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德”入韩与半岛安全博弈

2016-02-10 01:54杨希雨
军事文摘 2016年19期
关键词:东北亚朝鲜半岛萨德

杨希雨

“萨德”入韩与半岛安全博弈

杨希雨

“萨德”系统本是战术性武器,但“萨德”入韩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以至于两个大国元首——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发表了3个联合文件,其中有2个涉及全球战略稳定。在讲到有的国家破坏全球战略稳定的时候,提到“反导领域的形势发展尤其令人担忧”,在韩国部署“萨德”之举将严重损害包括中、俄在内的域内国家战略安全利益。

“萨德”系统在韩国和美国之间的一致和不一致

部署“萨德”表面看,美韩之间立场是一致的。但其实美韩之间的打算和目标却并不一样。韩国的目标很现实:一是防御朝鲜导弹;二是让国民放心。但是,美国的目的不同,萨德将会成为NMD的一个支柱,可与“爱国者”-3衔接起来,承上启下。也就是说,一个单套的“萨德”系统入韩,仅仅是这个故事的开始,而不是美韩磋商的结束。“萨德”入韩之后,我们将看到这个地区会有更多的“萨德”,搭起一个高中低搭配的反导体系。美国在欧洲建立反导体系,堵在俄罗斯门口,现在跑到亚洲来故技重施。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双头鹰”国家,西边已被美国筑起了反导之墙,高中低搭配,以‘萨德’为支柱;如果在东北亚再弄几个反导之墙,那么东西“两头”就都被堵住了。对中国来讲也同样致命,我们东边也将被堵。而东边恰恰是我们的主要战略方向。所以我们在与美国博弈的时候,不能只看它采取了哪一个行动,或者部署了哪一套武器,美国从来都是在下大棋,从来都是在谋局之后再布棋。

具体到现在的部署,我们可以看出,单个的“萨德”导弹主要是防御两个地区,跟韩国没关系:一是保卫美军基地免受朝鲜导弹的攻击;二是一旦半岛发生战争,要保卫美军有可能大规模登陆的地点,要保障登陆地点的安全。这样的部署,美国给韩国的逻辑是,你保卫了我的部队安全,我的部队自然就保卫了你的安全。在反对部署的韩国民众看来,这个条约太不平等了,让韩国当恶人,最后保护的是美军基地和未来可能的登陆地点;同时,“萨德”就相当于眼睛,一旦中美打起来的时候,都得想办法把对方“打瞎”,“萨德”部署区域周边的居民很有可能被殃及到。

因此,在“萨德”部署问题上,虽然韩美是同盟,但打算和目的却完全不一致。

朝鲜半岛的安全博弈

当前朝鲜半岛南北之间的安全始终处在一种负面竞争当中,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任何一方加强安全的努力,一定是建立在削弱对方安全的基础上。朝鲜半岛的这种安全博弈,表面看南北是主角,但实际上美国才是主角。朝鲜发展核武器的目的是什么?不仅要有原子弹,也要有氢弹,还要有能够把这个弹头运载到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而且,还得有潜射导弹,潜射导弹也要有洲际弹道导弹。朝鲜并不是真的想要打美国,而是希望利用这个东西跟美国来进行战略谈判,目标是跟美国建立起一种平等的战略互惠关系。这是朝鲜通过多种渠道向美国反复传递的信息。当然美国目前是不可能接受这些的,因为它不可能为了朝鲜,去惹韩国。在半岛安全博弈当中,美朝关系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变量,是目前整个朝鲜半岛博弈当中的一个独特之处。

“萨德”系统(全称:末段高空防御系统)

韩国星州郡的居民在首尔示威,抗议政府要在他们的家乡部署“萨德”反导系统

总的来讲,朝鲜半岛是当今世界最具有爆炸性的火药桶。看看为解决朝核问题而进行的六方会谈的组成:四个大国,两个小国。四个大国在过去100年里围绕朝鲜半岛都曾兵戎相见,日俄打过,中美打过,中日打过。这不是偶然的,六方会谈是当今世界最豪华的外交多边谈判,这四个大国差不多是世界前四甲,竟为朝鲜的事情集合在一起。为什么小小的朝鲜半岛,南北加一块,22万平方千米,牵扯了四个超级大国,就是因为这个位置太重要了。

