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改饲”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

2016-02-18 06:23陈志敏山西省朔州市农业委员会
中国畜牧业 2016年18期
关键词:朔州市草食牧业

文│陈志敏(山西省朔州市农业委员会)

“粮改饲”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

文│陈志敏(山西省朔州市农业委员会)

发展草牧业是2015年国务院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地处雁门关外黄土高原的山西省朔州市而言,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了落实好这一决策,朔州市政府立足本市的资源优势,细分了立草为业、农牧结合、以农促牧、以牧富民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通过草牧业的发展,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的协调发展,进而加速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虽经一年实践取得明显成绩,但距全方位、高效益、大产业、大发展还有一定差距,为此,笔者特提出粗浅看法。

一、发展条件及现状分析

1.牧草资源丰富。朔州市辖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怀仁县、右玉县六个县区,全市耕地面积548万亩,常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2亿千克左右,其中玉米产量在7亿千克左右,人均占有量位居全省第一。天然草地282万亩,年产各类秸秆8.5亿千克,发展草牧业条件优越。

2.畜牧业基础扎实。全市拥有奶牛18万头,羊饲养量580万只,形成了山西省乃至全国的牛羊生产基地和优势产区。特别可喜的是,95%以上的奶牛、65%的肉羊实现了入园入区饲养,实现了由传统、粗放、分散的养殖方式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养殖方式的转变。

3.“粮改饲”前景广阔。朔州市农村经济的现状基本上属于半农半牧区,由于牛羊草食动物的大力发展,优质牧草缺口很大,以苜蓿为例,全市优质苜蓿的需求量大约在30万吨左右,而本地只能满足不到5万吨,大部分依靠从国外进口,增加了饲养成本。所以说,在朔州市大量实施“粮改饲”,开展人工种草有可靠的市场。

4.人工种草效益可观。从去年的种植情况来看,不论种当年生的青贮玉米还是多年生的苜蓿,经济效益都很可观。据朔州市的部分县区去年的种植情况看,种植青贮玉米比收粮用的大地玉米每亩增加纯收益100~300元,种植苜蓿比种植粮食作物每亩增加纯收益150多元。除此之外,玉米全株青贮创收方式与传统玉米籽粒和秸秆分开饲喂方式相比,一头肉牛的饲养成本降低950元,折算到每吨牛肉的成本相应会减少3150元,在奶牛饲养中应用玉米青贮饲喂能降低牛奶成本每吨300元。在当前牛羊养殖经济有所下滑的背景下,千方百计降低饲养成本,是保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宏观需求。发展“粮改饲”正好切合了草食畜牧业发展实情和趋势,也是继全国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之后,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提质增效又一难得机遇。所以,在目前全国普遍存在的粮价低、卖粮难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耕地种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样不仅可满足牛羊生产需要,有效缓解粮食收储压力,也可以调优布局、调优品种、调优数量、调优生态。

5.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按照中央2015年确定的草牧业发展战略,农业部确定了北方部分省的33个县作为草牧业和“粮改饲”试验试点县,朔州市的六个区县全部被农业部列为示范试点县,其中朔城区、平鲁区、右玉县为草牧业示范县,山阴县、应县、怀仁县为“粮改饲”试验区,中央、省市都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扶持,这些有利的政策机遇必将为朔州市畜牧业发展、农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二、发展草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朔州市草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自然、地理和历史等方面原因,加之起步较晚,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约草牧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1.认识不到位。目前在朔州市,乃至全国对草牧业的认识仍不到位,存在忽视、片面、割裂等倾向。有部分领导和民众认为,草牧业仅仅是牧区和半牧区的工作,与农区关系不大,对本地发展指导性不强。有的认为,发展草业与粮食生产非此即彼,存在草粮矛盾的问题,没有充分领会草牧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特别是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种草的产品意识不强,观念落后,往往选择条件差、干旱地、瘠薄地去种草,导致产量低、质量差、数量少、推广难。

2.生产方式落后。大部分乡村在养殖方面仍存在饲养方式传统、落后,规模养殖比例不大,饲养水平不高,生产效率偏低,难以抵挡市场风险等问题。

3.种养结合不紧密。饲草料是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基础物质条件,当前,种养结合已成为制约草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优质人工饲草料供应不足,饲草料缺口大,有地者不种草,养畜者不种地,形不成互利合作,产业互补的局面。大部分牛羊园区所用苜蓿70%以上是从国外购买,加大了饲养成本,这样迫使其转向使用更易得、廉价但营养价值很低的粮饲料,造成养殖水平和数量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挫伤了各类养殖主体的积极性。

