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2016-02-15 01:06姚文娟李红毅周丽敏唐祖增单醒瑜
新中医 2016年1期
关键词:梅花针荨麻疹耳穴

姚文娟,李红毅,周丽敏,唐祖增,单醒瑜

1.增城市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1300;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姚文娟1,李红毅2,周丽敏1,唐祖增1,单醒瑜1

1.增城市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1300;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目的:观察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荨麻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消风散口服、氯雷他定口服、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并采用荨麻疹瘙痒及严重程度积分、治疗指数和总IgE评价治疗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西药组为72.5%,中药组为42.1%,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为64.9%,西药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指数,西药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总IgE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疗法在治疗急性荨麻疹上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消风散治疗,而且疗效与氯雷他定相当,值得在临床推广。

急性荨麻疹;梅花针;耳穴;氯雷他定;消风散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风团[1]。增城市中医医院开展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以评价此疗法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纳入增城市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急性荨麻疹患者120例,分为3组各40例,西药组患者全部完成7天治疗,中药组脱落2例,梅花针合耳穴贴压组脱落3例,共115例病例纳入统计分析。西药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7.43±10.71)岁;平均病程(13.49±5.21)天;治疗前症状总积分(8.22±1.71)分;治疗前总 IgE(267.6±51.7) UI/mL。中药组 38例,男 21例,女 17例;平均年龄(38.89±11.36)岁;平均病程(12.74±4.88)天;治疗前症状总积分(7.99±1.92)分;治疗前总IgE(252.4±48.9)UI/mL。梅花针联合耳穴组37例,男17例,女22例;平均年龄(39.12± 10.28)岁;平均病程(15.34±5.77)天;治疗前症状总积分(8.79±2.06)分;治疗前总IgE(270.8±39.6)UI/mL。3组性别、年龄、病程、症状总积分、总IgE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①突然发作,皮损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水肿性斑块,境界清楚。②皮疹时起时落、剧烈瘙痒,发无定处,退后不留痕迹。③皮肤划痕试验阳性。

1.3 纳入标准 临床诊断为急性荨麻疹的患者;年龄18~60岁,男女不限;无高血压病、心脏病等基础病史。

1.4 排除标准 慢性荨麻疹,风团伴瘙痒症状持续6周以上者;伴有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伴有咽喉水肿、气促、窒息等急危重症;患有严重肝、肾、心脏、代谢疾病、自身免疫病等;系统使用皮质类固醇及其他免疫抑制剂(雷公藤等)停药时间<4周;其他抗组织胺药物停药时间<7天;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2.1 西药组 氯雷他定片,每次10 mg,每天1次,疗程7天。

2.2 中药组 消风散(《外科正宗》),处方:当归、生地黄、防风、蝉蜕、苦参、胡麻仁、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6 g,木通、甘草各3 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服7剂。

2.3 梅花针加耳穴贴压组 梅花针叩刺:选取患者足太阳膀胱经背腧穴,即患者俯卧位,从第1胸椎至第5腰椎脊柱两侧3寸以内区域,常规消毒,梅花针由上而下中等程度呈面形叩刺,至皮肤潮红,每次约10~15 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7天。耳穴贴压:用探针在双耳寻找敏感点,肺、荨麻区、神门、内分泌、肾上腺。选穴后用75%酒精消毒,用小镊子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对准穴位贴压,用手指把贴好的穴位,逐个按压至耳朵发热、发红。并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5次,每次按压1 min,隔天换1次。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入组当天及治疗后第7天记录患者荨麻疹瘙痒及严重程度总积分,检测总IgE。荨麻疹瘙痒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荨麻疹瘙痒及严重程度评分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按4级评定,痊愈:疗效指数91%~100%;显效:疗效指数71%~90%;有效:疗效指数51%~70%;无效:疗效指数50%及以下。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4.2 3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总有效率西药组为72.5%,中药组为42.1%,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为64.9%,西药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与西药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3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3组治疗指数、总IgE比较 见表3。治疗指数,西药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总IgE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3组治疗指数、总IgE比较()