我们要强调地缘政治。如果这个地球是一盘棋,谁占了棋眼谁就占据了主动。但是不同的时期对棋眼有不同的看法。之前说谁占据了大陆谁就占据了世界,后来说不对,谁占据了海洋谁就占据了世界。但是,现在真不能简单地用海权论、陆权论来概括。朝鲜半岛就是东北亚的棋眼,谁控制了朝鲜半岛,谁就控制了东北亚。谁能够维持住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谁就能够维持住东北亚的和平稳定。这就是为什么这一百多年来,这四个大国都在这儿打。当我们看朝鲜半岛南北安全竞争、安全博弈的时候,实际上背后是各大国的战略利益的博弈。中国不可能无视朝鲜半岛。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阵容强大

我在美国的时候,美国人跟我说:“我们美国外交战略有两个关键词,一是领导地位,二是伙伴关系。你们中国外交战略怎么概括?”我说:“首先,你那伙伴关系是瞎扯,你跟谁伙伴,哪个伙伴跟你平等?美日关系?连日本都不敢说我跟美国是伙伴关系,是平等的,谁敢说这句话。第二,要用两个词来概括中国的外交战略的话,一是独立自主,二是相互依存。”这并不是外交辞令,独立自主的特殊含义是既不想领导你,但是你也别想领导我。我们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首先要记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是铁的规律。所以,在东北亚这个地方,我们不想谋求领导,但是谁也别想领导。这是中国独立自主真正的要义。当今世界处在变局时期,谁当领袖谁必死无疑。相互依存,就是指我们越来越全球化了,大家都得负责任,互相依赖。这就是中国外交的两个词的概括。说起来有点像官话套话,但是仔细想想,应该是符合中国大多数民众的根本利益的。

东北亚安全格局的大变局

最近一个时期,我们周边形势发生了眼花缭乱的变化,很多变化是我们不想看到的。这些变化林林总总,但是,如果总的看,相信未来的历史学家,会把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事情标志为历史的关键时期。为什么呢?就是现在我们东北亚持续了差不多70年的安全结构,正在开始进入一个历史性、结构性的变化阶段。什么意思呢?就是规则、秩序要变了。同样的道理,当今,整个世界也进入了这个时期,就是说我们进入了一个世界秩序的重塑时期。这是因为70年前建立的秩序、规则体系,走到现在越来越不管用了。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比如国际货币体系,1945年刚成体系时很好用,美元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各国经济稳定了好几十年。到了现在越来越不好用了,并不是中国抢着要进入这个行列,而是进也得进,不进也得进。旧秩序越来越不管用,新的秩序正在形成,但是还没形成。我们正处在一个国际经济、政治安全秩序重塑的时期,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

国际秩序、地区秩序的重组和重塑,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机会不通过大规模的战争来实现。我们想一想,从有国际关系史开始算,任何一个地区秩序最后成为全球秩序,一定是在打破了旧秩序的基础上建立的,而怎么打破呢?通过战争。每一次新技术取代旧技术,都是通过大规模的战争,特别是大国之间的战争来完成。比如说两次拿破仑战争奠定了欧洲秩序,一次大战的结果奠定了华盛顿凡尔赛体制,二次大战的结果奠定了雅尔塔体制。二战到现在,由于核武器的存在,美国和苏联把核弹头凑一起,能毁灭地球,所以战争没法打了。但是秩序还得换,所以才出现了各种闹剧、各种仲裁的乱象,这是我们整个世界的问题。

