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地区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6-02-13 09:05张瑞霞郝庆禄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年1期
关键词:冀南邢台市规模化

张瑞霞,郝庆禄

(邢台学院工商管理系,河北邢台 054001)



·区域农业·

冀南地区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调查及对策研究*

张瑞霞※,郝庆禄

(邢台学院工商管理系,河北邢台054001)

摘要特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可很好的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适度规模化发展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具有重要作用。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地区农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对冀南地区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该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土地、劳动力、企业、合作社等基本条件,指出该地区适度规模化在土地流转、生产体系、资金等方面存在的受制因素,提出推进土地流转、发展新型优势产业、注重品牌建设、强化科技力量、强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6项促进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特色农业冀南地区适度规模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冀南地区位于河北省南部,包括邢台与邯郸市。冀南地区降雨平均550mm,无霜期长,水土富饶,具备适宜条件发展农业[1]。冀南地区是全国优质粮食与棉花生产基地,农作物主要以玉米、小麦、谷子、棉花为主。其中邯郸市是冀南平原的中心城市,素有“北方粮仓”、“冀南棉海”之美誉。近年来,冀南地区在传统农业良好发展的基础上,借助地理位置的优势,倚靠便利的交通,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形成了鸡泽辣椒、磁县莲藕、临漳獭兔、馆陶蛋鸡与双孢菇、大名小磨油、魏县鸭梨、涉县核桃、威县三白瓜、巨鹿枸杞与金银花、富岗苹果、平乡贡白菜等已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业产业[3]。

1 冀南地区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现状

适度规模化经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可以提高农业组织化的程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有效防范市场风险,获取更大的农业生产效益[3]。只有达到一定的发展规模,农业用地才能集中起来,农业经营能手才能发挥他们的优势,凭借现代经营方式与优秀的管理手段,实现农产品的持续化、产业化经营,创造更高的经济利益,从而使冀南地区的特色农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1.1土地适度规模化现状

农业适度规模化的基础是土地的适度规模化。土地的流转与集中是实现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的根本途径。目前土地的流转形式包括农户自行转包、种养大户承包、村集体自行承包、龙头企业反租倒包[5]。截止2012年年底,邯郸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9.9万hm2,流转率16.7%,其中规模经营面积6.2万hm2,占流转面积的63.1%。邢台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9.1万hm2,流转率15%,其中规模经营面积5.9万hm2。邯郸市与邢台市的流转土地,主要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等集中。

1.2劳动力及农林牧渔固定资产投入现状

农业劳动力是推动农业生产的另一主要因素。劳动力的多少决定了当地农业的发展程度。2013年冀南地区劳动力资源共748.9万人,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员为415.8万人,占冀南地区总劳动力的55.52%。冀南地区固定资产原值为2 959.7万元,其中农、林、牧、渔业的月固定资产投入为261.1万元,占总投入资金的8.8%。

1.3特色种、养业现状

1.3.1特色经济作物种植

2013年冀南地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08.09万hm2,其中特色经济作物棉花为26.59万hm2,占河北省棉花种植总面积的55.06%。特别是邯郸市邱县注册经营的“白婆婆”皮棉,被中国纺织商务网推介为全国七大优秀棉花品牌之一[2]。

2013年冀南地区蔬菜播种面积为20.43万hm2,占河北省蔬菜播种总面积的16.74%。其中,邢台市建立环市区设施精品蔬菜示范带、308国道食用菌示范带及106国道高效蔬菜示范等3个蔬菜示范带;邯郸市建成了一批辐射全国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鸡泽县辣椒、肥乡县圆葱等特色菜品享誉全国。

2013年冀南地区水果种植面积12.53万hm2,占河北省水果种植总面积的11.78%。其中邢台市水果种植面积比重较大,邢台市种植苹果1.99万hm2、梨0.93万hm2、桃0.245万hm2、葡萄0.73万hm2,并培育出“富岗”苹果、“浆水”苹果等知名品牌。另外,邢台薄皮核桃、大枣;邯郸市磁县莲藕、魏县鸭梨、永年县芦笋、曲周县乌枣、成安县草莓等特色果品远销海内外。

另外,2013年冀南地区药材种植面积为1.66万hm2,占河北省药材种植总面积的36.16%。其中以邢台市枸杞占的比重最大,占药材的72.02%[4],主要分布范围在巨鹿县与邢台县境内。

