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对译过程中的“体”表现——以形容词否定形式的时间表现为中心

2016-02-18 01:04高立伟
关键词:表现形容词

高立伟

(华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中日对译过程中的“体”表现——以形容词否定形式的时间表现为中心

高立伟

(华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关键词:中日对译;否定形式;动词;形容词;“体”表现

摘要:现代汉语的否定形式比较简单,主要否定词有“不,没(没有),非,无,别”等,最常用的为“不”和“没(没有)”。它们与动词、形容词、补语等句子成分连用,完成否定。与之相比,日语的否定形式为“ない”,大致分为动词属性的“ない”和形容词属性的“ない”。中日两种语言比较,其否定形式各有不同,在中日对译过程中,如何恰当准确地完成否定形式的对译非常重要。其中,否定形式的“体(aspect)”往往被人忽视。从中日对译过程中否定形式的“体”表现为切入点,参照中日语言中动词的否定形式的“体”表现,以形容词为中心,系统地对中日形容词否定形式的“体”表现进行考察分析。

一、汉语否定词的定义及其应用

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否定词为"不"和"没(没有)"。在日汉互译过程,如何将日语否定形式恰当准确地翻译成汉语的"不"或者"没(没有)"呢,首先需要明确现代汉语中否定词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现代汉语词典》(2012:104-105)对汉语否定词"不"如下定义:

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很好。

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

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

……

对没(没有)定义如下(2012:879-881):

1)表示"领有""具有"等的否定:~票/~理由。

2)表示存在的否定:屋里~人。

……

5)不够;不到:来了~三天就走了。

6)表示"已然"的否定:他还~回来。

7)表示"曾经"的否定:老张从前~来过这里。

二、日语否定词的定义及其应用

(一)肯定与否定的时空模型

今泉(2005:199)从时间和空间概念上对日语的肯定和否定做出了如下定义:"日本語の「肯定」では、概念によって設定される空間/時間が満たされ、「否定」では、その空間/時間が空になる。"(日语的"肯定"指被其肯定的概念所设定的空间/时间得到满足,"否定"指被其否定的概念所设定的空间/时间为空白。)并且,今泉(2005:199)如下图1所示,把占据空间的箱子比喻为"肯定"的概念,"箱がある"即为肯定,"箱がない"即为否定。

图1 空间的肯定和否定(2005:199 图22-1,22-2参照)

如图1所示,左侧实线部分为肯定(有箱子),右侧虚线为否定(没有箱子),以图示形象表示了空间中肯定和否定的区别。

同样,今泉(2005:201)用图示法将时间中的肯定和否定表示为下图:

图2 时间的肯定和否定(2005:201 图22-3,图22-4参照)

如图2所示,以"本を読む(读书)"为例,左侧实线部分为肯定,即在8点到9点之间确实在读书,右侧虚线为否定,即在8点到9点之间没有读书。今泉以图示形式说明了日语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本稿将以日语的否定形式为参照,对汉语的否定形式做出系统分析。

(二)形容词属性的"ない"

首先看两个日语例句:

例1それは正しくないことだからよ。(森 p16)(那是不对的事情啊。)

例2あまり時間がないの。(森 p190)(没有什么时间。)

以上两个例句,例1中的"ない"和例2中的"ない"看上去相同,其实在构造上截然不同。今泉(2005:265)做出了如下解释"「正しくない」の「ない」は形容詞属性を否定する否定属性の「ない」であり、「時間がない」の「ない」は非存在を表す形容属性の「ない」である。"("正しくない"中的"ない"为否定形式中形容词属性否定的"ない","時間がない"中的"ない"为表示非存在的动词属性的"ない"。)关于动词属性和形容词属性的"ない",今泉(2005:203-210)做出了如表1的区分:

表1 日语否定形式"ない"(表32-1参照)

如表1所示,日语的否定形式"ない"主要分为三种即与动词属性:"ある"相对的"ない",否定动词属性"ある"的"ない(即あらない)"和形容词属性的"ない"。前两种皆表示非存在,第三种形容词属性的"ない"主要为形容是的否定形式,如"高くない"等。

三、汉语形容词否定形式的时间表现

(一)动词前的否定词及其使用现状

汉语的否定形式"不","没(没有)"与动词共起,所表示的“体”表现与形容词截然不同。孙伟(2011:29-43)把汉语的否定形式与日语的否定形式做对比,得到如下结论:

表2 与动词共起时"不"和"没"的时间性(表1参照)

如表1所示,孙伟将汉语的"不"和"没"与日语的"しない""していない""しなかった""していなかった"作比较,明确列出了"不"和"没"在各个时态,时体中的使用分布情况。与此相比,本稿将同时以中日动词,形容词作对比,考察形容词的否定形式在各个时态、时体中的使用分布情况。

