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稠油开发两用泵选型及推广应用效果评价

2016-02-13 09:25王庆新新疆油田公司重油开发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化工管理 2016年36期
关键词:产液修井两用

王庆新(新疆油田公司重油开发公司,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浅层稠油开发两用泵选型及推广应用效果评价

王庆新(新疆油田公司重油开发公司,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本项目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九区、克浅井区浅层稠油油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用泵技术在不同油藏、不同两用泵泵型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评价,探索不同区块适用的两用泵选型,制定科学推广两用泵的技术管理方案,从而达到降低油井井下作业频率,节约修井成本,有效减少蒸汽热损失,提高油井生产时率,提高油井综合开发效果。

浅层稠油油藏;两用泵选型;应用效果

1 基本情况

稠油吞吐开发阶段的油井生产方式主要由注汽、焖井、自喷、抽油四个环节组成,每进行一次转轮吞吐,需要进行一次修井转注作业和一次修井转抽作业,通过数据统计发现,2009-2014年新疆油田六、九区区块采油井使用的抽油泵泵型主要以管式泵为主,占总采油井的80%左右;由于稠油开发方式以及自身特点,稠油油井井下作业频繁,修井成本逐年攀升。

2 油藏两用泵选型分析

目前国内的两用泵泵型主要有三种:长柱塞泵、双进油重球泵、反馈泵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区块、不同油藏选用不同的两用泵泵型其泵效、产液水平均有所差异。

表1 全区不同两用泵油藏选型分析统计表

分析不同油藏适应不同的两用泵泵型主要从平均泵效及产液水平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只有当平均泵效及产液水平达到最佳,我们才认为该泵型最适宜在该油藏推广使用

3 两用泵推广应用效果评价

3.1 两用泵应用过程的优缺点

3.1.1 两用泵优点

(1)单井提注-挂抽环节操作简便,降低油井小修作业频率

(2)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热损失,提高单井有效生产时间

3.1.2 两用泵缺点

(1)注汽孔道小,容易造成注汽压力高、锅炉蹩炉现象

(2)注汽后容易造成卡泵现象,影响油井正常生产

(3)启抽前期容易造成抽油泵“气锁”现象,影响油井正常生产。

3.2 经济效益评价

浅层稠油油井实施转轮吞吐注汽开发阶段,油井在没有特殊结构的的前提下,转轮注汽前必须对油井进行一次转注、转抽小修作业,也就是说油井每进行转轮生产,油井转轮井次与小修转注、转抽井次的关系均为1∶1∶1的关系。

由此得出重油开发公司2015年1-10月累计节约修井井次的计算关系式为:

节约修井井次=节约两用泵提注井次(转注)+节约两用泵挂抽井次(转抽)

=(两用泵提注井次-下两用泵转注井次)+两用泵挂抽井次

=(621-362)+444

≈703井次

直接经济效益=节约修井井次×2015年平均单次修井成本

=703×0.84万元/井次

≈590.5万元

2015年通过科学推广两用泵的技术,有效的减少小修作业量,提高了油井生产时率,节约修井成本590.5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通过统计可知:全区抽油泵平均泵效26.4%,产液水平8.4t/ d,全区两用泵平均泵效21.5%,平均产液水平7.2t/d,基本可以满足浅层稠油油井的生产需求。

通过全面分析、掌握各种两用泵技术的特点,分析的两用泵与油井参数的关系,探究两用泵技术适用条件,为浅层稠油两用泵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理论依据,适应条件如下:

(1)泵深在200~450m,最适用于泵深在200~300m之间的油井;

(2)沉没度大于50m以上,最适用于沉没度在200~250m之间的油井;

(3)含水大于40%以上,最适用于含水在60~70%之间的油井;

(4)井口温度适用于40~90℃之间,最适用于井口温度在70-80℃之间的油井;

(5)生产周期9个月内,最佳生产时间为1~5个月。

据统计分析可知:两用泵技术注汽方式基本能够满足浅层稠油的注汽模式,然而针对部分原油粘度高、渗透率低、吸汽效果差的油井,容易造成油井注汽压力高、注汽质量差,严重影响油井的开发效果,因此,两用泵技术不适宜在原油粘度高、渗透率低、吸汽效果差的油井、油藏推广应用。

两用泵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优、缺点并存,只有通过科学推广两用泵的技术,才能有效降低油井井下作业频率,节约修井成本,才能有效减少蒸汽热损失,提高了油井生产时率,提高油井综合开发效果。

王庆新(1967-),男,新疆克拉玛依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石油开发工作。

猜你喜欢
产液修井两用
井下作业修井技术现状及新工艺的优化
考虑多因素的多层合采产液量劈分模式研究
大连海大两用船建造项目初步设计获批
晴雨天两用鞋
靖边畔沟长6油层采油制度效益研究
石油井下修井作业及现场管理的优化
药食两用说食姜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渤海J油田化学驱无因次产液指数的变化规律
井下作业修井技术新工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