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的研究

2016-02-16 09:00史悦红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36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学生

史悦红

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的研究

史悦红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健美操也紧跟时代步伐,进入到人们生活中。本文主要结合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开展现状,利用调查、比较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高校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构建了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实现了健美操教学和实践的结合,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健美操;教学训练;模式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12.122

健美操是一种在音乐节奏下进行的有氧运动,凭借热情奔放、动感等特点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流行起来。目前健美操已经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开展,频繁出现在各种赛事中,成为高校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但是受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健美操教学过于形式化,缺少实践操作,教学质量较低下。如何提高健美操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已经成为健美操教育中研究的主要问题。健美操一体化是一种实现教学和训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改善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具有很广的实践应用意义,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分析。

1. 构建高校健美操教学与训练一体化模式

1.1 概述

健美操一体化是一种将课堂学习知识应用到课外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形象生动的展示教学内容。此种教学模式实现了健美操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加强理论和实践操作的配合和补充,实现转变课堂内容到实践的形象化发展,提高了学生对健美操的接受能力,促进了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发展。

1.2 高校健美操培养目标分析

高校是培养社会化人才的主要场合。因此定位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时,应该“侧重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忽视一专,但其他均不优秀的教学培养模式”和“注重成绩专业,轻视技巧应用型模式”在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形成一体化教学训练体系,不仅培养较多的技能型学生,还要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体育精干。进行实践时,可以利用层层规划,全面提升的方式进行锻炼,利用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鼓励学生融入到社会中,将学生培养为专业技术高、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现代化人才。

1.3 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构建思路

项目在群众中开展力度和普及力度是影响体育项目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不断实施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形成发展—提升—巩固—提升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竞技运动与群众本身就具有很多相似处,只有实现两者的结合,才能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进而推动体育事业的长久发展。竞技运动是体育事业的特征和先驱;群众运动是体育事业的支柱和基础。因此进行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时,必须实现教学和训练的结合,以教学为基础,将训练作为提升方式,形成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具体可表示为下图1所示。在实际训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引导学生多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训练能力,实现健美操教学目标。

图1 健美操教学训练教学一体化模式

第一,采用选修课方式普及健美操。为了促进健美操运动在大学中的开展,可以将其作为选修课,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规律和学校建设规模等建设健美操场地,充分展现健美操项目的特点和优势,可以选取优秀作品进行表演,提高学生对健美操的认识,利用理论课的讲解作用和实践教学的操作,改变学生认识,进而激发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第二,利用俱乐部提高人群质量。选修课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俱乐部方式实施再教育,以自主训练方式开展选修课程。为了缓解经费问题,可收取俱乐部教学项目费用,结合多种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而且此种操作实现了课内教学和课外的结合,提高了健美操教学效果。教师可安排技术人员担任俱乐部教学,利用连续性教学提升健美操技术力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实施专项训练,提高健美操教学质量。在上述基础上,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的健美操技能和方法,教练可结合学生技术层次,利用按质分组、递进流动方式进行培养,将符合要求的学生列入代表队,代表国家参与全国性比赛,享受国家补贴、学分等补贴。如果选取校队的学生不努力,可以将其直接降到业余训练队,让每位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水平。

1.4 构建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框架

高校健美操是一种复杂的教学过程,为了培养专业的人才,必须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为了满足高校教学需求,构建健美操教学模式时,首先,了解并分析该模式的结构,划分清楚内部职责,实现内部关系的协调发展;其次,还要保证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构建教学方式。本次构建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时,主要从教师、学习目标、学生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构建了符合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模式,对提升高校健美操训练水平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具有很大意义,具体构建框架如下图2所示。

图2 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框架

2. 分析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预期效益

进行健美操效益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2.1 人才培养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较多要求,只有培养全方位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发展要求,进而提升学生的竞争力。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是一种加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模式,满足了基础、专业和综合教学要求,能将学生培养成综合全面的现代化人才,实现了高校健美操教学目标。而且此种模式还可以给社会培养一批具有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的体育人才。

2.2 人才梯队的建设效益。健美操社会条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梯队,已经成为促进健美操运动长期发展的不竭源泉。在实际应用中,可由健美操运动员、健美操特长学生对社会健身人群进行指导和教育。国家健美操青少年培训基地可以及时对有潜能的人员进行再教育,强化了中小学教育指导工作,形成了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与社会机关相协调的健身计划。此种操作不仅可营造积极的社会健美环境,还加强了健美操梯队建设,形成了各个层次联系的教育形态。此外,此种教学方式还可以给条件差学校提供锻炼机会,实现了个学校的优势互补,给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健美操文化也是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已经成为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的主要任务,符合高校教育需求。所以构建健美操教学一体化模式时,可以从健美教学、训练、竞赛、表扬、锻炼等出发,形成全面的教学环境,每年定期在学校开展健美操比赛,并将健美操选修课程成绩列入年度考核中,利用校级、院级联合方式,带动健美操的发展,不断提高校园健美操环境,给健美操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和谐、持续的发展环境。

