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视角下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研究

2016-02-15 17:45刘亚杰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所学教学内容课文

◆刘亚杰

(吉林省梨树县胜利乡中心校)

基于教学视角下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研究

◆刘亚杰

(吉林省梨树县胜利乡中心校)

在教学视角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必须重点把握“教”和“学”,从教师和学生不同的角度出发,完善教学设计内容,保证师生共同参与到课堂中促进师生共同进步,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视角 设计研究 语文教学

在初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学设计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保证。

一、小学语文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不足,学生也无法完全掌握学习的内容。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重视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发展,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机会,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不是读死书。必须以师生为出发点,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

(一)教师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所教课程的重点,准备详细的教学材料,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保证目标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并明确不同教学模块之间的联系。只有教师先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后才能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学习。

(二)巧抓教学契机

在课堂学习中,如果学生发现自己所学与认知存在较大的差距,便会在内心造成困惑,因此就有了提问的可能,当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时,就是教师应当重点把握的机会,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后就会有分享的欲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教学契机,借助教学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及时参与教学讨论,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负责讲,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造力和学习的激情不高,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设计出于课堂相关的问题,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保证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另外,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问题,学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和辩论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四)尊重学生的差异

语文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整体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到这一点,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能因学生成绩的好坏厚此薄彼。可以在教学设计的提问方面,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如让能力低的学生朗读课文,保证学生体会到学生对他的关注和尊重。

(五)注重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导语是小学语文中的重要部分,导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制定学习目标的根本。教师在设计导语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内容的具体化,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可以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采用多样化的导入形式,保证导语设计精简、明了。教师也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征求学生意见,使用科学的方法设计导语内容。新课程的导入可以采用引入发、提问法和看图引入法,结合课程的内容,采用合适的导入方法。

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设计

(一)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朗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可以自己示范朗读或者广播示范朗读课文,保证朗读时感情浓厚,保证学生了解所学课文的感情基调,提出朗读过程中重要字词,并且在朗读结束之后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联系朗读,采用集体朗读或者个人朗读的方式,保证学生把握课文的意境和感情基调。

(二)课文讲解的设计

1.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小学生对一些课文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或者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主要原因就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较远,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背景还不太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必须意识到学生的思想意识,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找到准确的切入点来引导学生。

例如,在讲授《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时,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民族小学与学生的实际校园相联系,采用讨论和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课文与实际的联系点,为课文的深入讲解做好铺垫。

2.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小学生的思维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将重点放在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写作背景上,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有在理解课文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善于利用情景教学。以古诗《静夜思》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教学环境,月光透过窗户照到地面,这样的月色像什么?利用这个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地回答,进而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把握古诗情感基调。你抬头看天上的月亮,身边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亲人,作者是怎样想的呢?教师可以通过这种引入式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三、教学结尾设计

精彩的课堂结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结尾的设计重点在于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解答学生的疑惑。

语文课结束后,很多学生不能完全掌握所学内容,教师必须以精简的语言归纳出所学内容的重点,保证知识的条理化和系统化。教师在总结结束后,可以利用一定的时间提问几位不同能力的学生,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学生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会存在一些疑惑,教师必须及时准确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复习知识。

四、结束语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其它学科的基础工具。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学校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从教学理念出发,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的设计,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全面发展。

[1]何勤.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J].新课程(中),2011,(05).

[2]陈乐.小学一年级语文教育游戏设计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所学教学内容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非所学
非所学
背课文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