表3 3组治疗指数、总IgE比较()

与中药组比较,①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③P<0.05

组别西药组中药组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n 40 38 37治疗指数0.75±0.29①0.55±0.30 0.72±0.42①治疗前(UI/mL) 267.6±51.7 252.4±48.9 270.8±39.6治疗后(UI/mL) 211.3±48.6②244.6±57.6②③234.5±53.9②③总IgE

5 讨论

梅花针和耳穴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中2个重要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在本研究结果中可发现,3组患者各自的总有效率和治疗指数的统计学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中药组的疗效低于另外2组,而梅花针组和西药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了梅花针联合耳穴疗法对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单纯口服消风散,并且不一定弱于氯雷他定,印证了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的良好临床疗效。中医在治疗荨麻疹上积累了多年的经验,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2~3]。中医药治疗荨麻疹的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中药治疗荨麻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4]。在治疗急性荨麻疹方面,针灸疗法也累积了多年的宝贵临床经验,且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5]。梅花针最早见于《灵枢》,书中的“毛刺”“扬刺”的描述跟梅花针治疗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医学认为“有病之于内,必形诸于外”,人体内部脏腑有病,可在外部体表上表现出来。因此,梅花针叩刺阳经穴位可宣泄皮肤血络壅滞之邪,调整经络之气,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气血通畅[6]。耳穴方面以肺区为主穴,宣肺解表、祛风止痒,为皮肤病首选穴位;内分泌穴能够调节内分泌紊乱,改善过敏状态;肾上腺穴具有收缩血管,抗过敏的功效;神门穴安神、止痒;数穴合用,共奏宣肺解表、祛风止痒、抗过敏、收缩血管之功。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通过梅花针对皮肤的叩刺,激发皮肤的神经、体液机能,实现皮肤、黏膜微循环的自我调节,改善荨麻疹的临床症状。耳廓部位神经和血管均十分丰富,其与全身脏器系统均有紧密联系。通过对耳廓穴位的刺激,同样能通过神经、体液途径调节脏器和系统的功能[7]。由此可见,梅花针叩刺和耳穴贴压均能调节机体脏器和系统生理机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不管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还是从中医学的角度,梅花针叩刺和耳穴贴压疗法均能够有效地改善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症状,临床试验证实其疗效与西药氯雷他定相当。并且梅花针叩刺和耳穴贴压操作简单,无副作用,更容易被接受。在改善总IgE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组间比较当中,中药组和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之间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西药和2组中医疗法的比较当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能提示中药以及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疗法在短期内降低总IgE方面效果仍不如氯雷他定。

本研究结果提示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疗法在治疗急性荨麻疹上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消风散治疗,而且疗效与氯雷他定相当。由于其操作简单,无副作用,适合人群广,值得在临床推广。

[1]王一乐.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中西药治疗[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1):61-63.

[2]刘文静,黄咏菁.荨麻疹中医治疗进展[J].四川中医,2007,25(10):40-43.

[3]许旭新,廖小红,闫雪.近5年荨麻疹治疗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1,26(3):623-624.

[4]陈金鹏,周敏,刘兴静,等.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9):57-60.

[5]陶莎,王寅.针灸治疗荨麻疹概况[J].中医杂志,2007,48(12):1128-1130.

[6]张家福.梅花针叩刺加中药熏蒸治疗慢性荨麻疹23例[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5):63.

[7]黄芳英,周艳.耳穴埋籽治疗慢性荨麻疹51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10):614-615.

(责任编辑:骆欢欢,李海霞)

R758.24

A

0256-7415(2016)01-0103-03

10.13457/j.cnki.jncm.2016.01.046

2015-10-16

广州市卫生局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20132A011057)

姚文娟(1972-),女,主治中医师,主要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梅花针荨麻疹耳穴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梅花针叩刺增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研究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