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出苗差的原因、冻害特征及预防措施

2016-02-21 07:22刘华萍
乡村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缺苗麦苗麦田

刘华萍

(沈丘县农业局园艺工作站,河南 周口 466300)

小麦出苗差的原因、冻害特征及预防措施

刘华萍

(沈丘县农业局园艺工作站,河南周口466300)

农业种植中,导致小麦出苗差的原因有干旱影响、种子发芽率低、整地质量差、播种深浅不一致及拌种药害等,而且小麦在冬季、早春或低温环境下易出现冻害。因此,生产中应根据麦苗表现找出导致出苗差的具体原因及冻害发生特征,分别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小麦;出苗差;冻害;原因;预防措施

1 小麦出苗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1干旱影响

1.1.1症状。秋收后遇干旱天气,土壤墒情不足,常抢墒播种或浇水未浇足、浇透、浇匀,从而影响小麦出苗质量。此时有些种子若埋在土中没有萌动,一旦墒情好转,则尚可继续萌发。

1.1.2对策。对因干旱而引起的缺苗,应及时喷灌补救,促进麦苗生长正常、苗壮蘖多。

1.2种子质量不高

1.2.1症状。感病的小麦种子,如果精选不彻底,则发芽率很难达标。隔年种子由于在贮藏过程中受到高温、霉变、虫蛀等影响,发芽率低、发芽势弱,在干旱年份表现更为明显。

1.2.2对策。每667 m2基本苗在10万以下的田块要考虑重播。在小麦3叶期,对全田出苗较好,只有少数地方缺苗、少苗的麦田,可采取在同一块田内“移密补稀”的方法带土移栽,移栽时做到上不压心、下不露白,埋严盖实后浇水,并适当补施肥料,以利于缓苗。

1.3整地质量差

1.3.1症状。秸秆还田后未深耕,秸秆粉碎质量不好,土壤翘空不实等均会导致小麦出苗后根系生长不良,麦苗难以很好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最终导致缺苗断垄现象严重。土壤明暗坷垃过多,也会使麦苗出土受阻,形成立针苗。

1.3.2对策。精细整地,提高整地质量。早茬地要及时灭茬、施肥,随耕随耙,多蓄秋雨,增加底墒。近年来,麦田旋耕面积逐年扩大,连年旋耕使耕层仅有10 cm左右。因此,秸秆还田麦田必须进行深耕,旋耕田块必须耙实,连续旋耕2~3 a的麦田必须深耕1次,实行机耕机耙,提高整地质量。在小麦齐苗后及时查苗,对严重缺苗断垄的麦田,要抢在出苗初期用同一品种的种子进行补种。

1.4播种深浅不一致

1.4.1症状。农业生产中多采用旋耕机整地,旋而不耙,造成土壤虚而不实,加之土壤墒情差,农民有意识加大播种深度。由于播种过深、出苗慢,因而造成地中茎过长,消耗种子养分过多,幼苗生长缓慢,叶片细长,根系生长不良,麦苗黄弱。播种浅、覆土薄的种子虽然出苗快,但在太阳暴晒下失墒快,同样影响出苗。

1.4.2对策。对于播种过深引起的出苗不良,可扒掉部分覆土,帮助麦苗出土,或进行表土清理,以促进麦苗生长,再结合灌水和中耕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侧根发育。对播种过浅引起的缺苗,可及时移栽或补种。

1.5药害

1.5.1症状。种子吸水变软不发芽,或发芽后扭曲、顶土慢、苗黄,多数是因拌种药剂引发的药害。常见引发药害的原因有:用药品种不对路,如使用氧化乐果、除草剂拌种;拌种药量过大,如过量使用三唑类杀菌剂会影响小麦种子发芽率;拌种后堆闷时间过长,没有及时拌种或晾干。

