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

2016-02-22 12:03耿莹
连环画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吐蕃

耿莹

1 在我国唐朝唐太宗统治时期,西藏边境的青藏高原有一个吐蕃族(即藏族的前身)。当时的吐蕃族分很多个部落,其中有一个部落叫牦牛部,当时的首领就是后来统一了西藏的松赞干布。

2 在松赞干布十三岁时,吐蕃王国面临着崩溃,他叔父沦科耳和宰相尚囊等亲信已看出十三岁的松赞干布聪明、勇敢、善良,很有韬略,就拥他即位。即位后,松赞干布统一了各部落,建立统一统治,制定统一方案,制裁阴谋叛乱者,消灭宫廷内部的敌对力量,出兵平叛,并取得了胜利。

3 松赞干布平定内乱后统一诸都,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国,迁都逻些(今日的拉萨)。

4 松赞干布在统一王国后,一心想把王国建设成一个文明昌盛的国家。公元634年,唐太宗得知西藏的统一和强盛,故派使臣冯德遐持书信前往西藏致意。松赞干布热情接待,并向冯德遐询问了好多唐朝繁荣昌盛的情况,对唐朝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心中默默许了联姻修好的愿望。

5 在公元638年,他特派使者与他一向崇拜的唐朝通好,并亲书给唐皇表示求婚联姻。

6 吐蕃使者浩浩荡荡进入唐朝的长安城,进城以后,看到宏伟的建筑、整齐而繁华的街道、人民安居乐业,使者们都感到了唐朝“贞观之治”的盛世。

7 唐太宗接见了吐蕃使者,吐蕃使者送上了松赞干布的亲笔书信。

8 唐皇在退朝后又单独邀请了吐蕃使者——嘎瓦,与嘎瓦彻夜长谈,从而了解了吐蕃更多的情况。唐皇同时更欣赏嘎瓦的聪明才智和能言善辩的才华,从心里已有允婚之意。

9 唐皇接待吐蕃及各国使者后,将其意思和想法都告诉了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是唐皇最心爱的公主,文才横溢、聪慧过人。她在仔细研究了各国的情况后,从心里对吐蕃的松赞干布情有独钟。

10 唐皇得知女儿的心意后,就巧妙地亲自拟定出四道考题,既可考验吐蕃使者的智慧,又可让其他国家来求婚的使者知难而退。

11 第二天上朝,特召见各国来求婚的使者,宣布了这个决定,各国使者都表示赞同。

12 唐皇出的第一个题目就是:有五颗玉石珠子,每个珠上面都有孔,另有一条细细的丝线,要求每个使者将五颗珠子串成一条链。

13 这题目一出,各国的使者都会心一笑,这太容易了,争先恐后地争着先串,唯独嘎瓦静静地观察。他看到监考的唐臣神秘的微笑,感到不那么容易,一定不是普通的玉珠。果然,所有使者费尽了心思也没能使丝线串过一个珠子。

14 轮到嘎瓦时,他把丝线拴在一只蚂蚁的腰上,放在玉珠的洞孔口,然后轻轻地吹气,并慢慢地送线,只见蚂蚁从玉珠的另一个孔中钻出。就这样,五颗玉珠被串成了珠链。

15 第二天,唐皇拿出的第二个题目是: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马驹,叫使者们找出哪匹驹是哪匹母马生的。

16 各国使者有的认为同颜色的就是母子,有的认为是以形体来分,但都错了。轮到嘎瓦,他不忙着去分,他首先将一百匹母马关起来,再把马驹也关起来,将它们分关在两个地方。

17 嘎瓦关起马来,就自信地在宫内观看起风景。各国使者围着他问长问短,他只是笑而不答。

18 过了一夜,嘎瓦才叫人把母马一匹一匹地放到马驹当中去。结果,马驹看见妈妈来了,就去吃奶。就这样,一匹一匹地放,一匹一匹地找,不一会儿就分出来了。

19 第三个考题是:一天之内,每个使者要喝完一坛洒,吃完一只羊的羊肉,还要将羊皮鞣出来,并要求各自回各自住处开始。酒和羊都是按各国使者的人数分配的。

20 嘎瓦回到住处,以藏人的习惯,组织藏使们边吃、边喝、边唱、边跳。快天亮时,不但大家没被胀倒、醉倒,反而将所有的羊皮都鞣好啦!

