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保军:提升新闻理论教材的理论水平

2016-02-22 00:00
今传媒 2016年2期
关键词:理论性基础性范式



杨保军:提升新闻理论教材的理论水平

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传播史论教研部主任,新闻研究所副所长。

加强新闻理论教材的理论性,提升新闻理论教材的理论水平,这是促进新闻理论研究创新的基础性工作;或者说,这是理论创新过程中更具长远意义的基础性工程。

第一,把提升新闻理论教材的理论水平作为理论创新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就是因为现有的大量教材缺乏理论性或理论水平不高。笔者在《关于提升新闻理论理论性的几点思考》中曾经说过,在现有的大量教材中,在关涉新闻理论的最基本的一系列问题上,截至目前远没有比较好地体现在最能体现一个学科的基本原理或基本理论的新闻理论教材之中。当下,我们更多的是用常识话语解释新闻理论问题,而不是用相对比较成熟的理论范畴、概念、判断、推理和规范的学术话语方式呈现新闻理论。

第二,上述第一点,恰好说明,从本科新闻理论教材建设着手,本身就是强化新闻理论理论性、创新性的一条有效路径和方法。我们已经看到了存在的问题,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意味着,这些问题若是逐步解决了(当然新的问题会不断产生,需要不断探索解决),至少就是进步,一定意义上就是创新,甚至是更具基础意义的创新。

第三,紧跟以上两点的是,提升新闻理论教材的理论性,有可行的路径和办法,因而能够把新闻理论创新落在实处。那些动不动就要进行“范式转换”、“理论革命”的创新,基本上属于创新观念和创新口号,理论创新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创新需要从基础工作做起,积累到一定的量,才有可能发生质变,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理论范式、理论体系。

其四,再细致一点,需要把针对同一新闻现象、同一新闻问题的不同观念、学说、理论整理出来,简明扼要地呈现在教材之中,从而也就可以显现出新闻理论的基本构成样态。

猜你喜欢
理论性基础性范式
新媒体视域下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路径探析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吕梁财政四项举措支持基础性养老服务发展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关于加强高中化学教育生活性的分析与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育儿必读的宝典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