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践

2016-02-19 07:37王文竹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造性

王文竹

摘 要:我们必须以学生为友,引学生多思,让学生多问,答应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创性。我们必须设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沿着不同的方向思索,寻求多种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找出最佳答案。

关键词:引导质疑;创造性;鼓励求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244-01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需要。这里,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概括介绍一些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素质的方法。

一、创设气氛法

培养创造性思维素质,首先必须创设富有创造思维的情境和氛围。因此,我们必须以学生为友,引学生多思,让学生多问,答应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如在教学《打猎》一课时,有的同学对故事中的我提出了意见:"'闪到背后'躲着,好象不是来'打猎'的,是'看打猎'的,真没劲!"作为教师没有怪他"节外生枝",而是因势利导:"那你说故事该怎样呢!"学生说:"让'我'先打第一枪,没打准……"教师肯定了这个学生不迷信课本,表扬了他的创造思维活动,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二、激发喜好法

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创造喜好、强烈的创造愿望和求知欲,是培养创造思维素质和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工作。创造喜好要从小培养,求知欲望要早期激发,以便使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聪明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如在教学《捞水牛》一课时,教师抓住"船装泥沙","绳拴铁牛","铲去泥沙","铁牛拔出"四个阶段,引导学生看打捞过程,想打捞的原理,心得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拖船捞牛"的创造性思维,可大大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喜好。

三、引导质疑法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索,常有探索,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又如教学《草地夜行》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在总结课文时分析:文章开篇写"路",落笔写"路",有什么意义?从而明确了作者的匠心独运和文章的"首尾相应,文章贯通"的特征。

四、鼓励求异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之成为高水平,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因此,我们必须设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沿着不同的方向思索,寻求多种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找出最佳答案,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教师抓住"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这句话,让学生多方面领会他表达的意思。有的同学说,这是志愿军战士心疼老妈妈,不让老妈妈远送了;有的同学说,这句话表明老妈妈已经送了好长一段路;有的同学说,这说明老妈妈对志愿军依依惜别。还有一个同学提出,这句话在"停住"前面假如加个"请"字,不是显得尊敬和有礼貌吗?这样,既激励求异,又重视求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素质。

五、诱导想象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库存,拓展学生广阔的思路。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教师提出"小羊假如不用讲道理的方法,你能替它想出别的办法吗?"学生争先发言,想出了许多对付恶狼的办法,构成了新的童话故事。又如在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老班长在生命垂危时嘱咐三个小战士"一定要走出草地……"一段话中的省略号,启发学生想象:老班长下面还可能讲一些什么?这样,引起学生大胆想象,各抒己见,增强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六、归类比较法

比较能帮助我们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启迪思维,深化理解,不失为培养创造思维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总结出了思路比较、中心比较、线索比较、语言比较、结构比较、写法比较等方法。如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东郭先生和狼》、《农民和蛇》等故事,用"救狼"、"救毒蛇"的不幸后果和课文中"不救狼"、"收拾狼"相比较,进一步熟悉了"对害人的东西不能怜悯,而要痛歼"的道理。

七、举一反三法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必须善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循理推论,以便开发智力,提高创造性思维素质。如在教学识字时,教师结合实例介绍了会意字和一些偏旁部首表义的规律,然后让学生动用规律识记生字。又如引导学生学习了一些分段方法后,教师有意识地集零为整,向学生介绍了"按时序分"、"按地序分"、"按事序分"、"按事物性质类别分"等规律,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练习运用,大大提高了预习水平和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喜好。

八、打破定势法

思维定势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的,它在教学中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习惯从固定的角度去看的事物,无意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常常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而发散思维是思考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或沿不同的方向,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是一种不依赖常规寻求变异,多触角、全方位地寻求与探索新的多样形的方法及结论的开放式思维,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多进行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多样性。同一任务,鼓励学生寻求不同的学习方法完成,以作文教学为例,例如在六年级学生写一篇《我的老师》一文。大多数学生写的是老师如何带病工作和冒雨摸黑为生病的同学补课之类的材料,而造成内容的雷同,殊不知,教师除了工作之外还有自己的情趣、爱好和业余生活,选择这些材料,同样能反映老师的品格和形象。为此,作文前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在校园里采访教过自己的老师,向他们详细询问有关生活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内容。经过引导,同学们各展其才,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实的好作文。这符合学生“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他们成为求异思维的发展。

总体上说,教师的思维培养方法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中得来的,不同的教学模式有着不同的培养方法和教学方式,但无论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刘慕嘉.浅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23)

[2] 何克抗.谈语文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2(12)

猜你喜欢
创造性
公民作为专利申请人的创造性自我初评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构建自主创造性的教学文化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论要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创造性判断中公知常识的适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