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熨循背部督脉及患肢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影响

2016-02-20 07:43罗彩花温春娣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督脉患肢偏瘫

罗彩花 温春娣

中药熨循背部督脉及患肢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影响

罗彩花 温春娣

目的:探讨中药熨循背部督脉及患肢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药熨循背部督脉及患肢。观察两组治疗4周后的Barthel指数及出院时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4周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熨循背部督脉及患肢可显著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中药熨;中风偏瘫;督脉

中风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致残率很高,约有3/4存活的中风患者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约占40%,以中风偏瘫最为常见[1]。如何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用自行研制的中药方行中药熨循背部督脉及患肢治疗中风的偏瘫患者,再结合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中风偏瘫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本病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2)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在发展。(3)病程在7 d~3个月内,年龄在50~75岁。(4)无严重认知障碍,能配合Barthel指数评分。(5)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中风次数≥3次者。(2)合并有严重心、肝、脾、肺、肾疾病及精神病患者。(3)已接受其他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的效应指标观察者及不服从本研究方案者。(4)中途退出,不能配合完成实验研究者。结果共纳入病例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1~74岁,平均(64.3±10.7)岁;平均病程(55.6±13.5)d;其中脑梗死22例,脑出血18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0~75岁,平均(63.5±11.9)岁;平均病程(53.8±12.9)d;其中脑梗死19例,脑出血2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疾病性质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2]。康复训练的内容如下:(1)良肢位,包括仰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和坐位。(2)上肢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及指间关节、拇指关节的被动运动。每天1次,每次30 min。(3)下肢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髋膝关节、踝关节及足背的被动运动。每天1次,每次30 min。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熨循背部督脉及患肢。(1)中药熨的药方由吴茱萸子,白芥子等五种中药籽组成。(2)中药熨的药物准备。将上述中药装入布袋摇匀旋紧袋口后一起放入微波炉中加热2~3 min,再次摇匀,测定温度60~70 ℃,置入治疗盘内保温备用。(3)中药熨的患者准备。适当遮挡,协助患者取健侧卧位(患肢良肢位),暴露药熨部位,注意保暖。(4)中药熨操作。①熨督脉。将药熨包沿背部督脉的大椎穴熨至长强穴,其中在大椎穴、命门穴、长强穴处停留1 min,直至皮肤潮红为度,治疗10~15 min。②熨上肢。将药熨包沿患侧上肢手三阳经的肩髎穴至指尖进行药熨,其中在肩髎穴、曲池穴处停留1 min,直至皮肤潮红为度,治疗10~15 min。③熨下肢。将药熨包沿患侧下肢足三阳经的环跳穴至足背趾端进行药熨,其中在环跳穴、阳陵穴、悬钟穴、足三里停留1min,直至皮肤潮红为度,治疗10~15 min。(5)中药熨的注意事项。药熨开始时提起放下交替进行,用力要轻,速度可稍快,然后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力量可增大,同时速度减慢,运用适当的手法(滚、推、搓、揉等)沿督脉及患肢进行推熨。操作时观察患者对热感的反应及药熨部位皮肤情况,以皮肤稍微发红发烫为原则,患者能接受为度。药袋温度过低时,可更换药袋,温度约30℃时将药袋敷于相应穴位处1 min。冬天注意防寒保暖,严防烫伤。操作后擦净局部皮肤,整理床单位。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其日常生活能力,出院时用院内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总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其满意程度越高。Barthel指数内容包括:进食、床椅转移、修饰、如厕、洗澡、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穿衣、大小便控制,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其帮助的程度进行评分,最低0 分(完全依赖他人),最高100 分(完全独立),0 ~20分为功能严重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依赖;21~40分为功能重度障碍,日常生活大部分依赖;41~60分为功能中度障碍,日常生活部分依赖;61~85分为功能轻度障碍,日常生活小部分依赖; >85 分为日常生活大部分自理;100分为日常生活自理,不需他人照顾[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或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Barthel指数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Barthel指数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Barthel指数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出院时满意度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出院时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中风是中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仅以口眼歪斜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中医将偏瘫归属于“中风病”范畴,其发病机制是由风、火、痰、瘀等病理产物痹阻脉络,以致气血运行不畅,筋络不舒,瘀阻日久气血津液不能濡养肢体关节,可出现肢体萎缩、关节挛缩。

督脉属奇经八脉之一,是人体诸阳经脉之总汇,对整个经脉系统有统帅作用,其主干行于脊里,向上行至项后风府穴进入脑内,上循巅顶,故督脉与脑、脊髓等关系相当密切。脑为奇恒之府,“十二经脉之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故历代医家素有“病变在脑,首取督脉”之说。督脉在经络、功能上,同中风病“肾-肝-脑”轴联系密切,临床实践证实,针刺督脉腧穴是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法[4]。杨晓琳[5]研究发现,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人身诸阳;诸阴经通过经别的联系合于阳经;因此认为督脉可以沟通全身经络。

药熨疗法具有温通经脉、舒筋活络、行气和血、化瘀止痛、温中散寒等多种作用[6]。本熨疗处方从温经活血、利水消肿之法而立,方以吴茱萸为君药。

中药药熨是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首先是热的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而温热刺激配合药物外敷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多具辛香味的中药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由此加强了药物的作用,热熨于穴位上则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行血气、营阴阳的整体作用。以上诸种因素,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思想指导下,临证进行合理选择、灵活运用,方能充分展现熨法的良好治疗效果。通过局部药熨,使患部肤温升高、血液循环加快、局部组织代谢增加,有利于局部无菌性炎症吸收,肤温升高还可以使组织间隙扩大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从而提高疗效。罗彩花等[7]研究证明中药药熨督脉对提高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大有裨益。

临床观察证实,在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熨循背部督脉及患肢治疗中风偏瘫的患者,有利于加快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表1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均有明显的康复效果,但观察组Barthel指数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中药熨疗时患者感觉舒适,患者易接受,受到患者的欢迎,表2显示,应用中药熨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体现了护士的价值,有利于传播中医药文化,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张秀红,白 梅.针刺联合温灸督脉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分析[J].天津药学,2013,25(4):33-34.

[2]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4-5.

[3] 丛 壮,郝春艳,石素宁,等. 运动想象疗法结合音乐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3):196-198.

[4] 程南方,谭 峰.中风病“肾-肝-脑”轴及针刺督脉治疗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8):1824-1826.

[5] 杨晓琳.浅谈督灸的保健作用[J].山西中医,2011,27(1):60-61.

[6] 罗彩花,胡杏娟,黄小丽,等.中药药熨循背部督脉及患肢对中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19-20.

[7] 罗彩花,唐景芳,温春娣,等.中药药熨结合康复训练干预脑卒中后软瘫的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31.

(本文编辑 冯晓倩)

510095 广州市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罗彩花:女,本科,主任护师

2013年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院级科研创新基金资助课题(201306)

2016-08-28)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4.060

猜你喜欢
督脉患肢偏瘫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World Integrated Medicine Master SHI Xuemin (石学敏)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