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长征 多出精品

2016-02-13 15:43
中国出版 2016年19期
关键词:报刊长征红军

│ 张 树 │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是20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壮丽史诗。” 80年弹指一挥间,硝烟虽已散尽,但长征已成为历史的丰碑,那些长征的参加者们也已经被载入史册,他们舍生取义、在战火硝烟中创造的事业长存,他们所创造的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鼓励并激励着中华民族迈向远方。

80年前,红军“开动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一次次在危如累卵的绝境中突出一条生路,一路播撒革命的种子,不仅锻造出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也铸就了中国新闻传播史上不朽的丰碑。

长征凝聚了民族精神之魂,书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红军不仅仅是一支用枪支和弹药武装起来的部队, 它更是用先进的政治理论和顽强不屈的理想信念武装起来的一支部队。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红军各部都出版了一批新闻与理论报刊,它们不仅是传播中央精神、报道作战动态的利器,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凝共识聚人心的法宝。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都对出版工作非常关注,亲自为这些报刊撰稿,积极接受报刊记者的采访,还成立了专门的宣传委员会。这种对于出版工作的支持与重视,不仅为党内逐步形成一个成熟稳定的领导核心提供了支撑,更为促进军民团结、搞好民族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些在极度艰难困苦中仍旧坚持出版的报刊,为长征精神的凝聚奠定了基础。在长征结束一年后,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代表的一批书籍陆续出版,第一次为中国民众全景式地勾勒出长征精神,也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共和中国的政治力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色的鱼钩》《坚强的小战士》《一袋干粮》这些我们识字之始就被深深打动,又为自己的孩子生动讲述的故事,都是中国出版人为世界精神财富宝库贡献的瑰宝。长征本身波澜壮阔的历史赋予了长征精神深刻的内涵,然而,可庆幸的还在于,通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出版人的努力,长征精神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纸上,长征精神点点滴滴地渗透在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脊梁的一部分。

长征早已结束,但长征精神在人类史上留下了不绝的回响,不仅仅包含着两万五千里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人所展示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包含着将长征精神融入血脉的后来者,在长征精神的激励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世界人民的福祉而进行的各种革命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大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他说道:“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在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长征精神,用长征精神激励我们的事业,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的、更好的精神食粮,用优秀的精神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便是出版工作者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猜你喜欢
报刊长征红军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百强报刊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