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视野

2016-02-17 08:16
时代风采 2016年17期
关键词:冻品漫游费最低工资

大视野

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

近日,北京市总工会正式发布《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职工发展规划》。这是全国首个省级职工发展规划,同时首次明确将以实现职工“体面劳动”作为规划的核心要义。此外,此次规划还提到将重点保护劳模、技能人才、农民工、女职工、白领职工等5类群体。其中,“白领职工”作为重点保护对象是首次提出。(8月17日《新京报》)

@类人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迁,白领已经不再是稀有“物种”,而变得再普通不过了。收入上,普通白领已不如技术蓝领。工资发下来,交了房租、水电煤气费,买了油、米和泡面,口袋所剩无几,一个月又“白领”了。

@加班狗:朋友在互联网公司上班后,我才第一次知道了“996”的含义:早9点、晚9点,一周工作6天。我还知道了加班还有加到上半夜和加到下半夜之分。为了赶任务,一周7天连轴转也有可能。而加班费呢,只能“呵呵”了。

@有门不开:在一些白领的劳动合同书上,虽然明确写着按照法定节假日休息,加班需要经过劳动者本人的同意,并且支付加班费用或者安排调休。可实际上,不管是雇主还是劳动者都心知肚明,这样的约定没有实际意义,往往是一纸空文。

@九九归一:推行职工发展规划,实现职工的“体面劳动”,这些提升劳动权益保障的举措无疑让人喜闻乐见。也只有切实加强劳动者权利的保障力度,让劳动法、劳动合同硬起来,打破职场潜规则,才是保护职场工人,改善职场工人的生存状态的重点。

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要分流更要让利

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见》,再次提出完善公路收费管理的要求。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交通运输部首次提出,将探索实行高速公路分时段差异化收费政策。(8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

@风过无痕:高速公路实行“分时段差异化收费”,首先应该意识到一个基本的事实前提,那就是,高速公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无论是执行统一收费,还是分时段差别收费,从长远来看,减轻公众的过路成本,都应是不容置疑的改革方向。

@梦里花开:阶梯水价、阶梯电价,同样是利用价格杠杆引导消费,与高速公路分时段差异化收费有共通之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地方出台的阶梯水价或电价政策,只有涨价的“阶梯”而没有降价的“阶梯”。

@jingang147:怎样“分时段”,目前尚不明确,可能分白天和夜间,也可能分节假日和平时,或者两个杠杆混合使用。而不管怎样“分时段”,人们对这一政策的最大期望,无疑是它能带来总体通行费用的降低,而不是相反。

@一江春水:一直以来,不少高速公路的收费状况不够透明,一旦其定价方式再趋向复杂化,公众想必更是无法知晓其中“奥妙”。鉴于此,修订后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在明确“分时段收费”的同时,也应该有与之匹配的约束性条款和透明度。

最低工资应兼顾统筹和保障

日前,国务院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从税费负担、融资成本、人工成本等8个方面提出了降低企业负担的举措。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最低工资制度的“柔化”,也即“完善最低工资调整机制”,统筹兼顾企业承受能力和保障劳动者最低劳动报酬权益。(8月24日《京华时报》)

点评:工人的工资,是全社会消费的“主函数”,进一步构成企业的中长期收益;企业的利润,是扩大再生产、促进大家持续增收的基础。

两个方面都不能偏颇,两个领域“互为表里”,一个都不能少,应当统一于市场经济法治化调控的大框架中。因此,最低工资调整既要考虑企业负担,也不能偏离工人增收的目标。那么,能不能做到“甘蔗两头甜”、实现和谐劳资关系,尤为紧迫。

最低工资增多少?怎么增?还是要实事求是地根据经济大环境、企业小环境来调整,给予各地相机处理的权限也较为可观。在这方面,未来的宏观调控应继续借鉴。

漫游费成为“过去时”的启示

中国移动首席执行官日前表示,中国移动已经从7月份起停止销售包含长途漫游的新套餐,预计今年底取消销售所有长途漫游套餐,逐步推进全国一体化资费。到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均已取消了长途漫游费。中国联通表示,其已在3G套餐和4G部分套餐中取消了长途漫游费。(8月18日《新京报》)

点评:手机漫游费即将成为“过去时”,是近年来公众呼声很高的“提速降费”进程中的一步,也是国内通信产业发展道路上的关键一步。

漫游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被啃下,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带来一些经验和启示。事实上,很多领域的改革往往伴随多方利益掣肘,顺利推进离不开各种条件的相互作用,少不了多方力量的协同助力。

尊重民意、顺势而为,无疑是明智的选择。当事方能否割舍既得利益、权衡社会责任、拥有长远眼光,成为其中关键。当“群众都过河了,你还在摸石头”,不仅公众不会买账,自身日后的路子也会越走越窄。

卸载“流氓软件”要靠强化监管

时下,各式各样的APP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着人们的“掌上生活”。然而,隐忧不期而至……近日,工信部公布32款不良APP名单,涉及侵犯用户隐私、恶意吸费、强行捆绑推广广告等“罪名”。“流氓软件”的捆绑推广,让民众不胜其烦却又无可奈何。(8月23日《广州日报》)

点评:各种“流氓软件”肆无忌惮地袭扰着我们的手机,侵犯着公民的隐私权,甚至还给民众财产安全带来不小的风险。

“流氓软件”的猖獗,与其背后所隐藏的灰色利益链有关。在这条利益链条上,恶意软件制造者、狼狈为奸的应用商店……怀着不同的企图,重复同样的手段,不断地从我们的手机里攫取利益,民众的隐私权等权益则成了这链条上的牺牲品。

要让“流氓软件”远离我们的手机,强硬的制度和强有力的监管必不可少。只有不断提升监管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监管流程的科学性,及时出台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互联网市场才会变得洁净有序,民众的互联网生活才会因为安心而美好。

百姓餐桌无小事

日前,广州、青岛等地海关接连打掉多个走私冻品的犯罪团伙。查获的冻牛杂、帝王蟹等货品数以千吨计,估算案值超10亿元。这只是庞大冻品走私犯罪的冰山一角。全国海关打击走私专项行动成果显示,今年上半年查获农产品走私犯罪案件372起,其中冻品走私案件133起。(8月23日新华网)

点评:民以食为天,食以洁为先。针对食品安全存在的隐患,惟有形成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才能力保公众“舌尖上的安全”。

冻品走私屡禁不止的背后,既有无良商人面对高额暴利铤而走险,触碰道德与法律的红线;也有少数互联网平台“洗白销货”,协助逃避监管、助纣为虐。结果让走私冻品有机可乘流向百姓餐桌。

维护餐桌的安全防线,少不了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扎紧监管的篱笆,少不了公众、媒体及社会监督的力量。在日常点滴中发现“狐狸的尾巴”,最终将令冻品走私原形毕露、无处遁形。

猜你喜欢
冻品漫游费最低工资
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的真相
广西省重拳打击冻品、活体走私严防疫区食品流向餐桌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澳门最低工资立法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