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北部山区畜牧养殖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6-02-21 21:09赫春杰何怀英梁万鹏柴世伟徐振飞穆妮妮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庆阳市畜牧兽医

赫春杰,何怀英,梁万鹏,柴世伟,徐振飞,穆妮妮,*

(1.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 庆阳 745000;2.庆阳市干湫子安置林场)

庆阳市北部山区畜牧养殖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赫春杰1,何怀英2,梁万鹏1,柴世伟1,徐振飞1,穆妮妮1,*

(1.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 庆阳 745000;2.庆阳市干湫子安置林场)

庆阳市北部多山地、气候干旱、地广人稀,适合畜牧业发展。南部地势平坦、降雨量大,适合农业发展。自古以来农牧业发达,具有“陇东粮仓”之美誉,南部主要以小麦、玉米、豆类作物为主。近年来,苹果产业发展迅猛;北部以玉米、土豆、小杂粮为主,畜品种有早胜牛、庆阳驴、八眉猪、滩羊、子午岭黑山羊、陇东大尾羊等。由于本区北部特有的地形特征、气候特点及传统养殖历史,在1985年,甘肃省政府将庆阳市北部环县、华池县21个乡镇定为半农半牧区,有力的推动了北部山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1庆阳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畜牧产业生产基础逐步改善。庆阳市草场资源丰富,有荒山荒坡和天然草场1 280 666.68 hm2,其中可利用草地689 678 hm2。畜牧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庆阳市紫花苜蓿留存面积达到256 795 hm2,建成饲养50头以上的规模牛场84个。畜牧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庆阳市现有草畜产品加工企业20多个,其中肉类加工企业6个,乳品加工企业5个,日加工处理鲜奶能力30 t,绒毛等其它加工企业4个。畜牧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坚持稳定发展生猪、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畜禽品种不断更新换代,牛、羊、猪的良杂种化程度都在80%以上。畜牧产业生产方式明显转变。庆阳市畜牧产业逐步由分散型向集约型、由家庭副业向主导产业、由粗放经营向科学管理转变。牧产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庆阳市兽医体制改革已基本完成,市、县、乡三级畜牧兽医服务体系,特别是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得到加强,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以检促防的方针。

2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市畜牧养殖产业主要集中在北部环县、华池县、庆城县和中部宁县、镇原县,南部正宁县、合水和中部西峰区主要以苹果产业为主,经过多年的扶贫政策支持,畜牧产业从养殖场规模、数量、总的存栏量上都有明显扩大,专业养殖合作社对农民的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2014年底,全市共有各种规模养殖场、合作社组织178个,总投资规模5.16亿元,年出栏量48.62万头(只),专业防疫人员263人。目前,制约北部山区畜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流通环节急需疏通

目前,制约畜牧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流通环节不畅,市场意识淡薄,重养殖、轻推广导致产业利润薄,本地优良的畜禽品种没有形成地方品牌,市场认可度低,严重的挫伤了养殖场及农户的积极性,限制了产业发展壮大。其次,由于北部山区交通条件落后、运输条件差,信息相对闭塞,对市场行情把握滞后,农民靠养殖脱贫的效果不明显。再次,本地没有在国内知名度较高的龙头企业带动,分散养殖难以满足外地客商对牲畜定期、定量供应需求,如本地的陇东黑山羊、环县滩羊、庆阳驴及早胜牛等地方优良品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低。