1.5.2对策。对因施药不当引起的伤苗应浇水补救,并及时松土。

2 小麦冷害、冻害特征及预防措施

豫东地区的小麦冷害和冻害有3种类型,即越冬冻害、早春冻害和低温冷害。

2.1小麦越冬期间

即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持续低温(多次出现强寒流)或越冬期间因天气反常造成冻融交替而形成的小麦冻害。冬季长寒型是由于长期受严寒天气的影响而导致小麦地上部严重枯萎甚至成片死苗;交替冻融型是进入越冬期的麦苗因气温回升而恢复生长,抗寒力下降,又遇到强降温成的冻害。

越冬冻害一般以冻死部分叶片为主要特征,初期部分或全部叶片呈水渍状,而后逐渐干枯死亡。叶片死亡面积的大小因冻害程度而定,冻害越重叶片干枯面积越大。另外,整地质量差的麦田,特别是旋耕未镇压的麦田及沙土地麦田,年年都有越冬期冻死苗现象。墒情差的情况下,也可形成严重冻害,即主茎和大分蘖冻死,心叶干枯。

2.2早春冻害(倒春寒)

早春冻害是指小麦在立春后进入起身拔节阶段,却因寒潮到来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而发生的霜冻危害。因为此时天气已经逐渐转暖,又突然来寒潮,故称为倒春寒。在3—4月份,河南省小麦完成春化阶段发育,其抗寒力就会降低,拔节后会完全失去抵御0℃以下低温的能力。此时若有寒潮来临,夜间地表层温度骤降至0℃以下,便会发生早春冻害。发生早春冻害的麦田,叶片似开水浸泡过,经太阳光照射后麦苗便逐渐干枯,茎秆、幼穗皱缩死亡,抽穗后出现残穗、空穗(只有穗轴)、哑巴穗、无子粒穗(穗完好但不能结实)。幼穗受冻死亡的顺序依次为:主茎→大蘖→小蘖。

2.3低温冷害

小麦进入孕穗阶段后,因遭受0℃以上低温发生的危害称为低温冷害。

2.3.1原因。小麦拔节后至孕穗挑旗阶段处于含水量较多、组织幼嫩时期,其抵抗低温的能力大大减弱,此时若最低气温低于5~6℃就会受害。

2.3.2特点。茎叶部分不受害,受害部分是穗的全部或部分小穗,表现为延迟抽穗或抽出空颖白穗,或麦穗中部分小穗空瘪,仅有部分结实,严重影响产量。

2.4冻害预防措施

2.4.1选择优良品种。选择半冬性、抗寒性强的品种,如周麦28、众麦1号等。

2.4.2适当晚播,合理密植,培育壮苗。在适播期内适当晚播,根据品种特性、土壤条件等确定播量,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

2.4.3及时追施氮素化肥,促进小分蘖迅速生长。对于主茎和大分蘖已经死亡的麦田,要分2次追肥。第1次在田间解冻后进行,每667 m²沟施尿素10 kg,并适时小水喷灌;第2次在小麦拔节期进行,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

2.4.4浇水御寒。注意天气预报信息,在倒春寒到来之前浇水御寒。对生长过旺的麦田,为提高植株抗寒性,可每667 m2用15%多效唑40~50 g兑水30 kg叶面喷雾。

2.4.5对低温冷害的预防。可在低温来临之前,采取灌水、烟熏等办法防霜。注意及时喷洒叶面肥,一般每667 m2用尿素1 kg、磷酸二氢钾150 g兑水50 kg叶面喷雾,增加植株细胞液浓度,增强抗寒能力。

S462

A

1674-7909(2016)02-10-2

猜你喜欢
缺苗麦苗麦田
基于YOLOv4和双重回归的复杂环境檀香树缺苗定位方法
捉迷藏
玉米缺苗坏种的原因及保苗栽培技术研究
小麦苗的梦
我到麦田看麦苗
小雪花与麦苗儿
浅谈如何提高田间出苗率和保苗率
不关我的事
别人做不到
只有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