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羿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介绍

2016-02-22 13:01徐侦雄何晓红指导何羿婷
新中医 2016年11期
关键词:痛风性痛风尿酸

徐侦雄,何晓红 指导:何羿婷

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广东 广州 510120

何羿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介绍

徐侦雄,何晓红指导:何羿婷

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广东 广州 510120

痛风性关节炎;经验介绍;何羿婷

痛风性关节炎是人体内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久之,会出现痛风石,关节畸形,屈伸不利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何羿婷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风湿病工作二十余年,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焦树德教授,在继承和发扬焦教授诊治风湿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风湿病的中西医治疗,兹将其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总结如下。

1 湿浊作祟,重视去路,更重来路

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首先受累下肢关节,多在夜间发作,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因其多由于饮酒或过食肥甘厚味之品而发病,患者亦多见肥胖,舌苔厚腻等症状,故传统上,多从“湿热”论治,多使用四妙丸、石苇散等治疗。何教授认为,本病多由湿邪作祟,但从湿论治,重视去路,更须需要来路,知其然,更须知其所以然。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为仓廪之官,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内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明确描述了水液代谢的途径,提示水液代谢与脾胃密切相关。若饮食不节,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而滞留成湿,湿郁化热,湿热瘀滞关节经脉,形成了痹症的潜在内因。临床上所见,本病患者多见肥胖,而肥胖之起因,正是脾胃之气受损的表现,尤其是脾主运化的功能受损。

肾主骨,本病病邪侵犯于骨,尤其是反复发作患者,往往伴有关节变形,提示病损已及于肾。肾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主骨而生髓,若风寒湿热等邪侵于肾,导致肾气亏虚,骨质受损,关节变形。同时,肾主水,三焦水道的通畅有赖于肾的气化,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依赖于肾中阳气的作用,若肾气失衡,必累及津液运行,清浊不分而见湿浊内生;肾气亏虚,蒸腾化气无力,膀胱不能气化,阴浊不降,滞留体内,变为隐患。

何教授在治疗本病时,一方面,使用淡渗利湿、清热化湿之品,如萆薢、土茯苓、毛冬青、木瓜、泽泻、车前子、薏苡仁等,祛除湿邪;另一方面,配合使用健脾化湿、健运中州之品,如苍术、白术、茯苓等,令湿无来路,若病已损及于肾,则更需加用补肾气、强筋骨之品以治本,如川断、杜仲等,补肾以祛浊。

2 以通为用,活血化痰,不宜寒凉

何教授认为,本病既有脾、肾亏虚之内因,同时亦有风寒湿等外因,内外合邪易引起痛风发作。因于脾肾之虚,湿浊内生;风寒湿邪外袭,湿浊凝涩,所以作痛。故而,在治疗时,不能一味的使用寒凉清热之品,寒凉清热者,仅能清其局部之郁热,寒凉之品,却又加重了寒湿之邪,使气血易于凝涩,使病情缠绵难愈。同时,寒凉之品既伤脾胃之气,又损伤肾之阳气,导致运化功能受损。此时,需配合给予疏通之品,如桂枝、桑枝、威灵仙、细辛等,可令经气通利,邪不暂留。本病因于湿浊作祟,湿浊内蕴,郁而化热,热炼湿而成痰,痰湿阻滞,气血运行不畅,郁而又成瘀;风寒湿邪袭于人体,亦可造成气血经脉运行不畅,而成瘀血;痹证日久,五脏气机逆乱,升降无序,则气血逆乱,亦成瘀血。痰浊与瘀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加重,而成恶性循环,使痰瘀互结,胶着于关节,闭阻经络血脉,使关节、皮肤、肌肉、筋骨失于濡养,造成关节肿大、变形。故而,可配合使用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之品,如地龙、僵蚕、当归、穿山甲、姜黄、天南星等。

3 不拘一格,妙用验方

何教授治病不拘一格,常常选用民间验方治疗急性痛风,如一方剂,就三味药:百合、车前子、石苇。百合,性微寒平,具有清火、润肺、安神的功效,似与痛风无关,但其中含有秋水仙碱,百合有秋水仙碱的作用,却无其副作用。车前子,性甘寒,入肾、膀胱、肝、肺经,功能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热化痰;石苇,苦平,利水通淋、清肺泄热;此两药,均可利水泻湿浊。

