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6-02-11 08:55
中国民政 2016年22期
关键词:共治村官民生

声音

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今天,要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我们党就必须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拥护和支持作为力量源泉,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把13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磅礴力量。

——11月11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破解民生难题、回应民生关切、满足民生需求也会增添发展动力。在当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保基本的力度不能减弱,要确保稳住就业“基本盘”,守住养老金发放等民生底线。

——11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做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工作听取有关专家、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

低保是维系基本温饱的,而不是改善生活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样的标准,既是低保制度的设计初衷所决定的,也是考量到财政可以负担、济贫而不奖懒的结果。

——《人民日报》刊文指出,低保制度是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设计的,而不是一种改善生活的福利,因此低保姓低。

只有社会齐心合力共治,网络募捐平台才能早日走上良性循环发展之路,才能更多更好聚集网络爱心,为社会困难群体做更大的帮扶。

——《检察日报》提出,要加强监管,多方合力治理自由散乱的网络募捐乱象,提升网络募捐平台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是实现社会共治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好社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调动每个人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使他们有热情成为建设美好家园的主力军。只有当政府、市场、社会各负其责、良性互动,才能进一步实现社会的共建共享。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认为,要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让每个人成为主人翁,才能实现社会的共建共享。

“村官”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才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为农村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留住更多的人才,为农村发展不断提供能量和动力。

——近年来,一些地方相继发生“村官”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事件,尤其在扶贫、土地征收、惠农资金等领域,村民自治组织应有的权力监督制度成了“稻草人”,漠视程序和随意变通在一些地方成了常态。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出农村基层治理中的许多问题,与不得其“人”密不可分。《人民日报》由此指出,农村治理关键在“得人”。

猜你喜欢
共治村官民生
唱村官
“多元共治”乐融融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