21 第二天唐皇特地召见了各国使者,并宣布了前三个题目的考试结果,胜者是吐蕃的嘎瓦。各国使者只能自叹不如,心服口服,但仍期望着最后一个题目能够获胜。

22 唐皇告诉各位,这第四题是最难的一题,题目就是:三天后有五百个姑娘,文成公主也在其内,请各国使臣一次挑选,指出哪个是文成公主,指对了文成即嫁给他们的国王。

23 这题目实在难,没有一个人见过文成公主,如何挑选?嘎瓦心里很急,一是胜利在望,二是实在不知公主是什么样子,从五百个姑娘中找出文成公主,这太难了,好在有三天时间,可以细细想来。

24 他找到了去过吐蕃的冯德遐,想听听文成公主的性格、人品,但被冯德遐拒绝了。

25 事后,冯德遐将嘎瓦找过他的事向唐皇呈奏。唐皇告诉他:“嘎瓦聪明过人,连获三胜,很不容易,我心早已倾向吐蕃。这第四题难度太大,你可想个妙法,点拨于嘎瓦,文成公主之意也不言而喻。”

26 第二天的黄昏,嘎瓦苦思两天都毫无结果,很是焦虑。

27 突然扣门声惊醒了他的沉思,只见一个老妇人手端香茶走进他的卧室。

28 嘎瓦感到奇怪,因为平时送茶的是个年轻的姑娘,为什么这次是个老妇人呢?只见老妇人满脸祥和,问饱问暖,又问是不是因题目太难着急啦。嘎瓦就像有了救星,忙行大礼。

29 嘎瓦边行大礼边不断地说:“望婆婆为吐蕃的人民赐福,提示一二。”老妇人看他时时不忘吐蕃的人民,感到欣慰,她告诉嘎瓦,自己曾是文成公主的乳娘,公主自小用蜂蜜净脸、净身,所以不管她走到哪,全身都散发出蜂蜜的香甜,也会有小蜜蜂误以为是蜂巢而围飞左右。

30 第三天一早,是第四个题目答案的揭晓日,皇宫大殿外显得格外隆重,唐皇居中,各国使者分站两边。只见在乐鼓声中,五百个花枝招展的姑娘缓缓从红地毯的另一头款步顺级而上,宛如仙女下凡。

31 面对五百个穿着一样、身材一样、首饰一样,一个比一个美丽、典雅的姑娘,各国使者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如何分出真假公主?

32 各国使者依次验过,没有一个人能找出公主。这时,嘎瓦慢慢地跟在其后,仔细观看,只见有位丽人面似芙蓉,再看她的头顶有几只小蜜蜂围飞跟随。嘎瓦眼睛一亮,快步走到这位丽人身边,口称“吐蕃求婚使者嘎瓦见过公主”,随之行礼致意。

33 长达数日的考核,终于在今天揭晓,唐皇高兴地举杯宣布结果并敬嘎瓦一杯酒,夸他才智过人,并答谢各国使者,宣布公主随嘎瓦出行赴吐蕃的时间。

34 第二天,文成公主亲自看望所有随嘎瓦同来的随员们。

35 后宫内,文成公主忙于查点要带往吐蕃的书籍和东西。公主想得很周到,她带了青稞、豌豆、油菜籽、小麦、荞麦等五种粮食种子,带了耕牛、奶牛和其他牲畜,还带了内地的铁匠、木匠、石匠,应有尽有。

36 临出发的前一天,也就是公元641年的1月份,嘎瓦进宫受召,公主查问了行程和物资的就绪情况。

37 临走之前,唐皇召见各国使者及文成公主,授于上方宝剑以壮形色。仪式非常隆重,鼓乐四起,唐皇远嫁女儿文成公主赴吐蕃,仪仗队从皇宫一直送出长安。

38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近一个月才到关口,公主一路上思念家乡,要求前行官停轿。

39 公主下轿后,观看关外候鸟南归,满目荒凉。

40 公主心绪实在很乱,拿出临行前父王送的铜镜,想着往日的长安,更是伤神。

41 公主情不自禁地面对东流之水,捧着地上的黄土泪如雨下。

42 文成公主告别了自己的国土,踏上了吐蕃的土地。公主是个很有远见和聪明勇敢的人。自从踏进了吐蕃,她就立志要用自己的一生建设吐蕃,使吐蕃人民过上好日子。凡她走过的地方,吐蕃人都说是天神送福。

43 文成公主还经常设坛讲座,传授各种能给人民去掉病痛的中草药物和各种家畜的养殖法。

44 由于文成公主一路走,一路传授各种生存知识和技能,凡她到过的地方,整天都是人流不断,请她传经送宝。文成公主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努力经营着,吐蕃也是她的家呀!

