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阅读现状及策略

2016-02-15 16:56矫兰芳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课本语文课堂小学生

◆矫兰芳

(山东平度市田庄镇田庄小学)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阅读现状及策略

◆矫兰芳

(山东平度市田庄镇田庄小学)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是小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蒙阶段,能够帮助小学生领略中华经典文化,教会小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和沟通。小学语文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通过学习课堂阅读,可以充实自己的学习,但是部分学生忽视了对语文课堂阅读的学习,认为课本阅读比较浪费时间,缺乏阅读兴趣。因此,老师必须重视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分析小学语文课堂阅读的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 课堂阅读 现状 对策

一、前言

古语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多人通过语文课本阅读学习来完善自己,通过语文阅读认知社会。目前,阅读不是人们搜集信息的媒介,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的一种方式。语文课堂阅读对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技巧很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新课改也提出:语文课堂阅读是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核心环节,小学学习阶段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积累词语,养成良好语感的关键时期。因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小学语文课堂阅读现状

阅读就好像一首动听的歌曲,优美动听连绵不断;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寓意情深诗情画意。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像一门艺术,看起来有很多的教学方式,但教学的方式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老师必须按照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教学方法。目前,国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一般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导致小学生缺乏对语文课堂阅读学习的兴趣。

2.教学模式陈旧

大部分语文老师教授语文阅读的方式比较呆板,大都认为,如果将文章分成几部分,对各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讲解,那么小学生就可以对文章有深入认识,实际上这样反而会影响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这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内容枯燥,不利于小学生对语文课堂阅读的学习,难以提高语文课堂阅读的教学效果。

3.课堂阅读训练不足

语文阅读不是简单的读课本,学生应做使用脑、耳、手相结合来进行学习。很多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都是走马观花,语文老师知识带领学生一遍又一遍的朗读课文,对文章的内容并没有深入的讲解。

此外,目前小学语文的课时设置较短,在时间上有很大限制,每一节课40分钟,很多语文老师为了语文完成教学任务,一般都是按照课本及教学大纲的设计、来安排相应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因此,小学生在语文课堂阅读的时间比较少,老师只是简单的带领学生浏览课本,难以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果。

4.小学生缺乏语文阅读兴趣

通过对小学生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对语文课堂阅读缺乏兴趣,或者部分小学生阅读只是粗略的浏览课本。并且只要课本中出现语文阅读题目,学生一般都会放弃答题,或者乱答题,缺乏真正的耐心去阅读文章。此外,根据小学生花费在语文课堂阅读的时间来看,大多数小学生不会把时间花费在语文阅读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很少。

三、提升小学语文课堂阅读的策略

1.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就必须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学生如果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就是对某件事情产生学习兴趣,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会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对提升语文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语文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多注重激发小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老师多注意为学生传授小学语文阅读的解题方法,指导小学生带着方法去分析阅读理解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阅读学习的成就感,还能培养小学生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老师在为学生讲授《丑小鸭》这篇课文时,老师在学生阅读之前,播放一段《丑小鸭》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有助于提高学生读语文阅读的兴趣。

2.改变陈旧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方式

以往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方式比较古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改变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方式,积极活跃课堂阅读学习氛围,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首先,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语文课堂阅读教学,通过音乐、话剧、录像等形式,将文章的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小学生的眼前,这样的方式更能吸引小学生对文章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其次,老师可在课堂阅读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讨论学习,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如,老师在讲授鲁迅先生的《骆驼祥子》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总结出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讲述文章,在讲述的过程中学习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3.拓宽小学生的阅读内容

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首要目的不是让小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是让小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学会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阅读过程中,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随着小学语文教材改革的不断完善,语文阅读内容的设置,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阅读水平,阅读内容的板块比较丰富,但只是依靠语文教材开展阅读教学,很难达到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目标,因此,语文老师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课外阅读,引导小学生多阅读文学作品、杂志报纸以及一些经典的文献等。可以多鼓励小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灰姑娘的故事》《小红帽》《西游记》等,正确地引导小学生学习,让学生对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总结

语文阅读是一门学问,是一副治愈心灵的良药。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地引起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完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机制,能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推动国内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发展。

[1]郑秀珍,张倩.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改进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65.

[2]石媛媛,李笑笑.探究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赤子,2015,(15):320.

猜你喜欢
课本语文课堂小学生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我是小学生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