4.科技支撑不够。近几年草业种植科技虽然有所提高,但与种植业相比,科技对生产的引领支撑作用不够,科技成果转化和壮大渠道有限,高产、优质的牧草品种使用面不多。在养殖方面也存在科技应用偏低的问题,畜牧业发展和畜产品加工水平远落后于国内先进的产区,科技水平较低,已成为影响朔州市草牧业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

三、发展草牧业工作思路和建议

1.指导思想。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和山西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重点,以促进农牧结合、提高种养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种植,加快牧草加工利用,加快二元种植结构向三元种植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生态循环的草牧业示范区。

2.目标任务。围绕奶牛、肉羊两大优势产业及实际需求,每年种植专用青贮玉米30万亩以上,推广青贮玉米饲料120万吨以上,通过3年项目建设带动朔州市每年种植青贮玉米100万亩以上,推广青贮饲料400万吨以上。

3.发展任务。围绕以上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应积极探索适合朔州市发展的模式,通过示范建设,积极探索一条良种、良法配套,种植、养殖结合,生产、利用循环的现代饲草生产模式,为加快“粮改饲”和草食畜牧业发展探索路子,总结经验,示范带动全市乃至全省粮改饲工作。做好两个“兼顾”,就是示范县建设以奶牛养殖为重点,兼顾肉牛肉羊特色产业发展,以推广专用青贮玉米为主,兼顾苜蓿、禾本科饲草种植,确保优质牧草常年均衡供应。努力实现“四个突破”,一是在扩大专用玉米种植面积上突破;二是在标准化青贮窖建设上突破;三是在青贮质量上突破;四是在草食畜牧业发展上突破。确保“粮改饲”示范建设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四、发展草牧业建议

1.成立组织机构,加强部门协作。牧草优势产区及示范县都应成立由主管县长担任组长,各有关部门及乡镇领导参加的项目领导小组,协调金融、土地流转、青贮收贮设备补贴、组织动员等工作。各成员单位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密切协作,共同搞好示范县建设。同时,采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动员,通过效益对比,经济算账,宣传“粮改饲”的好处,宣传发展种养结合的优势,提高群众认识,鼓励农民发展优质饲草种植,发展草食畜牧业。

2.推广专用品种,集中连片种植。各县区应把种植专用青贮玉米作为“粮改饲”中心环节来抓,制定补贴办法,明确主推品种,统一调集种子,集中连片发展,实行订单种植。

3.加强技术指导,提高生产效益。依托省市县三级畜牧技术单位力量,坚持上下联动,切实加强对示范县建设的技术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县级畜牧部门应把此项工作作为中心任务,实行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乡,驻村驻场开展技术服务,进行督促指导,召开形式多样现场会、观摩会、培训会,从种植到收贮,加大对场户的全程技术培训,确保青贮质量,确保养殖效益。

4.青贮种草兼顾,搞好人工种草。按照示范县区建设要求,在搞好专用青贮玉米种植的同时,应逐步推广苜蓿、燕麦、黑麦等优质饲草种植,逐年加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逐渐形成多样化饲草种植格局。

5.典型示范,全面开展。每县每年应选择有积极性、有条件的大型奶牛、肉羊场予以重点扶持,培养推广典型,为各养殖场户树立种植、加工、养殖三结合,种植、养殖双赢的样板典型,示范带动“粮改饲”工作全面开展。

6.整合项目,提供保障。建议市、县两级农牧部门要与农业部和省农业厅做好对接,制定出相关项目的整合方案,大胆集中使用,让项目发挥最大作用。发挥吸引社会资金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资金,特别是要激发广大农民、合作社、园区、公司的投入积极性。

猜你喜欢
朔州市草食牧业
沈阳伟嘉牧业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省黄泛区农投牧业有限公司
粮改饲与草食畜牧业发展初探
朔州市楹联学会、朔州市诗词学会成立
辽宁绒山羊春季放牧植物中毒防治
朔州市山阴县:“四种模式”巩固脱贫成果
朔州市朔城区:强化组织 不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朔州市科协召开全市科协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
蒙牛全购现代牧业
草食畜牧业有了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