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物理光学教学中的误区

2016-02-15 16:47滕丽娟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老花眼平行光线

◆滕丽娟

(山东省潍坊〈上海〉新纪元学校)

谈初中物理光学教学中的误区

◆滕丽娟

(山东省潍坊〈上海〉新纪元学校)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些老师或者学生常常会把生活中的概念和物理知识相混淆,也有些教师或者学生对一些物理知识没有认真的思考,等等,久而久之,对这些物理知识就形成了认知不到位,甚至形成错误的认知。对初中物理光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个误区,进行分析。

初中物理 光学教学 误区 分析

光学在初中物理阶段是属于比较简单的知识,许多学生都是通过学习光学中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而对物理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发现也有许多学生在光学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如果这些知识点处理不够好,很可能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因此,应该有效地化解学生在初中物理光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老花眼和远视眼

许多人都对老花眼和远视眼有错误的认知,这些人往往认为老花眼和远视眼是一回事。而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老花眼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眼疾,它常表现为头疼、眼疼、眉紧、看物模糊等一些视力疲劳症状。而远视眼可以发生在任何的年龄段,这两者在症状上会有相同的地方,所以很不容易区分。

1.发生的年龄段不同。老花眼,每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或轻或重的发生老花眼,而这个年龄段一般是在40岁以上。而远视眼,它不分年龄段都会发生。

2.病因不同。老花眼是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包括年龄增大,它可以导致晶状体硬化,弹性变弱,睫状肌收缩能力变差,从而导致调节减退,近点向远移动,所以会发生近距离的视物看起来会比较困难,这是因为眼内的肌肉变的衰退,晶状体变形,从而导致能力下降等综合的因素所造成。远视眼是因为眼轴比较短,平行光线在射入眼球内,在经过折射聚焦点落入视网膜后,使外界的图像不能够清晰的成像在视网膜上。

3.范畴不同。老花眼最开始的症状,常常是表现在感到看细小的字比较模糊不清楚,患者往往会不由自主的将阅读目标向远处移动,以求可以减轻调节的负担,消除看事物不清楚和眼睛的疲劳。远视眼是因为屈光不正中的一种类型,而所谓的屈光不正是近视、远视、散光的统称。而屈光不正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

4.两者共同特点。这两者都是利用凸透镜去弥补视物清晰度的缺陷。

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有些人往往会错误地认为,球面镜的反射是漫反射。当一束平面光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出的光扔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而当一束平行光束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是射向不同的地方,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这是初中物理教材给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定义,于是,我们的教师往往是这样告诉学生的:当一束平行光射到物体的表面时,若反射出的光线是平行光,那么则是镜面反射,反之,则是漫反射。所以,造成学生们认为球面镜的反射是漫反射。

在分析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根本差别是反射面的情况,而不是反射光线的情况会得到以下结论:光滑的表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而粗糙的表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光线再照射到布和墙等表面上粗糙的物体上时,光线会向各个方向反射,而这种反射是漫反射。当光线照射到光滑镜面上时,则光线会按照某一个方向上进行反射,这种现象称为镜面反射。镜面反射分为两种,一种是平面镜,另外,一种是球面镜。平面镜顾名思义,其反射面为平面,从同一个方向入射到平面光会沿着同一个方向平行反射回去。而球面镜,其表面为球面,又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凹面镜,第二种则是凸面镜。凹面镜可以将平行光会集到一个点上,所以凹面镜具有会集作用。而凸面镜则是将平行光按照一定的规律发散出去,所以凸面镜具有发散的作用。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我们往往把漫反射的概念范围进行了缩小。

三、针孔照相机

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扎一个小孔,然后将易拉罐的底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作成了一个简单的针孔照相机,人们在观察蜡烛火焰的成像时,只能通过这个小孔才可以看到。它存在的错误之处,就是“只能透过小孔才能看到”这几个字。

而通过实践动手操作这个试验,就可以我发现人在侧面通过塑料薄膜看到的像和人通过小孔看到的像是相同的,两者之间仅仅是看到像的亮度不同而已。

四、发散光线和发散作用

有些人往往会错误地认为,发散光线和发散作用意思是相同的,因为光线都是发散的。而分析表明,当光线通过透镜后,如果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远离主光轴,这个是发散作用。如果向主光轴靠拢的就是会聚作用。而发散光线是相对于入射光线来讲的,也就是相对于入射光线发散了,就是发散光线。反之,则是会聚光线。发散光线是一种现象,而发散作用是一种功能。日常生活中的凸透镜具有会聚作用,但折射光线是发散光线。

五、放大的像和像变大

有些教师通常会认为,放大的像和像变大意思是相同的,因为这两者都是像变大。

在分析过程中得出:“放大”“缩小”是指像和物相对比后得出的结果,像比物大,则成为“放大”,像比物小,则称为“缩小”;“变小”是指像本身变化后的情况,后一次形成的像比前一次形成的像大,则称为“变大”,后一次形成的像比前一次形成的像小,则称为“变小”,这两者之间比较的对象显然是不同的。

六、结语

对于初中物理光学教学的学习而言,如果一旦教师和学生陷入了教学误区,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这一学科的认知和学习水平,甚至会造成学生对此知识产生比较大的理解偏差。通过本文分析不难发现,初中物理光学教学的误区,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掌握能力不足,因此,要想减小现有的误区带来的负面效应,就应该提高物理教师整体的教学素质。

[1]秦坤哲.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现代农村科技,2014,(06).

[2]陈晓斌.初中物理光学教学中的误区[J].中学物理,2014,(02).

[3]麦慧怡.前概念对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影响及教学策略[J].教育导刊,2010,(10).

猜你喜欢
老花眼平行光线
近视的人年老后不会得老花眼
近视的人年老后不会得老花眼?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逃离平行世界
消失的光线
走出老花眼的认识误区
“你看不见我”
老化的度数能否抵消近视的度数
再顶平行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