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给侧改革角度思考兵工质量管理

2016-02-09 21:07苌军红杨虎林
中国军转民 2016年4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供给改革

■ 苌军红 杨虎林



从供给侧改革角度思考兵工质量管理

■ 苌军红 杨虎林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预示着我国经济政策思路从凯恩斯主义逐步转向供给学派,经济发展着力点从“三驾马车”转向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特别是产品质量已经上升到国家改革层面。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预示着我国经济政策思路从凯恩斯主义逐步转向供给学派,经济发展着力点从“三驾马车”转向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特别是产品质量已经上升到国家改革层面。

一、提高供给质量才能适应市场需求

供给和需求是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两个概念,供求均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当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需要更高的供给能力与之相适应,而产品质量是供给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消费品领域,从我国居民到境外疯狂扫货日本马桶盖、电饭煲、书包,到通过海淘、跨境电商蜂拥而入的奶粉、尿不湿,再到苹果手机店、国外奢侈品店里排成的长队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国外高质量产品几乎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由此可见,我国消费者需求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消费品供应体系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的追求,产品质量不能适应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消费新结构。

在工业品制造领域,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过度竞争,恶性的价格战扼杀了企业质量创新积极性,限制了产品质量的提高,无法实现产品的升级;特别是一些重化工行业和传统制造业管理能力低下,长期粗放式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生产资源要素转移、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刻不容缓。

在武器装备研制领域,一方面,随着军队实战化演练不断加强,不仅装备市场需求日新月异,而且军品质量要经受高强度、高标准考验。另一方面,我国军备采购体制面临重大变革,采购方开始在科研、装备采购等环节引入竞争机制,装备科研生产将逐步转变为面向全社会的市场准入制度,全方位、多领域的军品科研生产竞争格局正在形成。所以,顺应国家供给侧改革,提升武器装备供给体系质量日益迫切。

所以说,无论是消费品领域,还是工业品市场,乃至是武器装备市场,一方面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能力与质量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突出,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虽然我国质量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产品质量环境依然脆弱,假冒伪劣屡禁不止,缺乏足够的消费安全感;优质产品尤其知名品牌匮乏,消费引导力不足。我国的企业经营发展依然以量拼市场,而非以质论“英雄”。质量成为提升供给力和理顺供需关系的关键。

二、从供给侧改革角度,思考兵工质量工作提升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新常态,GDP增速放缓,赚快钱时代渐入尾声,实体经济理性回归,质量先行成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重要原则之一,追求质量的理念得以回归。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国家提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和清理退出一批”国有企业,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解决我国市场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内需不足”问题。另一方面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动力转换,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质量都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回归质量理念、加强质量管理顺应改革洪流。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2016年工作会议发出“落实新理念,转化新动能,开启新征程,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兵器工业体系”的号角,提出“要围绕供给侧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谋划新思路、想出新办法、闯出新路子,努力实现向价值链中高端的转型升级”等系列措施,为兵工质量工作改革提升明确了方向。

在技术层面,首先要针对装备采购竞争机制的深刻变革,推进科研模式创新。2015年,特能集团晋东公司从军队有关部门捕捉到某项目预研信息后,着手开展项目策划、方案设计、关键技术攻关。随后,军队要求以方案竞标的方式确定研制单位。装备竞争性采购,这是一种全新的科研竞争模式,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但晋东兵工人主动适应这种新的科研竞争模式,经过研制方案、研制费报价、竞争谈判,最终成为该项目承研单位。2015年全年以方案竞标、实物竞标等不同的方式获得十几个项目的研制任务,所有参与竞标的项目全部成功中标,成为数个项目的总体单位,不仅带来可观的研制经费,拓展了技术发展空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在推进企业转型、产品升级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在管理层面,重要的是要汇聚和依靠广大兵工人的智慧力量,以敢于改革的批判精神和善于改革的科学精神提升质量工作。要摒弃过去依靠质量管理人员、工艺技术人员势单力薄抓产品质量,形不成合力的窘境,以推进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落地为主线,实现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质量管理,特别要真正体现“全员参与”,以全员精细化的工作质量,保证最终交付顾客的产品质量。要善于汇聚和依靠企业员工的智慧力量,以敢于改革的批判精神不断审视从设计、采购到交付顾客的每一个过程,不断发现质量改善点、提升点;以善于改革的科学精神开展质量改进,只要是限制了企业质量效益型模式生成的,都应该改。通过这些改,让我们的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落地,让质量、成本管控落下去,经营利润效益提上来,让广大职工享受质量改进红利,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作者单位:苌军红,驻阳泉地区军代室;杨虎林,特能集团晋东公司)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供给改革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改革之路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改革备忘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二)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