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的临床诊断技术与疫苗研究进展

2016-02-22 15:15刘天宇金海林赵丽娟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犬瘟热活疫苗研究进展

刘天宇 ,王 丞 ,金海林 ,赵丽娟 ,赵 权 ,2

(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2.长春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600)

犬瘟热的临床诊断技术与疫苗研究进展

刘天宇1,王 丞1,金海林1,赵丽娟1,赵 权1,2

(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2.长春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600)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鼬科和浣熊科等动物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该病在临床上可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作出初步诊断,结合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诊断即可确诊。目前一直缺少治疗犬瘟热的有效药物,所以犬瘟热的预防主要依靠接种疫苗。结合已有研究报道,总结了犬瘟热的临床诊断技术和犬瘟热疫苗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兽医同仁提供参考。

犬瘟热;临床诊断;疫苗;研究进展

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成员,目前食肉目各科动物均有感染报道,但主要感染犬、狼、貂、狐等动物,其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近20年来,随着动植物资源的变化,加上病毒自身的不断演变,CDV最初只感染犬科动物,到现在可以感染猫科、鼬科、熊猫科等动物[2]。甚至已经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了,比如已有我国的猕猴和日本的食蟹猴感染该病毒的报道[3-4],并且在人的变形性骨炎患者中也检测到了CDV的核酸[5]。这些都提示着犬瘟热的防控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该文就当前犬瘟热临床诊断技术和疫苗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1 犬瘟热的诊断技术

通常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即可以对犬瘟热作出初步判断。但犬瘟热有时会有混合感染,所以只有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相结合才能确诊该病。

1.1 常规检测与诊断 犬瘟热常规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有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测诊断。其中,血清学检查在实验室中比较可靠,主要包括补体结合实验、微量血清中和实验、免疫荧光试验等。特别是免疫荧光试验,目前是国际通用的犬瘟热诊断方法。

1.2 分子生物学检测与诊断 犬瘟热诊断比较困难,尤其是早期确诊更困难,加之CDV发生变异等都加大了诊断的难度。但随着我国的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先后建立了核酸杂交技术等诊断技术,这些方法要比免疫学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很多,尤其是在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尚未产生免疫应答的情况下,用分子生物学检查可以很早地给出诊断结果。

1.2.1 核酸杂交:核酸杂交是一种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检测技术,用放射性或非放射性物质标记已知序列的单链DNA或RNA片段(探针),利用已知片段检测样品中的DNA或RNA分子的特定序列(靶序列),之后再经过放射自显影或显色反应将与探针特异性结合的靶序列显示出来,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该方法的关键是要制备敏感、稳定、特异的核酸探针,最近几年并没有专门的相关报道。张永霞等[6]人,采用半点杂交技术对CDV N基因进行了地高辛(DIG)标记,制备了cDNA探针,并用该探针检测疑似病犬,结果表明该方法比胶体金技术诊断检测率高,且摸索出脾脏是该方法最好的检测样本。

1.2.2 荧光定量PCR: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可以快速、实时、敏感、准确地检测病毒的方法。付运星[7]等人,根据 CDV 核衣壳蛋白(N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通用引物和1条通用探针,通过体外转录构建绝对定量标准品RNA。对荧光定量PCR优化,建立起一步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敏感性比普通RT-PCR高2个数量级,重复性良好,不同时期批间和同一时期批内的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下。为犬瘟热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1.2.3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是由日本学者开发的,已经在许多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性疾病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是一种新的核酸扩增方法,可以在等温条件下短时间内进行核酸扩增,具有快速、简单、高效的特点。与普通PCR相比,不需要模板的变热,温度循环等过程,且不需要任何专门设备就可以实现现场的高通量快速检测,便于在小型医院、实验室、临床上推广,因此建立RT-LAMP检测CDV的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胡嘉欣等[8]人采用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技术,针对犬瘟热病毒N基因保守区的8个位点设计了6条引物进行RT-LAMP一步法扩增,对实验条件优化,最终证明,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操作简便、快速、便于观察,适用于门诊和现场检测。

整体而言,随着最近几年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和进步,犬瘟热检测变得越来越准确、简单、易行。但每种技术都有其自己的优点、缺点和许多限制因素,所以在进行犬瘟检测时最好结合实际情况,多种方法结合进行,最大提高检测的准确和敏感度[9]。

2 犬瘟热疫苗

预防犬瘟热的主要办法还是接种疫苗,目前用于预防该病的疫苗主要有甲醛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

