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的临床护理应用现状及对策

2016-02-22 05:52刘玉凤王秋琴
现代盐化工 2016年6期
关键词:病房护士病人

刘玉凤,王秋琴

(1.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17;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的临床护理应用现状及对策

刘玉凤1,王秋琴2*

(1.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17;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作为现在护理的经典理论,临床应用广泛,但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病人心理安全和磁性环境等个体需求难以满足,以及护理人员自身人文关怀缺乏等问题。因此,应加强护理质量监控,实现护患双方各层次需要的最优化满足,提高护理效果。

人类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临床护理;应用现状;对策

0 引言

从某种程度上讲,“疾病,修缮的过程”,是人类的自然机能修复体内损伤或衰退的过程。而护理工作应该有助于这一过程。根据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结合临床护理实践,现将运用这一理论的现状、难点及对策总结如下。

1 现状分析

1.1 生理需要的满足

1.1.1 病人方面

(1)空气流通、声光刺激、温度控制。目前,病人多、床位紧张、病房温度的中央式调控,一定程度上导致空气不流通。特别是儿科、急诊中心等病毒较集中处,患者更易交叉感染或双重感染。而在ICU,一般实行封闭式医疗和护理,即使有的医院采取层流式空气流通系统,新鲜空气还是无法很好地进入病室,无法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光照可以保持细胞的生命力,减缓其衰退过程。但是不良的不适时的光照对健康是有害的。夜晚护士站的灯光及准备夜间治疗物品时意外的声音对邻近病房的病人来说,都是不良的声光刺激。另外,在复苏室,谈论与护理无关的话题而置术者于不顾,比单纯的物理的噪音危害大得多。遵循医院对病房环境整齐划一的要求,晨间护理时,病人往往被“赶”下床,其被子被三折于床尾或一端塞于床垫下,特别是秋冬季节,这一措施忽视了患者基本的温度和舒适度的需求。而在ICU,往往因为依赖于空调,而疏忽每位病人对温湿度的不同需求。相对于夜间,重症监护病人清晨更易遭受寒邪的侵袭,而护理人员因为忙于晨间护理和交班而忘记帮病人掖好被角。

(2)病房物品放置的不合理。诚如上述,为了达到病房的整齐,病人通常被要求将生活用品收于床头柜或壁橱里,一定程度上造成病人的不便,忽略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恢复健康”为目标的护理要求。

(3)饮食与休息安排缺陷。目前,医院采取床边选餐的方式提供病人饮食,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病人的需要,但在制作膳食时仍然“一刀切”,常常发生肾科患者饮食过咸、食物过度蒸煮、违背民族习惯或宗教信仰等情况。或者因为电梯繁忙,延误送餐,如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后半小时不能及时进餐而导致不适。另外,饮食指导公式化,导致病人对所需饮食的具体概念不清,如高钙、高蛋白、低胆固醇、富含膳食纤维、清淡易消化等各类食物的具体范围不明确。

夜间过于频繁的病房巡视往往使得患者睡眠欠佳。常听患者抱怨“刚睡着就被吵醒了”。另外护理人员常常将下午15点的体温提前到13点或12点50,目的只是早点下中班或早点完成“任务”,而不考虑患者是否在午休。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休息欠佳对健康的伤害显而易见。

1.1.2 护理人员方面

由于临床护士缺编、护理工作量大、病人不断增多,护士需要连续上夜班。特别是在急诊、ICU、大手术开展较多的科室(如心胸外科),护理人员往往得不到很好的休息。

1.2 安全需要的满足

1.2.1 病人方面

(1)生理安全的威胁。①理化因素的危害。灭菌灯的直接照射、无菌物品的不合理放置、化学消毒剂的浓度不达标或被消毒物品的冲洗不彻底、室内安全辅助设施的不完备(如老年病房拐杖的使用)以及地面过湿过滑等均或多或少危害患者健康。②人为因素的伤害。由于查对不仔细导致输错血、发错药,由于病情观察不到位而延误抢救,由于清点不到位导致手术后纱布留于体内、丢针、断针,由于无菌观念的薄弱(如操作前后洗手的缺如、单独操作时不慎独等)导致患者院内感染、由于护理记录不完善而损害患者生命健康权或失去举证倒置的依据,类似情况屡见不鲜。

(2)心理安全的隐患。接待新病人时入院宣教不到位。如患者到达骨科病房,面对特有的牵引病床、骨疗仪极易产生压抑紧张情绪,而护理人员往往忽视专科内容的宣教。其次,在病区走廊或任何病人可以轻易听到的地方谈论病情,容易引起患者的猜疑,产生恐惧心理甚至造成精神伤害。再者,对病情解释模棱两可或存在错误或全然不知都将引起患者的不信任及心理恐慌。第四,惊慌失措或犹豫不决的行为均会带给病人不良的心理刺激。最后,心理护理不充分或不确切,有时仅以“不要担心,您会很快康复的”诸如此类没有可操作性的安慰语护理患者,而不进行仔细的病情观察,不解决实际需求。或者忙于护理操作而不关心患者心理状态更不会进行心理疏导。如在手术前病人常焦虑不安,而部分护士视若罔闻。

1.2.2 护理人员方面

封闭的物理的工作环境(尤其是在ICU、手术室)及仪器所带来的不明原因的辐射均在一定程度上危害护士的健康;工作的高负荷、高风险以及众多的考试考核、一部分人对护理工作的低认可度,不可避免造成护理人员极大的精神压力及心理落差。

1.3 爱与归属需要的满足

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常常忽视患者实际的情感需求,而提出不切实际的建议或对于病人来说繁多的希望;往往忽略家庭及社会支持之于康复的意义,如对老年患者尤其是丧偶独居老人,疏于沟通而不能及时了解其心理状况,不善于很好地调动其子女及亲友的支持。另外,对患者的称呼目前虽然有所改善,但如何恰如其分的称呼患者增强患者的归属感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尊重需要的满足

