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血栓形成的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的早期抗凝治疗分析

2016-02-16 01:09
关键词:优良率门静脉抗凝

王 亮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合并血栓形成的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的早期抗凝治疗分析

王 亮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目的探讨合并栓塞形成的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的早期抗凝治疗。方法选自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合并血栓形成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任何抗凝药物,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xaIU)皮下注射7天。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栓情况、血小板计数及术后出血等。结果对照组血栓形成率(55.1%)明显高于观察组(32.0%),观察组抗凝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血栓形成的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的早期抗凝治疗,可以减少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血栓形成,且并不会增加术后出血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推动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血栓;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早期抗凝治疗

门静脉高压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血流受阻、发生淤滞,引起门静[1]。据调查,临床上目前对于合并血栓形成的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外科手术的话,主要是控制出血、改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而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的早期抗凝治疗可以减少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自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合并血栓形成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早期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合并血栓形成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年龄28~56岁,平均年龄(38.2±1.2)岁。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33例。观察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7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6例。根据肝功能分级[2]:A级患者36例,B级患者42例,C级患者22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1.2 方法

观察组:在手术前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AXaIU皮下注射,共用7天,第4天与低分肝素一起给予华法林3mg/d口服,共用4天。在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监测患者凝血情况,防止大出血现象。根据监测结果适时适当调整药量。在华法林服用2-3周后需停用低分子肝素钠。同时给予保肝治疗药物。

对照组:在手术前后,均不给予抗凝药物进行治疗,但给予保肝治疗药物。

1.3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2]:将评价指标分为优、良、差,优:血小板计数在100-200×109/L之间,术后出血量低于300ml无术后并发症。良:血小板计数在200-300×109/L之间,术后出血量在300-400ml之间,无术后并发症差:血小板计数高于350×109/L,术后出血量高于450ml,有轻度创口感染。

1.4 统计标准

采用SPSS17.0软件[3],计数资料以(%)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栓形成率,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栓形成比较

2.2 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早期抗凝治疗优良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

3 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是在临床上出现脾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和腹水等表现的一组症状。其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方面通过抗凝、溶栓技术的成熟,明显提高了合并血栓形成的门静脉高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据隋李杰[4]的研究结果显示,10例患者经术后早期治疗后,无明显临床症状,于术后12天复查CT时发现门静脉血栓形成,血栓分为二级,再次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血栓消失、顺利出院。这是由于早期血栓对抗凝、溶栓较为敏感,经过治疗后血栓大多会消退或减轻,而对于少数溶栓抗凝治疗无效、有全身出血现象患者,可介入插管,行局部溶栓治疗。由此可见,早期抗凝治疗对术后血栓的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术后治疗效果有重大意义。

本次研究显示,进行早期抗凝的观察组血栓形成率(32.0%)明显低于未进行早期抗凝治疗的对照组(55.1%),结果表明合并血栓形成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早期抗凝治疗,可以起到良好的溶栓效果。观察组抗凝治疗优良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由此可见,早期抗凝治疗不仅不会对术后出血量造成影响,还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对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合并血栓形成的门静脉高压症的早期抗凝治疗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血栓形成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1] 陈贵进.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及早期预防的疗效分析[D].解放军医学院,2013.

[2] 隋李杰.合并栓塞形成的门静脉高压症术前及术后早期抗凝治疗[D].山东大学,2011.

[3] 叶显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围手术期处理体会[J].肝胆外科杂志,2014,22(3):194-196.

[4] 于国锋.门脉高压诊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

R657.3

A

ISSN.2095-6681.2016.03.0084.02

王亮(1980.04-),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门静脉血栓的围手术期治疗。

猜你喜欢
优良率门静脉抗凝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Mutually Beneficial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
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DSA 表现及介入方法的探讨
抗凝、溶栓、取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