(二)形容词前的否定词及其使用现状

与动词否定形式的时间表现相比,形容词的否定形式会有如何表现呢。首先,从以下例句中分析形容词否定形式的种类:

例3 离村不远,有条小河。(国 2012.3.16检索)

例4 林珠取下了眼镜,看见他们桌上是一支不大新鲜的红玫瑰。(国 2012.3.16检索)

例5 天没亮他就走了。(刘 1992:16)

以上三个例句中,都用到了否定词,不同的是否定词后的形容词。根据张国宪(2006)对汉语形容词分类,例3中的"远"为性质形容词,例2中的"新鲜"为状态形容词,例3中的"亮"为变化形容词。根据形容词分类不同,与否定词共起时,也会出现不同的“体”表现。以下将依据例句对不同类型的形容词否定形式进行考察分析。

例6离村不远,有条小河。(国 2012.3.16检索)

例6为否定词与性质形容词"远"共起,形成性质形容词的否定形式。性质形容词的特点之一即为在时间上保持了相对恒定的时间。按照图2今泉(2005)的时间否定形式图示可以表示如下:

图3 性质形容词的否定形式"不远"的时间表现

如图3所示,性质形容词"远"用虚线表示否定,性质形容词因其特征时间上相对恒常,因此其否定式没有"开始"和"完了"(即话题侧重强调村庄与小河之间距离"不远"的性质特征,至于"不远"这一性质特征何时开始,何时结束,根据时间上的相对恒常来讲,无从得知)。"△"表示说话人所处方位,因时态不同可分为"过去""现在""将来"。

状态形容词的否定形式与性质词的否定形式在时间表现上相近而又有所不同。

例7林珠取下了眼镜,看见他们桌上是一支不大新鲜的红玫瑰。(国 2012.3.16检索)

根据张国宪(2006)对汉语形容词分类,例7中"新鲜"归类为状态形容词,"新鲜"前用"不"与其共起,表示对其状态的否定(此时"大"为副词,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者次数少,不在本稿研究范畴中)。 按照图2今泉(2005)的时间否定形式图示可以表示如下:

图4状态形容词的否定形式"不新鲜"时间表现

如图4所示,与性质形容词的否定形式相同,用虚线表示状态形容词"新鲜"的否定形式,不同的是,表示状态形容词否定形式的虚线有2个即虚线①与虚线②。虚线①与图3性质形容词的否定形式中虚线同样表示相对时间长度,不同的是图4中虚线①有"开始"和"完了",但是讲话人针对话题"红玫瑰不新鲜",虽然存在"开始"点与"完了"点,但是并未追求这一状态特征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即虚线②部分)。高立伟(2013:188)解释如下:"状態のみを目立たせるため、開始点と終結点があるが、ここではその両端も問わない。(因目的只为凸显状态,虽然存在开始点与终结点,但是在这里不追求其两端位置。)"

同样,作为变化形容词,其否定形式的时间表现又有何特点呢?

例8天没亮他就走了。(刘 1992:16)

例8为否定词"没"与形容词"亮"共起,根据张国宪(2006)对汉语形容词分类,将"亮"归类为变化形容词。与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相同,将变化形容词否定形式的时间表现如图5a所示:

图5a 变化形容词的否定形式"不亮"的时间表现

图5a由两部分组成,即虚线①部分与实线②部分。首先虚线①表示的是变化形容词的否定形式"天没亮",这一部分中,"开始"和"完了"两端皆为曲线,表明该部分变化没有鲜明界限,是逐渐变化的。其次,实线②部分表明在否定形式"天没亮"之后,会发生与其相反的肯定形式"天亮了"。虽然讲话人在话题中并未提到实线②部分,但是作为潜在发生的事实,存在于虚线①部分之后。

图5a为变化形容词的否定形式后续肯定形式图例,由此,可以推断势必存在其否定形式前为肯定形式的图示。例如:

例9他提一提老石的饭盒子,"哦,酒已经不多了。"(国 2013.3.19 检索)

图5b变化形容词的否定形式"不多"的时间表现

图5b 变化形容词的否定形式"不亮"的时间表现

图5b为变化形容词的否定形式"不多"的时间表现,与图5a相同,图5b同样由虚线①部分与实线②部分组成,不同的是图5b中,实线②部分在虚线①部分之前发生,即由"酒很多"的状态变为"酒不多"的状态(此处并未区分否定词"不"与"没""没有"的使用,具体参照第4节)。