4 急性发作,内外兼用

在痛风急性发作时,中药的内服治疗,固然重要,但也可以配合外敷、针灸等方法治疗。因为急性发作时,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湿热蕴积,何教授常会给予四黄散(黄连、大黄、黄芩、黄柏),加蜂蜜,温水调匀外敷于局部,可以起到清热凉血、缓急止痛的效果。

5 不痛非已愈,注意饮食

痛风急性发作时,红肿热痛甚,患者往往会注意就诊,但当疼痛缓解后,患者往往不以为然,就不再坚持治疗。何教授指出,没有疼痛,并不是表示病已痊愈,痛风治疗的关键在于缓解期的调治。持续高尿酸血症如不积极控制,可引起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和反复发作,同时,也可引起尿路结石和尿酸性肾病,出现尿路梗阻或肾功能不全。故而,需告知患者,在痛风缓解期,仍须继续治疗,控制尿酸在正常水平。痛风缓解期的治疗,主要是以调本为主,以针对脾、肾之气亏虚的特点,可适当增加健脾、补肾药物的用量,减少或不用清热之品,减少祛湿之品用量,以使脾得运化,肾之气化有常,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同时,无论是在痛风急性发作,还是在缓解期,饮食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食物中摄取嘌呤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血液中尿酸的水平,甚至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故临床上,一定要叮嘱患者注意低嘌呤饮食,告诫患者少食用动物内脏、老火汤、啤酒、海鲜、豆类等食物。

6 病案举例

祝某,男,33岁,2010年12月16日初诊。有痛风病史2年,反复发作,尿酸最高800 u/mL,每于发作时服用消炎止痛药等治疗,右手第二掌指关节、右足背可见痛风石,现左肘、右踝关节疼痛明显,局部红肿,夜间为甚,影响活动,口干,无口苦,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辅助检查:尿酸:540 umol/L,C-反应蛋白(CRP):58 mg/L,血沉:86 mm/h。脾虚失于健运,升清降浊无权,肾虚气化乏力,分清泌浊失司,痰湿内生,日久瘀滞胶着于关节,故见痛风石,痹阻不通故痛,脾虚津液不能上承故口干,结合舌脉,四诊合参,辨证属于脾肾两虚,湿浊瘀阻。治法:健脾补肾,化湿泄浊,活血通痹。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处方:桂枝、白芍、知母、独活、川牛膝、防风、羌活各15 g,车前子、石苇、百合、络石藤、威灵仙、炒薏苡仁、老桑枝、鸡血藤、续断、杜仲、泽泻各30 g,苍术、姜黄、僵蚕各20 g,炙麻黄、穿山甲(冲服)各5 g。7剂,每天1剂,水煎服。并嘱患者多饮水,低嘌呤饮食。服药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1周后复诊,右手第二掌指关节、右足背仍可见痛风石,左肘、右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局部无红肿,活动基本正常,无明显口干口苦,小便正常,大便偏稀,每天2次。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效不更方,予上方加减调理1月,诸症消失。复查尿酸:420 umol/L,CRP:9 mg/L,血沉:44 mm/h。

按:何教授认为,本例痛风性关节炎乃因脾肾两虚,湿浊内生,日久胶着,瘀阻关节而成痛风石,治疗时重视健脾补肾。何教授没有见热即用寒凉,虽局部有热象,不可过用寒凉,以防寒凉药物凝涩之弊,邪气愈加痹阻难去。遣方用药方面,以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底方祛风除湿、散寒清热,以车前子、石苇、百合加强利湿泄浊、化瘀解毒,络石藤、鸡血藤、僵蚕、穿山甲化瘀通痹,续断、杜仲、牛膝调补肝肾,薏苡仁、苍术健脾祛湿,共奏健脾补肾、化湿泄浊、活血通痹之功。

(责任编辑:冯天保,郑锋玲)

R249

A

0256-7415(2016)11-0161-02

10.13457/j.cnki.jncm.2016.11.070

2016-06-12

广东省科技厅项目(2014KT1394)

徐侦雄(1981-),男,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诊治风湿病。

猜你喜欢
痛风性痛风尿酸
喝茶能降尿酸吗?
痛风的治疗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夏天,从第一次痛风开始预防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3,5,2’,4’-四羟基查尔酮对小鼠尿酸及尿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