2.2交易市场急需规范

本市内现有的交易市场多数是长期以来自发形成的、个人修建的简易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差、服务功能不全、管理秩序混乱,市场管理费和牲畜交易费用高,对养殖户、外地客商存在双重收费的现象。如目前市场采用的管理模式为:早上进入市场待交易的每头牲畜需缴费5元,晚上出市场的牲畜,如交易不成功,不再收费,如交易成功,每头牲畜再收费30元,这些钱向养殖户收取。为了赚取交易费,市场交易人员串通一气,对前来出售牲畜的养殖户采取压价、恐吓等强行交易行为,如有养殖户稍有怨言,便遭到所有交易员围攻、辱骂,致使殴打养殖户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有养殖户不同意低价出售,那么市场所有交易员不再给其开具交易证明,那么他要出售的牲畜永远不可能出售,广大养殖户敢怒不敢言!另一方面,他们对待外地客商的手段是:如果前来采购牲畜的客户事前没有给他们好处,交易员人为操纵抬高收购价格,导致当日牲畜价格普遍高于以往,客商经不起其三番五次折腾,只能忍气吞声,这些都导致市场公信力缺失。同时,市场基础设置不健全,场地不平、环境卫生差、人畜共聚。外地客商需要的餐饮、住宿场所基本不具备,对客商服务功能缺失,客观上影响了他们对本地市场的认可度。

2.3疫病检疫和防控力量薄弱

随着农业产业多元化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畜牧养殖业在农户经济收入中占得比例较小,养殖规模、养殖数量都出现了萎缩。因此,对畜牧养殖行业专业技术人员需求减少。当前,从事畜牧养殖业疫病防控专业人员数量少,有技术、经验的兽医年龄偏大,体力不支,很难适应农村中翻山越岭的行业生活。其次,受价值观的转变影响,脏、乱、臭、苦、累是人们对畜牧养殖业存在的看法,因此,年轻人从事兽医行业的很少,少数从业者没有实践经验。所以,专业兽医人员出现了断层,畜牧产业发展缺少保驾护航的力量。规模养殖场疫病防控设备落后,政府配套的设备无人会操作使用。农户基本没有常用疫病防控药物,多数养殖场没有专门的兽医室,少数有兽医室的常用药品配备不全。

2.4发展保障机制不健全

畜牧养殖业是一个风险较高的产业,市场行情和疫病是其发展中的两个致命因素,一旦遇到上述情况,对培育多年的产业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的打击。由于圈养造成的饲料来源单一、牲畜营养不平衡、体质差、易患病,尤其是最近发生养流行病,对养羊产业造成了很大影响,部分养殖户、养殖场羊的死亡率较高、羊羔的成活率较低。同时,世界经济低迷、消费需求降低,市场对肉类的需求减少,造成肉类价格直线下降,养殖户损失惨重。再次,多数养殖户风险防控意识薄弱,普遍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参加养殖保险。当困难出现时,手足无措。

少数参保的养殖场在遇到困难时,难以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恢复元气,这对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因此,需要完善的保险机制给予扶持。

2.5饲草料来源比较单一

气候因素及农业种植结构变化同时影响着农村中农作物种植种类。北部山区气候干旱少雨、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抗灾能力较弱的小杂粮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同时,市场的需求导向造成农作物逐渐向产量高的玉米、经济效益高的经济林木、蔬菜类集中,农作物的多样化逐渐消失;人工种草没有强劲的需求市场;工业的发展及住宅市场的兴起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等因素造成农作物种类、数量减少。当前,规模养殖场主要以青贮玉米秸秆为主要饲料,农户主要以农作物秸秆和放养结合的方式解决饲料来源,为了降低养殖成本,精料比例普遍较低,造成畜禽营养不均衡、生长速度慢、体质差、易患病、效益低。

解决饲料单一性的问题,提供多样化的饲料来源,保障牲畜营养平衡是当务之急。

2.6与国家其它项目发展存在矛盾

目前,我国正在西北八省区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等生态恢复工程,这与发展畜牧养殖业形成了一个矛盾。轮牧模式在大面积草原环境下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在我市北部山区无法实现轮牧模式,山区地形支离破碎,禁牧围栏不能完全圈围:地势较为平缓的山坡可以布设围栏,坡度大的山坡、沟壑等无法布置围栏,因此,在围栏缺口,羊容易进入草场,起不到禁牧的作用。同时, 山区大部分草场承包权属农户所有,且有一部分荒坡已经栽植苗木,不允许羊进入啃食,有限的草原无法承受众多牲畜啃食。单一的禁牧增加了养殖成本,而且,大部分散养农户家里草料储备不足,无法满足全年圈养供给。集中圈养又造成疫病率上升,由于集中圈养,场地小、养殖密度大、空气不流通,且缺少必要的锻炼,体质差,容易生病。所以,急需探索山区生态恢复与畜牧养殖之间的最佳平衡模式。

