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德育有效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6-02-15 15:17高俊云侯俊美王文凤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管理工作

◆高俊云 侯俊美 王文凤

(山东省青州市职工子弟学校)

对小学德育有效管理的几点思考

◆高俊云 侯俊美 王文凤

(山东省青州市职工子弟学校)

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品德。国外的教育学家杜威、和国内的教育学家陶行知等人早已提出了这一观点。随着近些年新课改的推行,我国也在大力提倡和推行对小学生的德育管理。但是,目前的状况仍然是,学校在德育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导致学校每学期都开设与德育有关的课程,学生也在学校里面学习了数十年与品德相关的知识,在其真正走进社会后,与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还有一些距离。就怎样对小学德育进行有效管理提出了一些思考和改进建议。

小学德育管理 行为习惯 道德品质 日常生活

一、目前小学在德育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缺陷

学校在对德育管理工作的推行上没有摸索出有效的方法,且对德育管理要达到的目标没有清晰的定位,导致德育管理在平常的日常教学中难以真正高效的推进。因为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和实践经验,许多处于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也没有掌握有效的德育管理方法。结果就是在小学阶段就应落实的德育管理工作无法真正执行,只能推迟到大学期间再对其大范围的开展和实施。但这时学生的思想和身体都已经成熟,尤其是在对世界和身边事物的认知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再对其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首先执行的过程中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其次最后的结果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效。在小学时期,大部分学校都特别重视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和掌握,而忽视了德育管理的重要性。导致许多学校没有专业的德育管理方面的教师,也给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困难。

二、学校对德育在认识上还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且开展的德育活动过于形式

有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小学生的德育主要表现在其是否遵守纪律、是否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任务、考试是否能取得优秀的成绩等等这些对规矩的掌握程度上。但是,这些基本上都是在老师的监督下进行的,学生因为对老师的敬畏,在教师在的情况下基本都能很好的完成。一旦脱离教师的视线,在自我约束的情况下做好许多老师要求的事情则很难。德育管理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增加一些趣味性强的活动,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德育的理解和掌握,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变被动学习为主支吸收。很多学校在开展德育德育活动的过程中,过于注重这些活动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忽略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一些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养成,让德育管理工作推行时的美好愿景化为美丽的泡沫。

三、怎样有效地实施德育管理工作

1.良好品德的养成源自于良好的习惯。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之前,学校往往会制定一些计划,但很多计划太多空洞很难真正的执行。这就促使我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应该落到实处,少一些理论性的内容,多一些实际操作方面的指导。小学生的思想和生活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在平常的工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这些好品德的养成,都源自于平时的生活习惯。例如,在课间休息时,不要在楼梯扶手边玩耍、做游戏时不要互相推搡以免发生意外;放学下楼梯时,沿着右边走,不要推走在你前面的同学,如果没有顺序、互相拾掇将会发生踩踏事件,那么平时朝夕相处的小伙伴将会受到重任,甚至死亡;在校园外时,要在红灯时才能过马路,在过马路之前也应先看右边、再看左边以免有的车没有停稳而发生车祸,等等。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多强调这些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细节,久而久之,学生将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操守。这样将远胜过定期举行一次的德育活动,也会减少教师在执行德育管理工作上的负担。

2.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有效配合,能够帮助学生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上好的或坏的行为习惯对学校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社会上一些好的行为习惯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以及扩大它在学校的影响力,而对于那些消极的、负面的行为习惯进行抵制从而消除其在学校产生的不良影响。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学生的生活基本上除了学校的学习,就是在家庭中和父母及兄弟姐妹们的朝夕相处。家庭对学生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寓,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以身作则,不仅能让自己的品德有所进步,还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们在家里形成了一些好的习惯后,在学校里会对其他的学生直到潜移默化地影响,而且能够降低教师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难度。每个学生最终都要步入社会,在社会中面对各种不同现象、不同的人,能否认清哪些是真善美、哪些是假恶丑,并在分清之后能否站在好的、正义的一面,这些从根本上来讲都是在检验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德育管理进行的结果。所以,作为教师在传授给学生书本中知识的同时,更应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事。家长也不应只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和他们在学校考试取得的分数,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比身体的健康更为重要。有许多身体健康的人,在走向社会后常常因为道德的缺失最终走向了犯罪的道路,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错误。但是,也有许多人身体上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他们因为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自己坚强的意志力而最终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四、结论

学校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时,要尽量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设计和实施,以他们能够接受的方法去帮助他们建立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校在平常的日常工作中,也应对教师进行德育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教师的道德品质有了提高,自然会对他们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相信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们会寻找出更多、更好的德育管理工作的路径和方法,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好奇”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