在换药室,面对化脓或腐烂的伤口如老烂腿,部分护理人员常面露厌恶的神色而导致患者心里不适;进行导尿术、灌肠术等涉及患者隐私的专科操作时,护理人员往往忘记屏风遮挡或关闭门窗,而使患者处于极度尴尬的境地。操作过程中,部分护理人员言语不当,如在进行结肠灌注透析前,“脱裤子,躺到上面去”等不严谨的语句常常使患者极度反感。因化疗而脱发的患者常戴假发或帽子,部分护理人员本意是鼓励患者,但因措词不当而起适得其反的效果。

1.5 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1.5.1 病人方面

鉴于部分观点认为,病人应该多休息,阅读几乎是唯一的放松方式。殊不知,一些针线活、一些书写及清洁的工作、一些能力所及的锻炼,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鼓励病人自理,因为这是患者的精神寄托,也是较好的放松方式。另外,由于工作的繁忙,护理人员容易忽视患者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如鼓励患者振作,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战胜疾病,这是日常工作中最常忘记的护理计划。

1.5.2 护理人员方面

护理管理者有时只注重护理质量的监控而疏于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或是把重点放在患者方面而忽视护理人员自我实现的需求;对一线护士的排班缺少灵活性,对护理人员自身的需求考虑不周;对护士的继续教育或进修学习不能给予最大的支持,而只是从医院利益出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护理人员深造的方式及时间。科室的频繁轮转,在制约专科护士发展的同时也制约了护理人员自我价值的实现。

2 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改善。

2.1 加强护理护理质量监控,实现患者各层次需要的最优化满足

2.1.1 改善基础设施,保证生理需求

(1)从病人需求出发,调整规章制度,在保证病人便捷的前提下,实现病房的整洁。(2)完善病房安全设施,特别是老年病房、精神科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床档、约束带、拐杖、防滑系统、夜间地灯等均应俱全。(3)采用空气过滤装置或层流式空气系统,定时开窗通风,保证新鲜空气的进入。(4)加强医院营养科建设,引进专业营养师和敬业的烹饪师,针对各病区不同病种,适当结合民族习惯、地区差异、宗教信仰,分区制作膳食,同时建立专门的送餐通道,保证供餐准时。

2.1.2 细化护理工作,运用临床路径

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的病情及不同的需要,以时间为横轴以具体护理计划和措施为纵轴,将护理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同时也有利于患者有效地配合,最终最优化地满足患者切实需求,促进其康复。如在新病人入院后,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及病情需要,将相应的护理工作主次分明地安排好,并于24小时内对病人及家属讲解清楚,及时了解患者需求,从而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2.1.3 严守护理原则,减少护理差错,将安全隐患最小化

培养护理人员的慎独品格、强化无菌观念、严格查对制度。在手术室器械的维护、普通病房的物品管理中,运用“五常法”,即在日常工作中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在护理文件书写过程中,遵循及时、准确、完整、简要、清晰的原则,维护患者的健康权及护士自身的权利。在物品放置过程中,无菌物品应置于离地面20cm、离墙面5cm、离天花板50cm的地方;污染物品分类处理,消毒、焚烧或送回收处理,严格监控。

2.1.4 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心理舒适,将不良刺激归零

加强护理管理,完善评价体系,把护理质量监控落到实处。培养护理人员的奉献精神、爱伤观念,量化护理工作、严谨工作言行,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专科知识水平。避免不择时地谈论病情,避免无视患者心理感受,避免言语过激或失当,避免误导或解释不清。注重树立沉稳、干练、尽责的工作作风,杜绝因人为因素带来的不良的心理刺激。

2.2 营造人文关怀氛围,增强护理人员的组织承诺

2.2.1 关爱护士

作为护理管理者应该认识到,护理活动的原动力是人文关怀。在关爱患者的同时,应关爱护士,如在每天的工作中抽时间巡视科室,与护士及时交流,体恤下情。完善网络系统,建立本院护士的生日库,体现人文关怀。

2.2.2 合理排班

结合护士的意愿及个人工作安排,制定相对的弹性排班制度。对急诊、手术室等较繁忙的科室,加派备班,这样既避免病人多时护理人员不足,又充分考虑了护士的休息。

2.2.3 鼓励学习

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思想教育,鼓励继续深造,提高临床护理队伍的综合力量和整体水平。鼓励交流和学习,汲取先进的护理经验,树立科学的护理理念。通过上述措施,增强护士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对医院的组织承诺。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满足其健康需求。

[1]陈建梅,文 华,贺莲香,等.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21):49-51.

[2]徐小娟,徐 燕.探讨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在优质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20):2878-2880.

[3]曹怡云.需要层次理论在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临床适应能力方面的应用[J].职业,2015(9):89-90.

[4]胡瑞燕,张岩平,卫艳红.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8):3713.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linical nursing application of human basic needs hierarchy theory

Liu Yufeng1, Wang Qiuqin2*
(1.Second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17, China; 2.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3,China)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as the present nursing classical theory,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 but there are patient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magnetic environment of the individual demand in practice is dif fi cult to meet, and the nurses lack of humanistic care. Therefor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nursing quality, nursing implementation of each level to meet the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effect.

human basic needs hierarchy theory; clinical nursing; application status; countermeasures

刘玉凤(1962— ),女,江苏泰州人,本科,主管护师。

*通讯作者:王秋琴(1984— ),女,江苏泰州人,硕士,讲师。

猜你喜欢
病房护士病人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谁是病人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换病房
病人膏育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