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运营现状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

2016-02-14 08:34徐慧颖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呼和浩特市体育场馆服务型

徐慧颖

(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一、前言

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八大领域,即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每个领域推进的速度也可能是不一样的[1]。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是政府应履行的职能,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体育场馆设施为呼和浩特市全民性的体育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本文对呼和浩特市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运营现状进行分析,力图发现场馆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体育场馆设施的科学投资、管理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呼和浩特市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的有效利用率,更好地满足群众健身的需要,提升运营水平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依据。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呼和浩特市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归纳整理,为本文奠定了研究基础。

2.访问调查法:以走访、电话调查方式向专家、学者、场馆工作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咨询和访谈,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

3.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呼和浩特市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调查问卷》。

4.数理统计法:运用统计软件对本文的有关数据进行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呼和浩特市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体育场馆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8个位于市区,3个位于周边旗县,包括内蒙古体育馆、内蒙古乒羽中心、内蒙古网保馆、内蒙古老年活动中心、呼和浩特市体育训练馆、呼和浩特市体育场、和林县体育馆、武川县综合健身馆、呼和浩特市人民体育场、赛罕区文体中心、托克托县南坪社区共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其中9%的体育场馆没有配套服务设施,63%的体育场馆配备有浴室,36%的体育场馆配备有卖品部和器材租借,36%的体育场馆配备有健身指南,9%的体育场馆配备有餐饮服务设施,81%的体育场馆配备有停车场。

(二)呼和浩特市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的运营基本情况

呼和浩特市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的运营开放经营项目:50%的体育场馆进行体育类项目经营,50%的体育场馆进行综合类项目经营。体育类项目经营内容为 50%的体育场馆承办基层单位学校运动竞赛,62.5%的体育场馆开展体育竞赛表演,50%的体育场馆为业余体校提供训练场地,37.5%的体育场馆开办各种体育运动技能培训班,100%的体育场馆提供群众体育健身活动。非体育类项目经营内容有37.5%的体育场馆举办展销会,50%的体育场馆举办大型汇演,12.5%的体育场馆举办博览会,12.5%的体育场馆经营餐馆,50%的体育场馆经营商店,50%的体育场馆开展文艺表演,其它为酒店。庹权(2002)研究显示:国家在政策上是鼓励和支持体育场馆闲置的非主体部分进行出租的,但是有学者调查表明除有联赛的场馆外,其它场馆的主要收入是物业出租和文娱表演、展销会,各场馆非体育活动的收益与体育活动的收益比大体是6∶4[2]。呼和浩特市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中呼和浩特市新体育场、呼和浩特市人民体育场非体育类项目经营项目多一些,其它几乎都是体育类项目经营。

呼和浩特市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的创收经费使用情况:67.5%用于体育场馆维修,37.5%用于购置体育器材,87.5%用于体育场馆管理劳务费用,12.5%用于其它;除去场馆的投资与折旧,体育场馆开放经营效益情况是:赢利0,持平12.5%,87.5%亏损;费用12.5%全部自留,75%全部上交上级体育主管部门,12.5%部分上交部分自留(表1)。说明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的创收经费大多用于体育场馆管理劳务费用,大多数全部上交上级体育主管部门,开放经营效益大多数亏损。呼和浩特市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应该在保证训练、比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现有场馆设施的资产价值,面向社会开放,积极为群众开展体育活动提供方便,提高场馆利用率,有效减少政府对场馆设施的运营支出,获得一定的收益。

表1 呼和浩特市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的经营基本情况统计表

呼和浩特市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的收入54%来自事业收入,包括67%来自体育比赛收入,33%来自门票收入;27%来自体育技术服务收入,包括100%租赁收入;81%来自财政补助收入,包括 78%上级补助收入,22%彩票公益金收入;9%来自其它。体育场馆的经营方式:9%承包经营、9%代理经营、81%其它。对比国外体育场馆的收入来源,例如美国体育场馆绝大多数是靠提高场馆使用效率实现盈利的,靠组织体育比赛和其他娱乐活动的场租、门票、广告收入等的分成以及停车场收入、餐饮服务等;丹佛体育馆,每年组织职业篮球赛和冰球赛 80-100场,另外还组织40-50场音乐会、文艺演出、马术及学校集会等活动,年观众达1300万人次[3]。方萍(《体育文史》,1998)认为体育场馆应引入企业化经营管理,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设备、场馆空间,发挥最大功能。通过企业化经营使体育场馆的财务收支平衡、减少支出、增加收入来源,以达到以场(馆)养场(馆)、自给自足之目标;而上世纪 90年代中后期,“上海虹口体育场企业化管理的经验也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普遍推广[4]。”呼和浩特市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的收入 81%来自财政补助收入,需要积极开展各种经营活动,不断拓宽收入渠道,降低成本,解决场馆设施后期的运营问题。

