝,引火炸裂之。”这种采矿方法在安全、通风和运输上都比“竖坑法”先进得多。

3、三宝蓬瓷石矿8号井:在马鞍岭附近,海拔高度1 4 8米,洞口高2.2米,宽2.1米,呈正方形,属竖坑式洞穴,垂直深度近百米深,现仍为景德镇市陶瓷原料总厂矿区。矿工们使用大风钻采石和电力机械矿车运石。由于采用现代工业技术采矿,所以在排水、通风及运输上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至今仍在开采。

4、铁栏关虎碓棚遗址:在马鞍岭坡下,依山间小溪而建,是瓷石粉碎、淘洗和制(音dǔn)的作坊。所谓的“棚”,即为茅草房,结构简陋,四面无墙,屋檐低矮,只有2米左右高。因其车网似鼓而称之为“鼓儿碓”。鼓儿碓是生产规模最小的一种水碓形式,其长20.7米,宽10米,占地面积207平方米,用杂木做屋柱,用毛竹做瓦搁,原为茅草顶,现改成防火及经久耐用的石棉瓦顶。整个作坊分成碓棚和摊棚两大部分,其中,碓棚是水碓粉碎瓷石的地方,为2车8支,由坝、水沟、水槽、车网、车心轴、碓拔、碓棚、碓脑、碓嘴、碓臼等部件组成;摊棚是淘洗、制(音dǔn)和晾干的场所,分成淘塘、淀塘和浆塘5个淘洗池以及晾场、晾架等部分。铁栏关虎碓棚是加工釉果的手工作坊。

5、十八拐碓棚遗址:在三宝村至马鞍岭中间,海拔高度8 5米,是瓷石加工的手工作坊。它为一车四支式鼓儿碓,长约14.4米,宽6.1米,总面积只有87.84平方米,虽然规模较小,但铁栏关虎碓棚中所具有的各种设备及加工工具一一俱全,只是大小不一而已。其浆塘1.76米×1.94米,淀塘1.52米×1.81米,淘塘1.6米×1.3米,而位于淘塘与浆塘西侧的水槽长1.6米,宽0.3米,槽口0.16米。另外,它与铁栏关虎碓棚存在用途上的差别,铁栏关虎碓棚是加工釉料的作坊,而十八拐碓棚则是加工泥料的场所。不过,它们都是在废弃的古代碓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且至今仍在沿用。

综上所述,三宝蓬瓷石矿遗址初采于五代,鼎盛于两宋,历经元、明、清及民国,至今仍在进行瓷石开采与加工,并保留着原始的制泥技术,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工艺研究价值。它是景德镇目前发现的瓷石开采与加工历史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矿业遗存,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该遗址是景德镇目前发现的生产规模最大、遗址保存最多的古代瓷石矿遗址。三宝蓬几乎所有的山坞都密布着历代瓷石矿洞遗存和水碓棚遗址,可见其古代瓷石生产规模之宏大。它与杨梅亭、银坑坞、湖田等古代窑场构成了集原料供应与瓷器生产为一体的极其完备的陶瓷生产体系,并为景德镇城区历代陶瓷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原料,促进了城区明清官窑与民窑的共同繁荣,加速了人类文明进程。

从露天采矿到地下采矿,从竖坑法到横坑法,从人力脚踏碓到水碓,无不印证着景德镇陶瓷原料业从原始到先进、从愚昧到文明的一个漫长演变过程,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及原理应用上的高度成就。它是古代景德镇瓷工们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1]南宋蒋祈.陶记

[2]民国.江西陶瓷沿革•景德镇瓷业近况

[3]景德镇市地名志

[4]刘新园.蒋祈《陶记》著作时代考辩

[5]景德镇市文物志

[6]陈海澄.景德镇瓷录

[7]祝桂洪.景德镇瓷石碓舂淘洗制不工艺的研究

猜你喜欢
石矿矿洞三宝
废弃矿洞成为野生动物家园
中药急救“三宝”
邻近矿洞对隧道开挖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家有三宝
大宝小神探·寻找神秘的矿洞
“岑溪三宝”有真味
矿洞三维建模的技术分析及作业研究
写人有“三宝”
某烧绿石矿的选矿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