作为东北亚,如果中美能在东北亚合作、和平共处,中美就能够在任何地区,包括南海,和平共处。如果中美在东北亚陷入战略对抗,那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就是镜花水月,中美最后一定进入全面对抗,进入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就是第一强国和第二强国迟早要打起来,有一个美国教授做了历史学的比较研究,他比较了14对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其中10对打起来了。这是我们外交的重大课题,但是能不能掉进修昔底德陷阱,关键取决于中国跟美国在东北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东北亚对于美国非常重要,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是把全球重点放在西太平洋地区,最终实现的重要标志就是把全球海外军事基地的60%放在西太平洋。美国在目前和今后可预见的时期,同时面临来自三条战线的挑战。第一,美国始终面临着以俄罗斯为焦点的大西洋的挑战。第二,美国始终面临着来自以恐怖主义为焦点的战略不稳定弧的挑战,这是指西亚、北非一直到中亚、南亚这一块,地图上正好是一个弧线,美国人管它叫“战略不稳定弧”。第三,美国始终面临着来自以中国问题为焦点的太平洋战争的挑战。美国说把战略重点放在太平洋,但另外两条线也从来没有闲着。克里自当国务卿以来,50%的出访是跑到中东。这并不是他偏好中东,而是那个地方不去不行。美国在面临三条战线挑战的时候,总是顾不上集中精力对付主要威胁。所以,这种状态将持续很长一段时期。未来,美国“再平衡”战略一定会搞,但不一定是这个名字。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要东移,移到西太平洋地区,就是移到东亚来,这是坚定不移的。美国在东亚的战略重点在东北亚,这个也是坚定不移的。

那么美国为什么最近在南海投入如此大的精力?在东北亚闹事,一是风险太大;二是胜算不大。美国是最好的商业国家,最愿意干的是风险小、胜算大的事;反过来,风险大、胜算小的事,他不是不干,要推后干。美国国防部长卡特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预防性的防务。美国首先不是攻势的进攻,而是防御的进攻,要下先手棋,这是预防性扩张的精髓。因此,选南海是避开了敏感的而胜算又不大的事,如果真在东海发生冲突,中国的陆基各种力量都可以达到,但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国的优势就变成了劣势,所以美国在找它的优势所在,要跟中国进行博弈。更重要的是,中国海军要走向深蓝,南海是必经之路。因此要防止中国走向深蓝,这个地方自然是必争之地,也恰恰是所谓的风险相对小、胜算相对大的地方。这是美国在整个东亚布局当中的一个大体的思考。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在加快

东北亚无论对于美国、还是对于中国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美日关系如果掉链子,将对美国在全球的同盟体系造成连锁反应,当美国不能承担对日本的所谓安全承诺的时候,别的同盟谁还信它呢,我们对于美日同盟千万不可掉以轻心,美国对于东北亚的安全承诺,涉及它的领导地位。中美的战略重点始终在东北亚,而我们自己的国旗也决定了东北亚是我们的战略重点。历史上我们两次丢掉台湾地区,都是肇始于东北亚的核心地带——朝鲜半岛,而现实情况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包括军事重心都在我们的东边,而不是在西边。这是中美长期博弈的地方,也是决定中美今后是走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还是修昔底德之路的关键所在。而东北亚这么关键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对待朝鲜半岛必须小心翼翼,中国不能做朝鲜半岛的领袖,但是谁都别想在这里做领袖。

毛主席1962年讲:“从现在起,50年内外到100年内外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生翻天覆地伟大变化的时代。”你可以领会毛主席这种诗人的浪漫,可是仔细想想,1962年到现在第一个50年过去了,从咱们中国到这个世界确实发生了结构性的天翻地覆的变化。相信从现在开始的第二个50年,将发生比第一个50年更加天翻地覆的变化,前50年的变化,仅仅是为后50年的变化打基础,要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今天这些乱象,我们才能把握总的形势。

责任编辑:刘靖鑫

猜你喜欢
东北亚朝鲜半岛萨德
朝鲜半岛打令艺术的俗文化特征
“双重冲击”下的朝鲜半岛新博弈
女真从兴起到脱离明朝东北亚封贡体系的策略选择
国家标准委率团参加第十八届东北亚标准合作会议
新时代中国的朝鲜半岛战略与角色
韩暂停部署新增“萨德”系统
部署“萨德”意欲何为?
面向全世界 服务东北亚
第四乐章翻转:亚洲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