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新品种闽甜6855的选育

2016-02-13 03:17林建新陈山虎廖长见卢和顶
福建农业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配合力甜玉米纹枯病

林建新,陈山虎,廖长见,卢和顶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

甜玉米新品种闽甜6855的选育

林建新,陈山虎,廖长见,卢和顶*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

闽甜6855系根据福建省自然生态环境及市场需求,以闽甜系688为母本、闽甜系0155为父本配制新组合,高产、优质、稳产性较好,2年区试平均产量14 940.6 kg·hm-2,比对照增产5.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4 854.8 kg·hm-2,比对照增产1.78%。于2016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闽审玉2016003)。

甜玉米;闽甜6855;选育

甜玉米也称果蔬玉米或鲜食玉米,果蔬兼用,营养丰富,香甜可口,食味佳易消化,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成罐头食品、速冻食品、玉米饮料等,老少皆宜[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消费结构变化、肯德基、麦当劳等外来饮食文化的影响,甜玉米已逐渐进入广大市民的菜篮子、餐桌,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福建省甜玉米年种植面积达2万hm2以上,甜玉米产业已成为发展效益农业的亮点及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但是,目前生产上品种较为混乱,低产、劣质、感病品种充斥市场,未审先推现象较为普遍,急需优质、高产、抗病的甜玉米新品种。选育丰产性好、抗病性强、食用口感优、综合农艺性状良好的新品种已成为甜玉米育种的目标[2-5]。

为了适应当前市场对甜玉米品质、口感的需求,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选育出闽甜107、闽甜208和闽甜4号等甜玉米新品种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种质资源,并引进国内外优异甜玉米种质资源,进行群体改良、遗传及配合力分析、多点鉴定、筛选,经过多年努力,选育出品质优、口感佳的甜玉米新品种闽甜6855,于2016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闽审玉2016003)。

1 选育过程

针对福建省温光气候条件及台风频发等特点,育种目标为早熟、矮秆、优质、高产和易制种。高配合自交系是选育强优势杂交种的基础。采取广泛征集生态类型差异较大的种质资源,并加以遗传及配合力分析鉴定,筛选出高生产力、高配合力的自交系亲本,之后进行选配育成新品种闽甜6855。

1.1 母本

闽甜系688由金甜688自交6代选育出的稳定株系,该自交系在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性状等众多指标综合评价优良。其主要特征是:株高159 cm,穗位高60.1 cm,春播生育期105 d,株型半紧凑,穗长17.2 cm,穗粗4.5 cm,黄粒白轴,种皮较薄,秃尖小。干籽粒千粒重110 g,含糖量17.5%左右。

1.2 父本

闽甜系0155以国内骨干种质甜33为基础材料选优连续套袋自交纯合7代,获得性状稳定的株系。其主要特征:株高177 cm,穗位76 cm,春播生育期103 d,株型紧凑,穗长16.5cm,穗粗4.0cm,黄粒白轴,种皮较薄,秃尖小。干籽粒千粒重97 g,含糖量18%左右。

1.3 配合力测定

2009年秋季,采用闽甜系688和闽甜系0155在内的8个母本,6个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成甜玉米新组合48个,分析包括鲜穗产量在内的主要数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表1)。

表1 不同亲本鲜穗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Table 1 Effect of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on corn yield

鲜穗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中,母本组的闽甜系688居正向效应值第1位,达9.110 2,父本组的闽甜系0155居正向效应值第4位,为4.289 4,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这说明自交系闽甜系6855和闽甜系0155均可将自身的鲜穗产量和含糖量遗传特性高效率的遗传给F1代杂交组合[6,7]。

特殊配合力是指杂交一代产量表现与该双亲平均产量表现的偏差[8]。在组配的48个杂交组合中,闽甜系688/闽甜系0155的特殊配合力正向效应值最高(表2),仅列特殊配合力排名前6组合),达13.1193,说明在本试验环境条件下该组合2个亲本结合大大地提高了杂交组合的产量,闽甜系688/闽甜系0155杂种优势最强,是该轮配合力分析的首选组合。

表2 不同亲本所配组合鲜穗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Table 2 Relative SCA scores of hybrid's combined properties on yield of flesh corn ears

