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让语文教学变得更高效

2016-02-16 06:13刘君
中学语文 2016年36期
关键词:目标探究评价

刘君

合作学习让语文教学变得更高效

刘君

合作学习理论是近年来被国内外教育界普遍推广和卓有成效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也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革。那么,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呢?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近年来,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大胆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模式,依据自己任教的班级学生的入学成绩、学习兴趣,将他们分成六个小组,每组8~9人,确定一个小组长,其余成员也作相应地分工,有针对性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具体谈谈我的做法。

一、明确教学任务,精心设计问题

1.出示教学任务,明确每课的学习目标

我平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不同的任务,分解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协商去完成任务,达成目标。教学任务的设计,要根据教材的特点,从单词、词组的运用、语法的研究到阅读理解的设计,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每个部分所要掌握的内容,运用所达到的程度,最后通过小组合作来达成相应的目标。

2.对提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探究要进行充分考虑

有的语文老师,不管什么样的问题,都让学生交流讨论,有些问题在课本中能直接找到现成的答案,也让学生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成了一种花架子,这种合作是无效的。凡是要求进行合作学习的问题,一定是学生通过自学或个人思考不能解决的问题,或是不能全面、完整地得出答案,需要发挥小组力量进行讨论、完善,这样的问题才有合作学习的价值。

3.要把握问题的难度

课堂问题的设置是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潜能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语文课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时,应注意问题的角度、难度和跨度,使学生的思维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在教《祝福》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她的死是哪些人促成的?这些人在祥林嫂死亡的过程中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祥林嫂死因分析报告”的短文吗?这样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向深处探究。这样,小组合作讨论时,学生就会认真阅读文本,根据问题的难度设计来认真讨论,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二、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内容

1.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

《语文课程目标》提出“评价体系是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满足于用考试这种单一的机制来评价,而应考虑到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和评价功能的全面性,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考虑一堂课是否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

2.评价的内容

依据中学语文课程性质和目前课堂教学评价现状,要使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科学有效,学生要做到以下几点:小组之间是否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分析研究问题,《课程标准》中要求是否在讨论中得到体现;各小组在讨论中是否体现了合作探究精神,问题方案的设计上,是否做到了灵活多样;小组合作的目标是否达成。对以上的评价内容,如果真正得到落实,那么,优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班级中各个合作小组也可以形成一个积极融洽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

3.评价的主体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纠正这一传统观念,要让学生从传统的评价对象,成为评价的主体。每个学生都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出评价;也可以对组内成员提出的问题或回答的答案作出评价。在一次公开课上,我在教《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文,学生作出了这样的发问?

“仅仅在三个月以前,就在那绝望的日子里,我们都必须写下这段铭文”,可以看出,当初是为了鼓励自己,可是为什么是被老师强迫着?为什么美术老师在骂过“我”之后却也用同样大的字写了?为什么我们都没有写完整,仅仅是因为“黑板太短……没有安排好吗”?

在这样的发问中,小组成员都明确了自己作为评价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交流,学生思维活跃,教师也能即时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助于形成一个宽松、和谐,能让学生感到愉悦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4.开展小组竞争活动

现在的学生个性张扬,他们喜欢表现出自己独立的一面,尤其当面对语文教材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时,我们可以采用小组竞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他们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中积极践行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高效益的目标。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将全班同学划分为5—8个小组,每个小组给他们分配一定的学习任务,看看在相同的时间内各组完成任务的情况。教师要明确相应的奖惩机制,让各个小组的学生进行互相监督,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各小组竞争兴趣。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竞争,但竞争要讲究策略,要通过各种办法提高各小组成员的凝聚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成员的作用。

语文课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合乎新课标的理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合作意识和社会意识。作为教者,我们要熟练把这种方法运用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真正实现语文教学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目标,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南阳中学。

猜你喜欢
目标探究评价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