2.1 灭活疫苗 最早的犬瘟热疫苗就是Puntoni利用福尔马林灭活感染CDV犬的脑组织,制备的组织灭活疫苗,但采用该疫苗接种犬后,其体内中和抗体滴度太小,以致不能有效抵抗强病毒的攻击。我国的夏咸柱等[10]人,用静水压高压灭活的方法对CDV进行灭活,并加入蜂胶佐剂制备犬瘟热病毒高压灭活疫苗。将该疫苗免疫接种CDV易感犬,同时以用福尔马林灭活的犬瘟热病毒灭活疫苗为对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犬瘟热病毒高压灭活疫苗安全、可靠,其诱导试验犬所产生中和抗体的能力明显高于该病毒的福尔马林灭活苗,临床应用该疫苗对犬的保护率达89%,但由于该疫苗激发产生的抗体水平下降快,所以现在基本很少使用。

2.2 弱毒疫苗 弱毒活疫苗(modified live vaccine,MLV)是将自然分离的犬源、貂源CDV经鸡胚、细胞多次传代适应而致弱,能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且可以诱导免疫记忆和有良好的免疫原性。19世纪50—60年代,该疫苗研制成功,在当时广泛应用,极大地减少了犬瘟热的发生和流行。但该疫苗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很低。有研究表明,我国的商业用疫苗毒株和野毒株在抗原蛋白中存在较大的差异[11]。

随着我国的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疫苗,比如基因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等新型疫苗,都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较高的抵抗力和稳定性,但存在着研发成本高、重复性差等问题,严重制约疫苗的实际应用,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当前,流浪犬及宠物犬的数量急剧增加,且与人类的接触越来越密切,给自然界中循环的CDV提供了一个足够大的种群以及跨种间传播的空间[12]。作为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传染病,犬瘟热很有可能成为继狂犬病之后重要的传播给人的疾病,因此,相关部门、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兽医应高度关注该病的防控,以促进新型疫苗和诊断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1]李天松,王磊,王胜乐,等.犬瘟热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4):305-308.

[2]BUCZKOWSKI H,MUNIRAJU M,PARIDA S,et al.Morbillivirus vaccines: recent successes and future hopes[J].Vaccine,2014,32(26):3155-3161.

[3]SAKAI K,NAGATA N,AMI Y,et al.Lethal canine distemper virus outbreak in cynomolgus monkeys in Japan in 2008[J].J Virol,2013,87(2):1105-1114.

[4]QIU W,ZHENG Y,ZHANG S,et al.Canine distemper outbreak in rhesus monkeys,China [J].Emerg Infect Dis,2011,17(8):1541-1543.

[5]HOYLAND J A,DIXON J A,BERRY J L,et al.A comparison of in situ hybridisation,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and in situ-RT-PCR for the detection of canine distemper virus RNA in Paget′s disease[J].J Virol Methods,2003,109(2):253-259.

[6]张永霞,王金福,张似青.斑点杂交法检测犬瘟热病毒[J].中国畜牧兽医,2010,37(12):229-231.

[7]付运星,吴永丽,徐道修,等.犬瘟热病毒一步法荧光定量 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兽医学报,2016(3):407-411.

[8]胡嘉欣,温永俊,霍志云,等.犬瘟热病毒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J].中国畜牧兽医,2012(10):45-49.

[9]苏凤艳,李哲,刘千辉,等.犬瘟热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5(5):1318-1324.

[10]夏咸柱,池元斌,余春,等.犬瘟热病毒高压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应用[J].中国兽药杂志,2000(2):6-8.

[11]刘玉秀.犬瘟热病毒敏感细胞系和感染性克隆的构建与初步应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12]ALMBERG E S,CROSS P C,SMITH D W.Persistence of canine distempervirusin theGreaterYellowstone ecosystem′s carnivore community[J].Ecol Appl,2010,20(7):2058-2074.

Research Progress on Clinical Diagnostic Technique and Vaccine Development of Canine Distemper

LIU Tian-yu1,WANG Cheng1,JIN Hai-lin1,ZHAO Li-juan1,ZHAO Quan1,2
(1.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118,China;2.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chun Sci-tech University,Changchun 130600,China)

Canine distemper is a highly contagious infectious disease caused by 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V).Animals in Canidae,Mustelidae and Procyonidae are susceptible to CDV.This disease can be preliminary diagnosed by clinical symptoms and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and confirmed diagnosed by etiology examination and serodiagnosis.Currently,due to the lack of effective drugs for cure of canine distemper the prevention of this disease mainly dependents on vaccination.We summarized the clinical diagnosis technique of canine distemper disease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canine distemper vaccine,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veterinarians.

canine distemper;clinical diagnosis;vaccine;research progress

S858.292

A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6)12-0103-02

2016-11-28

刘天宇(1990—),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兽医临床诊断技术。

赵权(1964—),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寄生虫病免疫防治。

(责任编辑:钱英红)

猜你喜欢
犬瘟热活疫苗研究进展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犬瘟热的诊断和防治
鸭苗注射禽流感疫苗的时间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宝丰县犬瘟热流行病学调查与初步分析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与猪伪狂犬活疫苗混合喷鼻试验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犬瘟热病的中西防治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