45 松赞干布早就安营扎寨在柏海(今青海扎陵湖)等待迎亲。公主回顾一路上的艰辛和自己的作为,心里非常安慰,更惊喜松赞干布的等待迎接,心情万分激动,急忙打扮。

46 到了柏海,公主就看到热闹非凡,有报信官来回穿梭似的报个不停。公主下轿改骑马,松赞干布的仪仗队早有姑娘献上“哈达”,以表迎接和神的保佑。

47 公主下马后,由唐朝使节李道宗唱礼参拜。

48 松赞干布回帐后想着文成公主的音容笑貌,心中大悦。文成公主的多才、贤德,使松赞干布欣喜得一贤内助,真是兴奋得一夜难眠。

49 第二天清晨,松赞干布特派了两名汉臣与先行队一起回拉萨开始准备大婚。

50 拉萨的人民将松赞干布尊为“出世天神”“真正的主人”。得知他们的天神要娶大唐公主为妻,而大唐公主一路上的作为被传成“仙女”“神女”,他们个个都兴奋不已,整个拉萨现在已经像过节一样,等待着迎接他们的天神和圣母。

51 大婚这一天,全拉萨城到处挂彩色吉祥条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全吐蕃将这一天定为吐蕃的永久节日。

52 大婚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商议了对吐蕃的建设规划,并将她从大唐带来的一尊释迦牟尼佛像安在佛位上,让大唐各种建筑工匠与吐蕃工匠一起,共同为佛像修建了大殿。

53 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的信任和夫妻的和睦,引起了松赞干布弟弟的妒忌,他带领一队人马破坏了刚修好的大殿,并想制造一起藏汉矛盾。

54 这场事故导致松赞干布前妻、子女的不理解而挑起争端和族内战事。在这段复杂、矛盾的日子里,文成公主以忍让和谦虚的态度,主动与反对她的人交往和讲明道理,以爱去团结他们。终于,这段严酷的日子过去了。

55 文成公主仍像往常一样,用她的一颗善良的心来爱着吐蕃所有的人。而这时吐蕃绝大部分地区的人民已经学会了用文成公主教给他们的方法和技术耕种了。

56 文成公主带来的石匠教会了吐蕃人做石磨和石器。

57 文成公主还经常亲自下田查看,教会了吐蕃人种水田。

58 文成公主还将如何绣花、纺线的技术教给吐蕃人。

59 松赞干布为了边土的安宁,组织了强大的查边巡逻队,他们日夜守卫着现在的幸福生活。

60 松赞干布经常派使者向唐皇问安。唐皇将唐朝的医典送给使者,祝愿吐蕃人民更健康。

61 从此,唐朝的医学技术与吐蕃医术开始结合并流传下来。

62 文成公主又在宫中演示唐朝的歌舞和音乐,将其传播给吐蕃的歌舞界。

63 青稞长出来了,人民丰收了,从此吐蕃人民称文成公主为“圣母”。

64 多少年的辛勤耕耘,文成公主给吐蕃人民带去了先进的技术,从耕田到挖渠,从石磨到铁器,从纺纱到织丝,这一切都使松赞干布感激不已。他下令免除差役,使吐蕃人得到了更大的自由和幸福,并为唐蕃的和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猜你喜欢
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吐蕃
虚实相通:从松赞干布的“賨王”封号看中国古代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吐蕃金银器知见录
吐蕃相论恐热降唐考
西夏及其周边吐蕃语地名考释举隅
布达拉宫是为文成公主而建的吗
新时代“文成公主”
——西北民族大学于洪志教授
松赞干布与石榴——解毒止泻说石榴
《弟吴宗教源流》(吐蕃史)译注(二)
西北民族大学原创歌剧《文成公主》创作背景及剧情介绍
松赞干布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