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2016 不忘初心

2016-02-16 04:53
中国农资 2016年41期
关键词:腊子口战士草地

1936-2016不忘初心

革命理想高于天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吴昊

法国文学家马塞尔·普洛斯特曾说过:“真实的人类行为比永恒的宇宙还要难以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无疑就是这样,在远远超过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红军战士遭遇了400场以上的战斗,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传播着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

大渡河畔海拔7000多米的贡嘎雪山和海拔3000多米的二郎山隔河对峙,大渡河水在奇峰险山切出的深谷中肆意咆哮犹如脱缰的野马。1935年5月,中央红军3万人马在河边驻扎,等待红军的是生死存亡的命运转折点。72年前在同样的地点也曾有过大队人马准备过河,但冰冷的河水挡住了他们前行的道路,4万将士全军覆没,领头的将领叫石达开。5月57日,红一军四团政委杨成武在一场战斗结束后收到了军团指挥部的密电,密电的核心内容是“限你们于一天内飞奔120公里,夺取大渡河上唯一的通道泸定桥。”与其说这是一场战斗,不如说是意志和勇气的较量。在大雨滂沱崎岖湿滑的山路上,红军战士昼夜不停以惊人的毅力在指定时间到达目的地。当22人组成的红军敢死队员在剧烈摇晃的铁索上向对岸的国民党守军匍匐过去时,敌人的眼神里流露出的是万分惶恐的神情,他们曾听说过红军打不死灭不尽,今天终于亲眼所见时准备射击的手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2小时后泸定桥头插起了红色的旗帜,急行军24小时的红军可以所向披靡,以逸待劳的国民党川军却坐以待毙,团队和团队之间差距其实可以这么大。

有句俗话:“大旱三年,饿不死炊事员。”8月,川北松潘大草地已是寒风刺骨、空气稀薄,有这样一群人挑着沉重的担子艰难地追随着部队,没人知道这群人自从进入草地以后没舍得吃一粒粮食,仅仅用棉衣里的棉花充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因为他们笃信战斗部队更需要粮食,而作为非战斗部队的人可以忍一忍。他们是红三军团一连的9名炊事员,在走进草地的第四天时因过度饥饿和疲劳全部壮烈牺牲,一连的官兵们甚至都不能叫全他们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在世上还有什么亲人。他们的人格魅力让我想起九百多年前岳飞说过的那句著名的话:“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当红二军团五师师长贺炳炎在湘南的密林中和敌军正面交锋时,回头只对战士们说了一句话:“机枪掩护,共产党员都跟我冲。”山林陡峭机枪无法架设,在敌人机枪子弹暴风骤雨般的扫射后,红军师长的怒吼响彻山林,当他再次直起身子高喊“跟我冲”时,战士们发现他们的师长是用左手举枪,而右手臂早已鲜血淋淋,阵地被红军占领了,贺炳炎昏迷不醒。没有麻药,一条木工大锯在开水中煮了一个小时,在后方医院里贺炳炎环顾四周看了看说:“锯吧!”说完把毛巾咬在嘴里,眼睛一闭。卫生连的战士心一横,用脚踩住他的右胳膊,锋利的锯齿对准伤口“咯吱”一声锯了下去……那一年,这位红军指战员才22岁。直到锯完,军团长贺龙才走到跟前俯下身子对着那张因剧痛而苍白如纸的面孔仔细端详了很久。然后,又在地上的那滩血里捡起些什么,攥在手里。从此,红军每次进行战斗动员,贺龙就会打开随身携带的手帕肃然说:“都看看,这是红军师长贺炳炎的骨头渣”,在经历了中国革命艰难的岁月后,飘荡着一只空袖筒的贺炳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80年前,九死一生的红军战士穿梭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没有粽子和美酒的他们早已看淡生死,支撑他们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无与伦比的勇气。一个没有精神的人,内心是荒凉的,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前途是黯淡的,长征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钙片,并永载史册。

梦回腊子口

□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王丽

一个沁凉如水的夜晚,我乘了一缕月光,飘飘忽忽像朵浮云,向西北方向飘举——腊子口就在眼前了。

月光很亮,我能清楚地看到对峙着的峭壁悬崖,它们身上像是刚经过重墨的浸染,黑黝黝地,树木的叶片在月光下油油地泛着光亮。当然,我还能看清不远处红军战士八角帽上的红星,它们闪耀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跟着它,就不会迷路。哒哒哒哒,激烈的枪声如同密集的雨点,迅疾而狂妄地意欲将整个隘口封锁——这里的夜是醒着的,在腊子口一角的碉堡里,敌军的机枪正发狂地叫嚣着,吐出无数道火舌,交织成一张闪着红光的火力网。

