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6-02-15 22:09刘兰
中学语文 2016年21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美的人生

刘兰

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刘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就强调了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乐之”才能“乐学”。

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积极的倾向。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巨大动力,是点燃学生获取知识的火种,是教师引导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一把金钥匙。如果学生对他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克服困难,以百倍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众所周知,从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上来讲,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好的,而需要学生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其重要。我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以来,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做过不少尝试。

一、朗读课文不可忽视

一篇好的课文从文字上就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如果学生能用标准的普通话、声情并茂的把它朗诵出来,则更能使读者陶醉其中,产生美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针对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语言能力较差的状况,在纠正字音、培养语感方面需要做的工作更多,不能只教了语文知识,但学生却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在指导朗读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

2.发挥读得好的同学的带头作用。

3.早自习鼓励学生放声朗读。

4.注意在回答问题和读课文过程中对学生错字错音的纠正,让学生时常提醒自己,注意读准字音。

5.朗读方式多样化,尤其重视分角色朗读,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人物个性的体会,还可以活跃学习气氛。

二、活用语文教材,联系学生生活

语文来源于社会实践和人生体验,是社会和人生的反映;但同时,语文又反作用于社会和人生,对社会和人生产生重要影响。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讲,也要求教师在教材的合理挖掘中寻找其促进人性发展的因素,把死的教材变成活的知识。在教学中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社会的大课堂,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了解社会、感悟人生、受到思想的陶冶、人生的启迪。

如在学习《陈情表》一文时,要通过学习李密在尽忠与尽孝两难处境下,凭借着对祖母的一片肺腑之情打动皇上,也同时打动了读者的高超陈情艺术,唤起学生对亲人的感恩之情。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和亲人之间的感情,去领会作品所传达的深层次的情感。这样,学生在领悟作品的同时,也上了一堂卓有成效的思想教育课。

在学习苏轼的《念怒娇·赤壁怀古》时。可向学生介绍苏轼其人,结合词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诗句了解苏轼的达观,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

三、在课堂教学中求美

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美”。

语文课堂教学的美的表现又是多种多样的。学习诗歌单元,我们可以感觉到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其中有苏轼的《念怒娇》的豪放粗犷之美;柳永《雨霖铃》的婉约缠绵之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忧国忧民的沉郁之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语言、画面的优美;施耐庵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迂回曲折的悬念美;曹禺《雷雨》的忧愤深广的悲剧美。

此外,文学作品中形象的比喻、奇特的联想、巧妙的构思等等都能让人产生各种美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这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就会与日俱增。

四、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活动”

语文教学其实是所有教学中灵活性最强的教学,我们要打破只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应该广泛开展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具体活动如下:

1.课前三分钟练说话,形式自由、灵活,可演讲、讲故事、谈自己的见闻、谈自己的读书感受、介绍好文章等。教师应给予学生总结和鼓励,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胆量又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结合不同课文的特点,可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辩论会、答记者问等活动。

我在教《雷雨》时,曾让每个班的学生分成几组表演《雷雨》,同学们积极踊跃争相参加,背台词、找道具、化装,搞的像模像样,表演中也有几位同学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和能力,我们还评选了最佳演员,既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又巩固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核心

1.语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渊博的知识以及多方面的才能。大家都有同感,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纵贯古今、横贯中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信手拈来,那么你的语文课怎能不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怎能不活力四溢呢?如果你能说一口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标准普通话,能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那么你的学生怎会不听你的语文课、不抄你的课堂笔记?如果你在讲《荷塘月色》时能挥手就画一幅“荷塘月色”图,在讲《虞美人》时能张口就来一曲“春花秋月何时了”,那么你的学生怎么会不佩服得五体投地?怎么不受到强烈感染,课堂气氛怎能不活跃呢?

2.在具有广博知识的前提下,还应该在性格上不断完善自己,很难想象,一个四平八稳、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不苟言笑的老学究怎样去活跃语文课堂。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开朗的性格、丰富的感情、流畅的表达能力,才能使语文课堂生动活泼、趣味昂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上仅是我个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有许多值得去探讨的地方,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出各位同仁的高见,大家共同努力,使学生爱上语文课。

★作者单位:甘肃文县一中。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美的人生
作品: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荷塘月色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