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血管支架置入术100例的护理体会

2016-02-16 08:24黄晓霞杨丽萍
微创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发生率

黄晓霞 刘 蕾 沈 倩 杨丽萍 杨 沙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孝感市 432000)

颈动脉狭窄血管支架置入术100例的护理体会

黄晓霞 刘 蕾 沈 倩 杨丽萍 杨 沙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孝感市 432000)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血管支架植入术(carotid angioplasty-stenting,CAS)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择期行CAS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护理前后行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分别为(89.64±5.17)分、(86.37±6.30)分、(91.36±7.24)分、(87.22±6.9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3/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10/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后给予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颈动脉狭窄血管支架植入术;护理干预;并发症;简明健康测量量表

笔者对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择期行颈动脉狭窄血管支架植入术(Carotid angioplasty-stenting,CAS)患者100例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颈动脉狭窄血管支架植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43~76岁,平均(59.31±3.54)岁;血管狭窄程度:50%~70%26例,70%~90%20例,>90%4例。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11例,初中至高中20例,大专及以上19例。对照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45~77岁,平均(60.23±3.71)岁;血管狭窄程度:50%~70%24例,70%~90%21例,>90%5例。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9例,初中至高中23例,大专及以上18例。两组性别、年龄、血管狭窄程度、受教育程度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证实,血管狭窄程度高于50.0%以上。经我院伦理协会通过,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出血倾向或伴随脑出血、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肿瘤、生命体征不稳定、急性或慢性感染、过敏体质。

2 护 理

2.1 对照组 行常规护理。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若存在心率、血压过低等症状,及时告知医生;观察穿刺部位渗血情况及导管固定情况,预防导管弯曲、脱出;待术中肝素代谢完毕后,拔出鞘管,并行局部按压和加压包扎;指导患者正确咳嗽,鼓励其多饮水。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术后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情况,缓解其紧张情绪;讲解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增加其对术后护理方案的了解,积极配合临床治疗。(2)体位护理。术后辅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4 h,取沙袋压迫患肢进行制动,持续6~8 h;指导患者适当活动健肢,预防深层静脉血栓;因长时间卧床易引发肌肉酸痛、肢体麻木,术后可使用气垫床,并嘱咐患者家属定时将手伸入患者身体下按摩,缓解酸痛感。(3)生活指导。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后,嘱咐患者家属喂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以高蛋白质、高营养食物为主,勿进食豆浆、牛奶等产气类食物;术后多进食水果,补充维生素;尽量多饮水,术后24 h饮水量应达到2 500 mL左右,有利于促使造影剂随尿液排出,减少造影剂对机体的损伤;术后床上排尿困难者,可指导患者家属用手按摩腹部,播放流水声音,刺激患者正常排尿;若仍无法自行排尿,可留置导尿管,预防尿潴留。(4)用药指导。术后给予抗凝药物,治疗期间应告知药物治疗的目的、用药方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增加其预防意识;应用抗凝药物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牙龈、穿刺点等有无出血倾向;治疗期间加强对凝血指标的检测,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注射结束后适当按压时间,预防出血。(5)穿刺部位的护理。术后加强对鞘管的护理,观察其固定、通畅等,预防导管堵塞、受压、脱出;待术中应用的肝素基本代谢完后(约术后3.5 h),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若生命体征稳定,可拔出鞘管,局部按压20 min后取沙袋加压包扎。密切关注足背温度、搏动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6)并发症护理。①血管痉挛:血管痉挛是CAS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与术中导丝长时间停留刺激血管有关。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临床症状,一旦出现肢体无力、失语、意识障碍等,则提示可能出现血管痉挛,应及时告知医生行针对性处理。②低血容量:术后做好饮食指导,注意营养均衡,勿食用大豆等产气食物;术后30 min进食流质食物,4 h内摄水量为1 000~2 000 mL,促使造影剂随尿液排出。③高灌注综合征:术后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尽量控制在130/70 mmHg;密切观察临床体征及病情变化,若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则提示颅内压升高,应及时告知医生,给予降压药物治疗。(7)出院指导。出院时嘱咐患者每天按时服用药物,详细讲解按时服药的重要性、服用药物时间、剂量、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依从性;告知按时入院复查,便于尽早发现异常,行针对性干预治疗;勿参加重体力劳动,可多参加太极拳、慢跑等有氧运动,按时起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3 观察指标 ①护理前后行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评估内容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4个方面,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健康状况越好;②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护理前后SF-36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前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均显著下降,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分别为(89.64±5.17)分、(86.37±6.30)分、(91.36±7.24)分、(87.22±6.9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的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对比 (分)

3.2 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30,P=0.030)。见表2。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n(%)]

4 讨 论

4.1 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优势 颈动脉狭窄是由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引起的血管管腔狭窄,随着疾病发展,会造成血管完全闭塞,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诱发不良预后。随着介入术发展,颈动脉狭窄血管支架植入术CAS 逐渐用于临床治疗中,该方式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但脑血管弯曲多,管径相对较窄,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1]。颈动脉狭窄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发原因,会增加疾病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大量研究指出,CAS术是临床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2,3]。然而,脑血管解剖结构较为复杂,血管壁较薄,部分患者行介入术后往往会伴随出现并发症,直接影响手术效果[4,5]。因此,临床需重视对CAS术后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4.2 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护理干预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控制情况,能够缓解其消极情绪,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术后对患肢进行制动,可预防穿刺部位血凝栓脱落;长期卧床会引发肢体酸痛,因此术后可使用气垫床,并指导患者家属定时按摩腰背部肌肉,有效缓解腰肢酸软症状[6,7]。加强饮食指导,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后,可嘱咐家属喂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促使其身体机能恢复。术后应用抗凝药物期间,告知患者用药目的及注意事项,加强对牙龈、穿刺部位等的观察,根据凝血功能调整用药剂量,降低术后出血风险。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CAS术后并发症类型及临床表现,密切观察血压、体征、临床症状,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行针对性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手术效果。出院时向患者讲解按时服药重要性,嘱其按时服药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有氧运动,促使术后恢复。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及亚型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与吴雪影等[8]研究结果一致,其认为加强对CAS术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CAS术后行积极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1] 陈 莉,秦 超,莫雪安,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颈动脉支架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31(1):29-31.

[2] 宜 昕.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生活习惯与术后并发症相关性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133-134,136.

[3] 张 庆,钟代曲,康丽娟,等.Orem自理理论在颈动脉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4):4266-4269.

[4] 周金细.循证护理在预防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患者并发低血压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2):47-48.

[5] 李建军,齐润花.颈动脉狭窄病人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围术期护理探讨[J].护理研究,2013,27(10):3376-3377.

[6] 张 青.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2):373-374.

[7] 符晓艳.脑血管疾病颅内支架置入术的术后观察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6):47-49.

[8] 吴雪影,陈淑良,任晓棠.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42-1143.

黄晓霞(1976~),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R 473.6

B

1673-6575(2016)02-0310-03

10.11864/j.issn.1673.2016.02.62

2015-11-29

2016-01-23)

猜你喜欢
颈动脉支架发生率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