3. 高校健美体操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1 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资金不足

从当前我国健美操教学发展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健美操教学依然处于初步建设阶段,还不能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认识,没有结合教学需求,及时给高校提供建设资金。由于学校自身经费有限,导致很多学校每年最多只能进行两次健美操比赛,提供的健美操训练机会较少,不符合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开展。长期在此种模式下教学,还会对健美操运动者的积极性造成影响,阻碍了高校健美操训练的开展。所以必须结合高校健美操发展状况,给健美操运动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采取一些筹集资金方法,及时缓解高校资金压力。

3.2 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时间控制不合理

很多高校开展健美操时,都是以院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训练的,不能规定统一的时间进行训练,容易导致整体训练出现不协调问题,为了满足教学目标,必须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训练。而且受传统思想影响。很多高校认为学生的主要目的就是掌握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健美操知识一种供学生娱乐消遣的方式,不能长期开展,只能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此种错误的认识,导致很多教师进行教学时,都不能正确对待健美操教学,直接影响了高校健美操教学的进展。时间控制不合理已经成为高校健美操教学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分析。

3.3 高校健美操选材资源较落后

由于我国高校成功应用健美操的时间较晚,所以还不能结合教学人数和学校建设规模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很多教学设备都不符合健美操一体化要求,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展。而且很多学校都不能加强人员考核,进行教学的教师都不是健美操专业教师,不能结合学生发展和教学目标实现教材的规划,导致学生经常将健美操与高素质健美操运动员混为一谈。此种情况导致健美操教学没有明确的主次之分,进行教学时,不能采用因材施教模式教学,影响了健美操教学效果。选择健美操教学设备时,受资金限制,不能将新型教学器材应用到教学中,不能形成完善的训练整体,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阻碍了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的一体化的实施。

4. 促进我国健美操实施的措施

我国高校分体育课程内容较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自由选择体育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高校中开展健美课程时,也可以给学生制定多方位选择,营造轻松、舒适的环境,让学生在健美操学习中得到较高体验,推动健美的开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4.1 丰富健美操训练一体化内容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行健美操训练时,不仅要给学生教授一定的文化知识,还要在文化学习基础上,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利用这些活动检验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的实践精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高校可以将健美操一体化教学模式引进课堂教学中,同时结合学生学习特点,给学生建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健美操知识,掌握基础的动作要领,在长期训练中,感受健美操的魅力。此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还可以培养全面的健美操人才,促进了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实施,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意义。

4.2 提高资金投入,促进健美操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首先,高校领导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结合健美操在我国高校的发展特征,认识健美操与人才培养的联系。然后结合办学规模、性质、年级等饮食,加强资金支持,必要时可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完善健美操教学设施建设,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健美操训练场地和器材,满足高校健美操训练一体化模式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健美操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还可以利用资金引入大量专业的健美操教练,给学生实施专业化训练。

4.3 合理安排时间,定期开展比赛

高校是健美操主办单位,在提高学生健美操技能和满足学生健美操比赛愿望方面具有很大作用。因此进行训练时,教师首先要合理安排健美操训练时间,结合学生需求成立学习小组,而且定期组织各个院校开展健美操比赛,进行健美技能比拼,此种操作对建立健美操队伍和提高健美操人员技能具有很大作用。为了参与各个高校健美操比赛,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会严格要求自己,进而实现健美技能的飞跃。为了定期开展健美操训练,举办高校可向参赛高校收取一定费用,完善比赛场地和奖项设置,提高学生学习健美操的积极性,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较强的专业化人才。

5. 结束语

高校健美教学是一种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学效率的模式,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已经进行了大幅度改革,虽然实际实施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可以从多渠道开展教学,借国家政策、政府机构资金等多项支持下,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已经顺利开展。本文主要结合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构建了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了高校健美操教学效果,培养了综合全面的健美操人才,符合教育教学发展需求。

[1] 涂运玉;魏华;罗明辉.高校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09).

[2] 王兴华. 试论一体化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J]. 当代体育科技,2014,(11).

[3] 姜洋梅朵.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的讨论[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06).

[4] 王艳珍.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一体化模式的解读[J].亚太教育,2015,(09).

[5] 高绪秀,张剑峰,尹佳琪.“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对河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02).

史悦红(1986.8- ),女,河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讲师,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体育教学中心。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教学学生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