1.4 选育流程

2010年秋季利用闽甜系688为母本,闽甜系0155为父本,组配新组合,2011年暂定为闽甜6855,其主要特征为:出苗至采青日数83.3 d,平均株高219.9 cm,穗位高96.0 cm,株型半紧,穗长21.2 cm,穗粗4.7 cm,秃尖长1.4 cm,长筒,穗行数14.8,行粒数40.3粒,粒深1.3 cm,黄粒白轴,鲜百粒重32.4 g,出籽率69.5%。闽甜6855选育流程图见图1。

2 产量表现

2.1 组合品比试验

2011年春季参加测交组合比较共有12个组合,闽甜6855鲜穗产量17 646 kg·hm-2,居第1名,比对照粤甜16号(鲜穗产量17 424 kg·hm-2)增产1.3%,2012年多点试验闽甜6855平均每667 m2鲜穗产量16 324.5kg,居第1位,比对照粤甜16号增产0.3%。品质评分与对照粤甜16号相当。

2.2 福建省区试

2013年参加试验,鲜果穗平均产量14 745.5 kg·hm-2,比对照粤甜16增产7.52%,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位居参试种第2位,增产点率为100.0%。2014年续试,鲜果穗平均产量15 135.8 kg·hm-2,比对照增产4.1%,增产不显著,产量位居参试种第3位,增产点率为85.7%。2年区试,鲜果穗平均产量14 940.6 kg·hm-2,比对照增产5.8%,增产点率为92.9%(表3)。

2.3 丰产稳产性分析

根据福建省甜玉米区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表4),2013年和2014年闽甜6855丰产效应值分别为2.546和1.984,分别高于当年对照粤甜16丰产性效应值1.350和0.829,表明闽甜6855丰产性优于对照。而2013年及2014年闽甜6855变异度分别为2.412和3.878,分别低于当年对照5.407和4.883,表明闽甜6855稳定性强于对照。因此,从福建省甜玉米2年区试结果可以看出闽甜6855丰产性和稳定性均优于对照粤甜16。

表4 闽甜6855丰产性及稳定性表现Table 4 Corn yield and stability of Mintian 6855

2.4 生产试验

2015年闽甜6855参加福建省甜糯玉米生产试验,试点分别设在莆田、惠安、建瓯、厦门市翔安区(表5)。4个试点中每667 m2鲜果穗产量862.5~1 121.0 kg,3个试点增产,1个试点减产,平均每667 m2产量990.32 kg,比对照增产1.78%。

表5 2015年生产试验结果Table 5 Corn yields in 2015 production trails

2.5 抗性表现

2013年区试田间调查高抗大斑病、抗小斑病、高抗锈病、中抗纹枯病、高抗茎腐病、高抗粗缩病、高抗玉米螟,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菌鉴定为抗纹枯病。

2014年区试田间调查高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高抗锈病、抗纹枯病、高抗茎腐病、高抗粗缩病、高抗玉米螟,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菌鉴定为中抗纹枯病。

2年田间调查中抗纹枯病,经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接菌鉴定为中抗纹枯病(表6)。

表6 区试抗性Table 6 Disease resistance of varieties tested in regional trails

2.6 品质表现

2013年专家现场品质评鉴总评86.1分,优于对照。2014年专家现场品质评鉴82.5总评82.5分,品质评鉴低于对照。两年区试平均总评84.3分,品质评鉴与对照相当。

2015年经扬州大学农学院检测,闽甜6855皮渣率10.6%,水溶性糖16.0%、还原糖9.6%。

3 高产栽培要点

3.1闽甜6855半紧凑,中矮秆,穗位中,适当密植, 48 000株·hm-2为最佳密度,春季地温稳定通过12℃时为始播期,合理布局,分期播种,错开上市高峰期,可以采取直播及育苗移栽等方式。地膜覆盖、小拱棚和温室育苗等可以适当提前[11-12],也可采用高山反季节栽培。

3.2闽甜6855中早熟,耐肥性好,需肥量大,结合土壤肥力情况,采取种肥、追肥合理分配的施肥技术,施肥掌握前足中够后促控原则,尽量增施有机肥,早追肥。按每667 m2产量1 000 kg的要求,需要施用N肥17.1 kg,P2O55.2 kg,KCl 20.5 kg,磷肥和有机肥在整地时做基肥一次性施用,N肥做追肥施用,采用前足、中够、后促的原则,主要按苗肥、拔节肥、穗肥分3次施用。苗期注意排水防渍,进入大喇叭口至灌浆期保持土壤湿润。