流弹飕飕飞着,打得我身边的树叶哗啦作响。置身战争的氛围,我浑身打着颤,刚刚分明感到头皮发凉。好险!一颗子弹正贴着我的头顶飞过,我不由自主地瑟缩起身子,这像极了我在现实中的生存状态。我一直渴望自己能生成一棵树,每片枝叶都保持着向上的姿态,从而站出人生的风景。可是在奔波劳碌的岁月里,我的叶片却颓废地低垂下来,只能以藤的形态,小心翼翼地维持着现状。尽管晴和的日子是整个天空的主宰,我却麻木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意志。

此刻,我隐在一旁,缩着脖子,感到今夜格外地清冷。以刚才的思想,我确信自己是清醒的。眼前确实是腊子口,被称为“天险”的腊子口,腊子河上横亘着1米多宽的小木桥,两边却连着峭岩绝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经过一次次的强攻失败之后,红四团这支钢铁队伍依然斗志未减。皎洁的月光辉映着战士们八角帽上的红星,他们的心蓦然亮了,决定采用智取的办法拿下腊子口。

一个十六七岁的小战士站出来,的确,在我们看来他还是个孩子,此时他眼里闪烁的却是坚定机敏的光芒。接受命令之后,只见他手脚并用,用从小练就的攀岩本领,像只灵巧的山猿,敏捷地爬至崖顶。而后,红军战士们沿着他放下的绳索攀援而上。

“好样的!”我不知道他的名字,看着自己的队伍越过天堑,情不自禁地在林中欢呼。突然,一颗子弹呼啸而过,击中了他的胸膛。我不知道他是否听到了我的呼喊,我也看不到他的表情,但相信那一定是含笑的,他倒下了。身旁,子弹飞梭着,击碎了坚硬的岩石,碎石噗噗散落,尘屑飞扬,转瞬就遮住了他的身体。随后,我很惊讶地看着那些碎石凝结一处,化作一尊无名的雕像。碉堡里的枪声终于哑了,渐渐地,四周归于沉寂。

秋夜,我乘一缕月光,来到了峰峦叠嶂的腊子口。触摸那段厚重的历史之后,我麻木幸福的心,又开始在银色的月华缓缓流淌。

红色旗帜

□阳煤平原化工有限公司 李世荣

回想当年那一群人紧跟着一面旗帜

穿着草鞋深一脚浅一脚

在草地上行走

走在“向死路求生”的绝路上

雪山高不过他们的理想

沼泽陷不了他们的信念

肠胃虽然只靠草根树皮填充

但怀抱中紧捂着那句滚烫的誓言

这誓言汇成一股铁流激励他们一路前行

回想当年遗落在草地上的呻吟和

始终没有停止艰难跋涉的脚步声

他们不知哪儿才是他们的落脚点

但知道那用镰刀和铁锤

交织铺展的信念不会停

坚信那面红色旗帜一定能到达胜利的顶点跟着红旗进发的长征队伍

越走越红

冬去春来直到山花烂漫

直到红旗插遍祖国的万里河山

此时我坐在江南嘉兴红色的记忆中

用诗人滚烫的心贴近湖中那只红船

我仿佛又看到那群意气风发的身影

紧跟着那面红色的旗帜

向巍峨的宝塔挺进

天安门上响起的那庄严的好声音

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收笔

精神丰碑

□太化集团合成氨分公司 王若群

红军——

一支铁流

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前行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轰炸的战机掠过天空

湘江突围、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

爬雪山、过草地

一重又一重难以克服的困难

却奈何不了这支英勇的队伍

红军将士用热血和生命

书写出可歌可泣的壮举

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

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像一座座丰碑永久矗立

80年了!

长征已然成为镌刻在世界史上的一圈年轮

那一段不可磨灭的英雄岁月

恢弘史诗般荣耀

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红飘带

是那样无与伦比的绚丽

飘过了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

舞出了中华民族崭新的希望

如今,中华儿女踏上铸梦新征程

传承红军精神

勿忘长征,勿忘英雄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猜你喜欢
腊子口战士草地
沙漠中的“战士”
草地上的事
Laughing song
突破腊子口
——红军长征故事之五
超级战士要上网
草地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
天险腊子口是怎样攻克的
激战腊子口
无名战士有名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