1.3.2特色养殖

2013年冀南地区畜牧业总产值405.63亿元,占河北省畜牧总产值的22.31%,其中肉类、奶类产量分别达73.35万t、49.36万t,分别占河北省总量的21.16%、10.78%。2011年邢台市养殖市场不断扩大,南宫县、内丘县、威县、隆尧县、南和县、宁晋县等6个生猪主产县生猪出栏162万头,占邢台市生猪总量的60%;威县、巨鹿县、临西县、清河县、南和县等肉禽新型养殖区肉禽出栏960万只,占邢台市家禽总量的64%。邯郸市也形成了瘦肉型猪、蛋鸡、肉牛、羊、獭兔五大养殖基地。

另外,冀南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主要是在淡水水域进行水产养殖。2013年冀南地区淡水养殖水产品产量6.63万t,其中邢台市淡水养殖面积2 403hm2。邢台市主要养殖品种有:鲤鱼、鲢鳙鱼、草鱼、罗非鱼、鲫鱼、中华鳖、小龙虾等,邢台县等西部山区还发展了鳟鱼、鲑鱼及鲟鱼等高档优质鱼类养殖[7]。

1.4特色休闲农业现状

休闲农业是冀南地区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新兴产业,其中2011年邢台市共有休闲观光农业园30个、农家乐272家,建成蓝天生态观光园、丰乐园、百果庄园、前南峪生态园、富岗生态园等一批知名休闲农业园区,特别是临城县“荷塘渔村”水产养殖合作社发展了集休闲、垂钓、餐饮为一体的特色休闲渔业20户,养殖面积达20hm2。

1.5龙头企业及农业合作社现状

冀南地区近年来发展了一批省、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建成了良种繁育、饲料生产、畜禽屠宰、加工、产品销售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2013年冀南地区龙头企业379家,其中种植业188家、养殖业124家,销售总额696.6亿元。其中国家龙头企业6个,占河北省总量的13.7%。冀南地区还积极发展农业合作社,特别是邢台市农业合作社几乎覆盖了全市所有优势农业产业,具有一定数量与规模,包括种植业1 883家、养殖业608家、农业服务业266家、其它348家,有20%的农业合作社拥有自己的自主品牌。

2 冀南地区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黑龙港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种植区,邢台市全部、邯郸市的12个县均位于黑龙港流域,所以冀南地区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程度低,即便具有资源优势,却未获得相应的特色效益。另外,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着“特”而不专、“特”而不强等问题,也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发展[3]。

2.1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制约土地流转

农业人口的减少与劳动力的转移,才能促进土地流转与集中。土地的使用面积是不变的,为使在现有的土地上得到最大的效益,只能在现有的土地数量上集中,这势必会增加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变多,不仅会拉低农民的生活水平,还会制约农业规模化[5]。2013年冀南地区剩余劳动力达61.3万人,较2012年增加1.08万人。

2.2生产体系不够完善制约规模化发展

冀南地区特色种植作物的单产量有待提高,投入的劳力、物力与最后作物的收益不成正比,没有达到利益最大化。这主要是与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系统不完整有关。冀南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链的不完整包括:基础产业基地规模小,科研水平较差,技术研发服务相关的企业较少,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发展滞后,市场开拓能力较弱。如棉花收购、加工等流通体制存在漏洞,这不利于提高棉花产业化经营能力与附加值。

2.3特色农业的特色性不明显

近年来冀南地区大力推广与实施“一村一品”的发展战略,但受地理环境与人为因素干扰,实施的结果不理想。虽然冀南地区有很多特色产品,但种植面积有限,扶持力度不强,导致多县、乡的特色产品出现“特”而不专、“特”而不强等问题。

2.4资金投入不足制约规模化发展

2013年冀南地区农林牧渔投入资金占总投入资金的8.8%,资金投入不足抑制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影响了特色农产品的产出量,阻碍了畜牧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另外,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科研创新动力不足,科研条件艰苦不能吸引大量的科研创新人员,现有科技人才普遍年龄老化、思想守旧,科研带头人与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8]。

2.5龙头企业数量少制约规模化发展

冀南地区龙头企业数量少,仅占河北省的20%。企业的创新能力弱,发展规模小,设备与技术水平达不到先进标准,难以进行深加工与精加工,打造的知名品牌少,创造的财富值较低,影响了冀南地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经济效益[8]。