3.3闽甜6855抗病性好,中抗纹枯病,高抗其他玉米主要病害,高抗玉米螟。要做好其他病虫害预测,及时防治。杂草可在苗期封行前结合施肥进行防除。

3.4 适时采收

闽甜6855春播采收期掌握在授粉后20~22 d范围内采收。

3.5 隔离种植

隔离区的范围要求在500 m以上,在种植甜玉米的田块周围500 m内,不能种植同期开花的普通玉米或其他类型的甜玉米,采取时差隔离则要求花期相差30 d以上。

4 结 论

闽甜6855是利用国内外优异甜玉米种质资源,通过群体改良、遗传及配合力分析选育出的优良甜玉米新品种,福建省区试及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闽甜6855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稳产性高、品质优,适宜福建省甜玉米产区种植。该品种属中大穗型品种,区试表现穗长21.2 cm,穗粗4.7 cm,长筒,穗行数14.8,粒深1.3 cm,黄粒白轴,鲜百粒重32.4 g,出籽率69.5%。生产上应该注意精细播种、合理密植、适期施肥、病虫防治、适时收获。

[1]郑锦荣,韩福光,李智军.国内外甜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广东农业科学,2009,(10):35-38.

[2]戴惠学,施泽平.优质高产超甜玉米晶甜3号的选育报告[J].玉米科学,2006,14(2):64-65.

[3]宋同明.发展我国特用型玉米产业的意义潜力与前景 [J].玉米科学,1996,4(4):6-11.

[4]林建新,卢和顶,廖长见.甜玉米新品种闽甜4号的选育[J].福建农业学报,2012,27(6):611-616.

[5]王蕴波,杨泉女,陈文胜,等.华南地区甜玉米的育种目标初探[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2:68-72.

[6]程伟东,时成俏,覃兰秋.不同来源超甜玉米种质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J].玉米科学,2001,9(3):3-7.

[7]卢和顶,纪荣昌,林建新,等.甜玉米新品种闽甜208的选育[J].福建农业学报,2007,22(4):392-396.

[8]郭彦,杨洪双,蒋基建.黑糯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3,25(3):179-184.

[9]唐航鹰,高建明,张轼,等.2013年福建省农作物新品种试验总结汇编[C].2013:421-437.

[10]唐航鹰,高建明,张轼,等.2014年福建省农作物新品种试验总结汇编[C].2014:430-447.

[11]王德伟.甜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6-7.

[12]王建军.超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33-34.

(责任编辑:黄爱萍)

Breeding a New Sweet Corn Variety, Mintian 6855

LIN Jian-xin, CHEN Shan-hu, LIAO Chang-jian,LU He-ding*

(CropsResearchInstitute,Fujia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Fuzhou,Fujian350013,China)

Based on the climate and ecological conditions in Fujian, a new high-quality, high-yield sweet corn, Mintian 6855, was bred by crossing Mintianxi 688 and Mintianxi 0155. Mintian 6855 showed desirable properties on yield, quality, and adaptability. Its yield determined in a 2-year regional test was 5.8%, which was 14.76%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and, it was 14 854.8 kg·hm-2as shown in the production test, which was 3.41% higher that of control. Mintian 6855 had passed the provincial evaluation in May 2016.

sweet corn; Mintain 6855; breeding

2016-06-06初稿;2016-08-30修改稿

林建新(1971-),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玉米育种与栽培研究(E-mail:linjx0522@163.com) *通讯作者:卢和顶(1964-),男,研究员,主要从事玉米育种与栽培研究(E-mail:ymfaas@163.com)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4R1102、2014R1026-1、2015R1026-7)

S 513

:A

:1008-0384(2016)11-1171-04

林建新,陈山虎,廖长见,等.甜玉米新品种闽甜6855的选育[J].福建农业学报,2016,31(11):1171-1174.

LIN J-X,CHEN S-H,LIAO C-J,et al.Breeding a New Sweet Corn Variety, Mintian 6855[J].FujianJournalofAgriculturalSciences,2016,31(11):1171-1174.

猜你喜欢
配合力甜玉米纹枯病
甜玉米丰产 种植有技巧
长白猪系间杂交初生重性状配合力分析
西瓜砧木自交系产量与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无公害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甜玉米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
8个春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The Effect of Three New Fungicides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in Field Experiment
25%丙环唑乳油(科惠)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