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期望值的合理边界

2016-02-10 11:29吴忠民
中国领导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负面效应民生问题期望值



民众期望值的合理边界

一是民众期望值不能过于脱离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否则,这种民众期望值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社会负面效应。而且,一个社会的实际发展水准与民众期望值两者之间的差距越大,不恰当合理的民众期望值所带来的社会负面效应就越大。

二是民众期望值应当呈逐渐增长的情状。民众期望值理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升。民众期望值如若长期没有变化,很有可能是这个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的情形,或者是这个社会本身可能长期存在着某种压抑民众需求的严重问题。

三是民众期望值的满足必须建立在普遍的自治性努力的基础之上。与传统社会迥异,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主要是通过自治性的因素如个人成就、自身努力、职业技能、教育程度等因素,而不是主要依靠先赋性的因素如出身、种族、性别等,方能获得应有的社会位置。

目前,需要特别注意做好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应当持续、梯度、稳步地改善民生。民生问题是民众期望值当中最为基础性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民众期望值总体上的合理与否。改善民生的关键在于,基于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遵循改善民生问题宜多用加法慎用减法的特有规律,采用小步幅却是持续推进的路径推动民生的改善。

另一方面,应当以法治精神妥善解决民众期望值问题。法治精神的要义在于,在解决各个群体利益诉求时,必须一碗水端平,以维护每个社会成员的合理利益为基本立足点。

(摘自《光明日报》2016年4月27日 吴忠民/文)

猜你喜欢
负面效应民生问题期望值
由“奥迪二手车”广告的负面效应谈媒体广告的自律与他律
基于直觉模糊期望值规划和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目标优化分配
浅析医院党建工作中的人本管理
中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研究
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国外医疗保障模式对我国医疗保障的启示
架起民生与日常生活的桥梁—— “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民生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快乐公式
略论美国对华战略在国民党政权崩溃中的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