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中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研究

2016-02-15 11:12王艳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6期
关键词:性休克手术室护理人员

王艳艳

手术室中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研究

王艳艳

目的 研究手术室中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A组(n=60,给予急救护理)和B组(n=60,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A组与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8.3%,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中创伤性休克实施科学有效的急救护理,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急救护理;手术室;创伤性休克

随着近年来交通、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由此导致的意外事故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创伤性休克是外伤患者最为常见的也是性质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其显著特点为:进展速度快,变化迅速,病情危重。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来说,科学评估休克严重程度,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文选取我院手术室收治的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将护理效果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男患者75例,女患者45例,患者年龄15~75岁,平均年龄(48.5±7.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56例,高空坠落伤25例,锐器和钝器伤19例,骨折外伤大出血20例;具体受伤部位:胸腹部损伤35例,颅脑损伤28例,盆骨骨折并腹部脏器破裂57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A组(n=60)和B组(n=60)。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给予急救护理,具体抢救护理要点:(1)因为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大量出血,手术室护理人员首先应该明确患者大量出血的原因,采用针对性止血方法。若患者是开放性骨折导致的活动性出血情况,可先采用无菌敷料实施加压包扎,使用夹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若患者是皮肤撕裂和开放性损伤导致的出血不止情况,则需要立即进行压迫止血;若患者是闭合性损伤导致的出血,则可在进一步观察后,充分掌握其病情变化,予以相应处理措施。可通过快速注射哌替啶等药物的方式防止剧烈疼痛导致患者休克现象,但因为此药会造成呼吸不畅,临床需慎重选择[2-3]。(2)保持呼吸畅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缺氧症状,所以必须立即给予患者面罩、插管吸氧,确保氧气供应充足,及时对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呕吐物进行清理,保证呼吸畅通,避免患者窒息。如果患者同时出现低氧血症或合并颅脑损伤,则可选择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方案,维持其正常呼吸。鉴于患者病情变化较快,护理人员必须对其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患者皮肤苍白、体温逐渐下降的情况,就要立即实施急救措施,待皮肤干燥、体温回转后停止急救;密切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变化,发现其出现不良反应如烦躁、眼花、头晕等,要立即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对其血压、脉率变化进行密切观察[4-5]。(3)创建合理有效的静脉通道:急救创伤性休克患者过程汇总,为尽快帮助其补充液体,降低风险,术前护理人员应该迅速为患者创建两条静脉通道,保证可及时进行输血或补液。B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评估患者病情、快速止血、遵医嘱给予抗休克措施,予以呼吸机支持、心脏起搏等[6]。

1.3 护理效果评价

痊愈:系统性急救护理后,患者休克症状全部消失,各项生命体征参数恢复正常;有效:系统性急救护理后,各项生命体征迹象有所改善,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未见休克症状改善甚至发生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使用百分率(%)表示护理效果,并予以χ2检验,如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痊愈33例,有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B组痊愈27例,有效2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护理效果比较结果显示,A组优于B组(P<0.05)。

3 讨论

创伤性休克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具体受创部位、严重程度以及持续时间、失血情况与该症状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外,患者自身情况及受伤之后的处理方法也会对患者的恢复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手术治疗是临床针对创伤性休克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护理人员是否及时为患者补充氧气、血液和止血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7-8]。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对这种疾病的护理流程和相关技巧充分了解,手术室医护人员也必须密切配合,以此切实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使其早日恢复健康[9]。

本组实验中,通过对A组和B组患者实施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结果证实,A组总有效率96.7%高于B组的7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手术室中创伤性休克实施科学有效的急救护理,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曹晓艳,关柏秋,夏莹. 手术室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的护理配合[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762.

[2]方玉蕊. 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手术室急救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7):141-142.

[3]陈旭辉. 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手术室的急救护理[J]. 医学信息,2013,26(10):320.

[4]张平. 创伤性休克病人在手术室的临床急救护理措施[J]. 中外医疗,2015(19):155-157.

[5]孙秀琴.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8):146-147.

[6]李福连.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0):645-646.

[7]欧阳其适,陈春香,叶巧如. VIPC抢救程序在ICU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6):68-69.

[8]徐加红. 急救护理流程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9):1082-1083.

[9]江颖. 优质护理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6):219-220.

First Aid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hock in Operation Room

WANG Yanyan Delivery Room, The Eighth People's Hospital of Qingdao,Qingdao Shandong 2661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mergency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shock in operation room. Methods 120 cases of traumatic shock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studied from July 2014 to Nov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are divided into group A (n=60, give first aid nursing) and group B (n=60,given routine nursing), compared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ec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A group and B group were 96.7% and 78.3%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first aid nursing in operation roo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and protect the life safety of patients.

First aid nursing, Operation room, Traumatic shock

R473

A

1674-9308(2016)26-0226-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6.147

山东省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产房,山东 青岛 266100

猜你喜欢
性休克手术室护理人员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院前急救对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安全对策研究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