(三)呼和浩特市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的宣传、服务体系情况

如表2所见,呼和浩特市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 63%没有宣传,18%的体育场馆进行过电视报纸、广告、贴海报等宣传,9%的体育场馆进行过网络宣传;是否与所在社区居委会建立居民健身的联系:27%是,72%否;体育场馆设施服务外包情况:18%部分服务外包,9%场馆设备维护外包,其它72%;是否有场馆管理规章制度:90%有,9%无;场馆管理使用规章制度是否健全问题:54%认为很健全;45%认为较健全,没有认为不健全的。这说明呼和浩特市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的宣传力度不够,与社区居民健身的联系不足;完善的场馆管理制度是场馆开放利用的基础,90%场馆有较健全管理规章制度,说明管理机构非常注意管理的制度化。

表2 呼和浩特市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的宣传、服务体系情况统计表

(四)呼和浩特市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的管理机构及人员组成

如表3所见,呼和浩特市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81%为事业单位管理,9%为改良型事业单位管理模式,无市场化运作——托管型管理模式;9%为企业化管理模式。对比国外运营管理主要模式有:1.俱乐部经营管理——休闲式公共体育场,欧洲运动俱乐部所属运动场地由政府投资兴建交由当地俱乐部经营管理,嗣后政府不再投入;2.民间财团经营管理——竞技式(商业性)经营管理,其主要经费来源是广告、球队的商业比赛以及拥有该场馆球队的各种商品开发经营以营利为目的,纯商业化模式;3.香港模式,体育场馆运营收入上缴政府,运营成本、费用由政府核销[5]。虽然呼和浩特市 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有的选择事业单位管理,但实际上内蒙古乒羽中心、内蒙古网保馆、呼和浩特市体育场是改良型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赛罕区文体中心属于市场化运作——托管型管理模式。

呼和浩特市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配备体育社会指导员情况:18%有,81%无。英国在“适合你的体育活动”中开发出专门适合妇女进行体育锻炼的项目,安排专人到社区体育中心进行辅导;加拿大倡导的“积极人生计划”,对60岁以上的老人给予了重点关注[6]。日本社区体育指导员都能根据老年人的状况,如疾病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具体的锻炼项目[7]。美国对初次健身的老人会由具有一定经验的社区体育指导员带领进行严格的健康诊断,根据报告安排老人的健身计划,并建立相应的追踪记录[6]。呼和浩特市近些年虽然培养了一些体育社会指导员,但真正发挥作用的很少。

呼和浩特市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人员对体育知识及场馆经营管理知识的掌握现状:63%认为非常了解,36%认为一般了解;有无专职或兼职的场馆开发人员情况:9%有,90%无;如表3所见,场馆人员的构成情况:36%为转业军人,18%为政府分流人员,45%为退役教练员和运动员,54%为大专院校毕业生,90%为社会招聘,9%为其它。对比国外,美国至1995年,已有 33%的城市将公园和游乐管理服务委托给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美国体育场馆经营也颇具借鉴性:雇用正式工少,临时工多,如迈阿密体育馆是一个拥有16900个座位、16个包厢的大型体育馆,仅有固定工30人,有活动时临时工多达300人。人力资源是场馆经营管理的重要因素,呼和浩特市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缺乏专业经营开发人才,人员多是社会招聘,受教育程度有限,管理水平也良莠不齐,多为“管理”,不是“经营”,制约着场馆的科学发展。

表3 呼和浩特市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情况统计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呼和浩特市 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的运营开放经营项目:50%为体育类项目经营,50%为综合类项目经营。体育类项目经营内容100%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非体育类项目经营内容 50%为大型汇演,50%经营商店,50%文艺表演;经营效益显示87.5%的体育场馆为亏损,创收经费使用情况67.5%用于体育场馆维修,75%全部上交上级体育主管部门,体育场馆的收入 81%来自财政补助收入。

2.呼和浩特市 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63%没有宣传方式,72%与社区居民健身没有联系,90%场馆有较健全管理规章制度。

3.呼和浩特市 11个公共服务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模式:81%事业单位管理,81%没有配备体育社会指导员;缺乏专业经营开发人才,人员多是社会招聘,受教育程度有限。

(二)建议

1.提高服务频度和服务质量,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增加无偿开放力度,并注重后期的维修、保养。管理目标主要是方便大众,突出“人性化”思想,挖掘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潜力。

2.场馆设施的经营、开发好现有的场馆资源,不要浪费有形的资源,发挥现有场馆设施的资产价值,有效减少政府对场馆设施的运营。

3.改善和提高公共体育场馆与学校、机关、团体、社区建立一定关系,加强场馆的宣传力度,使场馆兼顾基础训练、体育教学、健康休闲,形成以体育场馆为中心的社会化综合健身网络,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

猜你喜欢
呼和浩特市体育场馆服务型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多媒体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市小学为例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刘国中: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诗书画印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呼和浩特市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及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