以上为汉语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变化形容词与否定词共起时的时间表现,不难看出,虽然同样为形容词与否定词的共起,但是在图示中显示出不同的时间表现。性质形容词的否定形式中,在时间上相对恒常,因此其否定式没有"开始"和"完了"(图3);状态形容词的否定形式中,虽然存在"开始"与"完了",但是并未追求这一状态特征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图4);变化形容词的否定形式中,在其否定的表现之外,还有与之相对的肯定形式,该肯定形式的位置可能在否定形式之前发生(图5b),也可能在否定形式之后发生(图5a)。

四、中日形容词否定形式的时间表现对比

前一节用图示分析了汉语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变化形容词否定形式的时间表现。本节将以对比中日否定形式的时间表现为中心,结合今泉(2005),孙伟(2011)理论,具体分析否定词"不"和"没(没有)"的使用现状。

今泉(2005)将"体(aspect)" 局面分为6种,即"开始","进行中","完了","结果状态继续中","结果状态完了""结果记忆"。另与孙伟(2011)与动词共起时"不"和"没"的时间性不同,本文参照日语否定形式的时间表现,将汉语中与形容词共起时的"不"和"没(没有)"的时间表现归类如下:

表3 与形容词共起时"不"和"没(没有)"的时间表现

如表3所示,与动词不同,形容词与否定词"不"和"没"构成的否定形式呈现出了复杂的时间表现。例如,在将来时态中,时体局面为"开始"时,否定形式可以由变化形容词与"不"或者"没"共起来表现,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不能;时体局面为"进行中"时,否定形式可以由状态形容词与"不"共起,或变化形容词与"不"或者"没"共起表现,而性质形容词不能;时体局面为"完了"时,形容词的否定形式不能表现;时体局面为"结果状态继续中"时,否定形式可以由变化形容词与"不"或者"没"共起表现,性质形容词与状态形容词不能;时体局面为"结果状态完了"和"记忆"时,形容词的否定形式不能表现;另外,不考虑时体时态,单纯把说话内容当做"事件(出来事)"时,由状态形容词与"不"共起,或者变化形容词与"不"共起表现,性质形容词不能。由此可见,形容词的否定形式所反映的时间与动词不同,不能表现"完了","结果状态完了"和"记忆",而其中大多由变化形容词与否定词的共起来表现,说明多数情况下变化形容词保持了与动词相通的特性。而性质形容因其有相对恒常的时间性特征,决定了大多数情况下其否定形式不能体现时间性(详细参照高立伟2013《中国語形容詞の動態勢と時間表現に関する考察》)。

五、结论

本稿以日语否定形式的“体”表现为参照,结果汉语动词否定形式的时间性特征,详细考察了汉语形容词否定形式的“体”表现,以达到在中日对译过程中准确无误地把握时间表现对译的目的。其中,以图示分别对汉语形容词的三个种类(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变化形容词)否定形式的“体”表现进行分析,对比汉语动词否定形式的时间性,归纳出不同时体局面中与形容词共起时,否定词的使用现状。

参考文献:

[1]陈忠. 汉语时间结构研究.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

[2]刘月华. 汉语语法论集. 北京:现代出版社,1989.

[3]刘月华. 使用现代汉语语法.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4]张国宪. 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认知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

[6]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http://www.cncorpus.org/index.aspx.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计算语言学研究室 (文中省略为〈国〉).

[7]今泉喜一. 日本語構造伝達文法. 東京:揺籃社,2003.

[8]今泉喜一. 日本語構造伝達文法(改定05版).東京:揺籃社,2005.

[9]高立偉. 中国語形容詞の動態勢と時間表現に関する考察. 東京:杏林大学, 2013.

[10]孫偉. 中国語の否定表現とその時間制. 東京:言語と交流,2011(7):29-43.

[11]劉月華. 中国語の表現と機能平松圭子等訳. 東京:好文出版,1992.

Abstract:The negative form of modern Chinese is relatively simple, the main negative words are "bu, mei (meiyou), fei, wu, bie" and so on, the most commonly used is "bu" and "mei (meiyou)". Used with verbs, adjectives, complements, etc.. Compared with, the negative form of Japanese as "Na i", broadly divided into for properties of the verb "Na i" and describe the attribute word "Na i". Compared with the two languages, the negative form is differen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omplete the form of negation. Among them, the "aspect" in the form of negation is often neglected. In this manuscript, the "tens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s to be cut into the "tense" of the verb in Chinese and Japanese language.

"Tense" in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Taking Time form of Negative Form of Adjectives as Center

GAO Li-we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Hebei 063009, China)

Key words: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negative form; verb; adjective; tense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708(2016)01-0132-06

猜你喜欢
表现形容词
认识形容词
Comparative Adjectives (形容词比较级)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美术审美特征论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形容词
巧记英语形容词的排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