3建议采取的措施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引导畜牧业良性发展。

3.1规范交易市场、打造地方品牌

借助网络媒体、大力宣传,扩大地方优良畜禽品种的知名度,提高其附加值。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会、养殖能手比赛、美食旅游文化节等形式,以美食文化为载体,向全国推广本地品质优良畜牧肉质产品,提高本地区品牌影响力。同时扶持、培育有发展潜力的畜牧养殖场,壮大其养殖规模,延长其产业链,带动散养农户共同致富。政府出面协调,在原址或选址扩建交易市场,并对市场规划进行论证、使配套服务功能齐全、人畜分开、畜种分圈,便于市场管理。正当收益按出资比例进行分红,保证出资人的合法收益。

3.2充实基层兽医技术力量

向基层畜牧兽医站增派技术人员,提高其工资待遇,按其出诊量计算工作报酬;探索兽医人员以技术入股养殖场的合作模式,一是可以降低养殖场的人力成本,二是提高兽医人员工作积极性。其次,加强对兽医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定期对兽医人员外派到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学习,提高其理论水平、丰富其工作经验,费用由政府和养殖场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同承担。再次,以返聘等形式发挥老兽医的经验优势,提倡“以老带青”工作模式,解决兽医人员年龄断层问题;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将老兽医的经验、治疗方法及偏方整理、汇总成册,向农户及养殖场免费派发。

3.3健全风险防控程序

动员养殖户、规模养殖场参加保险,向养殖户宣传参加养殖保险的好处,降低养殖风险。

在法律层面健全养殖保险制度、扩大保险业务范围,简化理赔工作程序、缩短理赔时间。动员养殖户提高参保金额,这样可以提高赔付金额。通过各种形式降低养殖风险,消除养殖户及企业的后顾之忧,扩大产业规模,增强其抗风险能力。

3.4提倡人工种草

扩大人工种草面积,增加牧草种类,引进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新品种牧草,解决牲畜饲草料来源单一、营养不均衡问题。目前,本地区人工种植牧草主要以紫花苜蓿为主,部分农户种植红豆草,可以考虑将欧洲菊苣、黑麦草、饲用高粱等新品牧草推广种植,增加饲草料供应种类,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究农作物秸秆、新品种牧草青贮等加工工艺,保持牧草的营养成分不流失、延长牧草的保鲜期,保障牧草全年供应。

3.5探索产业发展之间的最佳模式

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牵涉到国家政策实施,涉及面广、解决难度大,不能消彼扬己。要统筹兼顾,全盘考虑,以发展的思维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不违反国家宏观政策的原则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就某一个问题制定可操作性的措施,比如将退耕荒坡地流转给养殖大户进行人工种草。总之,继续探索山区生态恢复与畜牧养殖之间的最佳平衡模式。

4小结

畜牧产业发展,涉及到产业规划及政策扶持、交易市场及交易行情、疫病防控技术水平及防控力量、饲草料供应力度、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找准制约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庆阳市巨型畜牧业基地建设规划(2009-2012年)的报告[R].庆政发〔2009〕132号,2009.

[收稿日期]2015-10-18

[基金项目]庆阳市重大科技专项(ZK201302)。

[作者简介]赫春杰(1973-),男,甘肃庆阳人,硕士,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通讯作者]穆妮妮,E-mail:liangwp1930@sina.com

[中图分类号]S 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704(2016)01-0051-03

猜你喜欢
庆阳市畜牧兽医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中秋节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我是兽医志愿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庆阳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