3 冀南地区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对策与建议

3.1推进土地流转

冀南地区的土地适度规模化需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与服务意识,做法上可以将股份引入农村合作社,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实行土地承包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即农民自愿将土地所有权折股加入农村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另外,要突出冀南地区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示范与推广适合的规模化发展模式。如按照“实体化发展,股份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发展壮大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土地流转建立有机蔬菜示范大棚[3]。

3.2发展新型优势产业

冀南地区的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应循环渐进的原则,在政府引导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示范为推动力,逐步扩大与推广。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一批规模化、现代化、科技化的现代产业园区,利用特色农业的优势,吸引外来资金注入,发展成为适应大中城市与出口需要的畜禽、水产、水果、蔬菜等高效农业[5]。市场化、多元化、特色化是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的宗旨,应做到立足于基础农业,努力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产品,坚持特色种植,走组织化、规模化的道路。并通过引进农户与农村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合作[9],示范引导以使更多的农户参与。

3.3注重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促使冀南地区的龙头企业与当地农民合作,更好地树立超强的品牌意识。现有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应进一步提高其科技含量、推进其标准化生产,从而以过硬的品质来打造品牌优势,并努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新发展的特色农作物更应注重品牌建设、加大推广力度,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7]。

3.4强化科技力量

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健全农技推广体系,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撑。积极支持龙头企业与农业科研部门、农业类院校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特色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可挑选优秀的农技人员,委派到农业高校、研发机构进修,以便他们学成后能更好地进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8]。并围绕冀南地区地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农业知识技能培训班[10],培育新型农民,促进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3.5强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特色农业突出特点是其产品具有很强的商品性[10],因此强化特色农产品市场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的基本保障。特色农产品市场的开拓离不开信息服务网络,因此要强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信息收集、加工、传播体系,并将各类信息通过加工整理,按照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到农民与生产企业中去,促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10]。

3.6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冀南地区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应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大型灌溉区应遵循“节水灌溉”原则建设配套设施,并推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其次应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增添农机设备、培养农机专业人才,以便更好的做到发展现代化农业。

参考文献

[1]栗长生.冀南平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以邯郸市平原地区为例.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7,(04)∶22~24

[2]马凤娟.生态特色农业发展长效机制研究——以冀南平原邯郸地区为例.农业经济,2008(01)∶13~16

[3]郝庆禄,张瑞霞.冀南地区农业规模化经营问题研究.河北企业,2014,(12)∶75~76

[4]河北省统计局.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1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5]彭灿.株洲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的研究.湖南农业大学,2009

[6]王海存.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的几点思考.中国农垦,2012(07)∶34~35

[7]邢台市农业专家组.河北省邢台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邢台市农业信息网,2012

[8]陈风云,赵素英,马磊.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推进邢台农业发展的思考.现代农村科技,2010(12)∶10~11

[9]何继红,董孔军,任瑞玉,等.兰州市特色农业资源开发对策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29(05)∶58~62

[10] 陈印军,杨瑞珍,尹昌斌.西部地区特色农业优势、问题与对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24(01)∶21~24

·农业产业化·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THE APPROPRIATE SCALE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SOUTHERN HEBEI

Zhang Ruixia※,Hao Qinglu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Xingtai University,Xingtai,Hebei 054001,China)

Abstract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modern agriculture,which plays a important role in using regional resources,improving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increasing farmers'income,and promot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Appropriate scale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arket,and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It also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and effectively guarding against market risks.The appropriate scale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can maximiz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e.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appropriate scale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southern Hebei,analyzed the basic conditions such as the land,labor,enterprise,and the cooperation of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this region,pointed out the controlled factors on the land transfer,the production system and capital of the appropriate scale,and proposed som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promoting land transfer,developing new competitive industries,focusing on brand building,strengthen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strengthening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to promote the appropriate scal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Keywords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southern Hebei;appropriate scale;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304.1;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21[2016]01-0192-04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131

收稿日期:2015-07-20

作者简介:张瑞霞 (1973—),女,河南滑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经济管理。Email:616937127@qq.com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冀南地区特色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问题研究”(HB14YJ014)

猜你喜欢
冀南邢台市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中心支行
邢台市
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中心支行
邢台市
享誉桑梓的人民功臣——冀南抗战基层干部龙全贵档案资料研究
冀南地区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