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2016-02-11 17:54文丨李佳旭
遵义 2016年1期
关键词:绥阳县脚掌乡间

文丨李佳旭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文丨李佳旭

“记者”被冠以了“无冕之王”的称谓,因为他可以代替民众去获取理应了解的信息。“记者”也是一个“铁肩担道义”的使命,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担负起弘扬正能量这个“道”和践行公正公平的“义”。

加入到新闻媒体这个行业以来,我逐渐地意识到,“记者”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承担和责任。在几年的工作中,虽然我看到了社会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但也看到在偏远的山区,由于各种原因,依然还有贫困的存在。

由于近年来从土地中赚取的价值越来越低,为了生存,所以大部分成年人都离开家乡出外打工,造成了乡村大量的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然而这也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上一辈人就因为没有文化所以出外务工,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的关爱,成绩也得不到提高,很多学生也是在高中甚至初中毕业后再次踏上父辈们出外务工的道路。所以农村越来越穷,孩子越来越苦。

2014年,我跟随遵义的一些爱心人士前往绥阳县茅垭镇进行一次公益活动的采访,来到了离该镇最偏远的几所小学。采访中了解到学生上学放学要走很远的山路,由于条件有限,五星小学的师生中午饭成为奢望。不久后,我与从温州来遵义经商的许女士和贾先生取得了联系,再次前往该镇走访调查,最后为新江小学的几十名学生提供上了爱心午餐。随着新闻媒体的相继报道,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了扶危济困的行列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得到了帮助。

今年,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我们杂志社挂帮的绥阳县黄杨镇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我又与许女士从学校步行近一小时的泥泞山路来到两名学生家中,一贫如洗、家徒四壁、孤立无援……这些成语在山里面都有了最真实的写照。

今年12月初,许女士与浙江巴拉巴拉服装公司的老总取得联系,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买来83套羽绒服,又另外购买了配套的棉鞋。在我向社领导请示之后,单位毫不犹豫地派人派车随同许女士把物资送到几所小学的学生手中,让孩子们过上了一个暖冬。

近日,我又到了处于高山之上的天平村,这里除了烤烟之外没有任何产业支撑,村民普遍生活都比较困难。除了留守儿童之外,还有许多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只能靠微薄的低保维持生计。其中有一户,孩子先天性智力障碍,并患有小儿麻痹症,为了避免小孩跑丢,所以母亲只能用绳子把孩子跟自己随时绑在一起,吃喝拉撒睡从不分离,母亲本身也患有疾病,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生活劳动;另外一户,两个孩子读书,大人因工导致脚掌重伤,赋闲在家,老人从小双眼失明,寒冬之际依然光着脚掌,家里住的还是最原始的茅草棚。我随同许女士专程往返几次到这两户农户家中进行了探访。为了赶在寒冷侵袭之前送去温暖,许女士当天就筹集和购买了近六千元的生活用品,第二天就马不停蹄地亲手交到了这两家人的手中。但这两户仅仅是天平村贫困户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还有许多生活困难的村民需要更多有爱心的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帮他们一把。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一直都行走在路上,我们在采访中体会到的感动和眼泪应该让其在更大范围内引起共鸣,要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播者和践行者,“铁肩担道义”这个光环是要让我们明白:“道”在心、“义”在行。

猜你喜欢
绥阳县脚掌乡间
我为旗帜增辉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老年大学校歌
乡间小路
绥阳县老年大学临时党委正式挂牌成立
雪球上的红脚掌
大都市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刘永生:行走乡间的健康“守护者”
行走在乡间的浅冬
绥阳县召开2016年关工委全委(扩大)会议
大脚掌的小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