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全党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上来

2016-02-22 10:11叶维佳
决策与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小康社会布局

叶维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该战略布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次新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在公开报道中提及并诠释“四个全面”发展战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所包含的丰富内容,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历届党中央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和实践经验陆续概括形成的。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过程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基础上,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提出并形成的,其间经历了3个阶段:

从“一个全面”到“两个全面”。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全面”,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重申了“一个全面”的奋斗目标,并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表述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8年之际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统一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从而把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全面”扩展为“两个全面”。

从“两个全面”到“三个全面”。2014年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样, “两个全面”便扩展为“三个全面”。

从“三个全面”到“四个全面”。在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后不久,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至此,“三个全面”首次扩展为“四个全面”。需要指出的是,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虽然都提出过“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但“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江苏之行中首次提出,并且是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组合在一起,至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公开亮相。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战略思想的理论光辉。

首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现阶段改革开放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出发,回应新时代提出的新机遇新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其理论意义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再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可破解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矛盾。严晓峰认为,一个时期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关系全局的大问题,因而抓住主要矛盾,是正确制定发展战略的前提。要实现全面小康的近期目标,就必须用这一战略目标牵引种种战略举措,就要啃硬骨头,攻克体制机制痼疾,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为“两个一百年”目标铺路架桥;就要革故鼎新,推动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构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就要从严治党,坚定不移转变作风、惩治贪腐,重塑政治生态,锻造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揭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规律,昭示着这一战略观既是战略布局,又是战略思想;既是理论指导,又是实践指南,显示了我们党善于理论创新的勇气和胆魄。

最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升华了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及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仅仅依靠单项领域、单个层次的措施难以奏效,必须加强统筹考量、整体谋划,增强国家治理和党的建设的关联性、系统性、耦合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到实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曲青山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了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它是实践的产物,因此我们要贯彻好、落实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注意在实践中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协调推进。孙思敬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揽治国理政全局,统筹国内国际大局,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大战略举措,形成了实现中国梦的顶层设计。形象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方向标,我们党是“主心骨”,13亿中国人民是主力军,而改革和法治则是“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前进在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道路上。

三、如何理解实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战略保证。黄坤明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关键一步。我们今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向实现中国梦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endprint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陈雨露认为,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一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而能否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如期实现。李文阁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立足于“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来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阶段性目标,这个阶段性目标,是为长远目标打基础的,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基础。罗志军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坚实基础。中国梦涵盖“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性和过程性的有机统一。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将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所涵括的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依法治国、管党治党等内容,尽管都是老话题,但都有新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经济方面的考量为主拓展深入到更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深化改革,解决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新矛盾;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重大命题;全面从严治党,突出从严治吏这一重点。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扩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优势的增长空间。章传家认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确定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这意味着我们党在自觉把握和增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优势上,又向前迈进了历史性的一大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确立,表明我们党已公开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以普惠人民为内在特性、以改革创新为内在特质、以倚重法治为内在特点、以强健领导核心为内在特征的社会形态,它应当而且也能够成为经济显著增长的内在优势。从实践角度来看,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使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成果惠及全国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愈加显示出其价值优势;紧紧扭住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除陈腐思想观念束缚、利益固化藩篱和陈旧体制障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愈加显示出其活力优势;紧紧扭住全面依法治国,着力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愈加显示出其秩序优势;紧紧扭住全面从严治党,着力保持和增进我们这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愈加显示出其领导力量优势。由此可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和推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优势的延续增长打开了一个新天地。肖冬松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观念。一方面这是因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许多重大观点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如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它们是“姊妹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保障;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确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锻造我们事业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等等。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这些重大观点的突破不是零碎的、孤立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新的思想体系,新的治国理政方略,新的战略布局,新的实践体系,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白春礼认为,未来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福建、江苏和云南等地考察调研时反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等突出问题。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因此必须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方向,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与潜力。欧阳坚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适应今天中国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新要求,是引领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是建党100周年时我们要实现的宏伟目标,是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开启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战略部署,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纲领。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郑重宣示,是锻造坚强领导核心的治本之策。

科学的战略布局,不仅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和实践支撑,更是一个执政党攻坚克难的强大武器,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发展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在科学分析研判发展形势与目标任务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党的工作布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指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90多年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当代中国不断发展进步奠定了基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关键就在于坚持中国道路、增创中国优势。这一战略布局,统一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统一于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统一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它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体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深化了对共产党人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阔步走向未来的关键抉择。艾四林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仅是重大战略布局,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及其逻辑关系和重大意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实际上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所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布局,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赵前宽认为,把各族人民和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上来,成为了当前理论指导、政策辅导、思想疏导、舆论引导、价值倡导的主旋律。endprint

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落实方略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以四大部分来部署了如何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施力重点。

首先,李克强总理强调“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要“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就必须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投融资改革、价格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和国企国资改革,就必须实施好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开放倒逼改革。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关键,关于这一点,韩振峰认为,要认识到当前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根本出路在改革。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一切。当前我们社会出现的一切矛盾和问题,绝大部分都必须用发展的办法去处理,用改革的方式去解决。2016年是深化改革的关键年,关键年就要有关键作为,就应当以强有力的硬招、实招“破梗阻”“清障碍”,将改革部署一条一条落到实处,取得实绩。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要做到全面改革,就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充分考虑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努力做到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既要讲“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要讲“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既要讲如何分好“蛋糕”,也要讲如何做大“蛋糕”。要通过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深化改革的阻力,真正做到在“改革”上用劲,在“深化”上用力,在“全面”上用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针对当今中国难题、解决突出矛盾的一次顶层设计,而其中难度最大、任务最艰巨并最具挑战性的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实践中应把握住大体方向: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关键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第二,转变国企混合制改革。以混合所有制为主要方向,同时强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第三,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改革。围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清除壁垒思路,在市场准入、价格机制、建设用地等关键环节要下大气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把握好财税体制改革。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

第五,关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改革。把保护环境作为一条红线,不得逾越,并且要舍得投资,舍去不必要的增长速度,以保持经济稳定和谐发展的新常态。

关于这些改革,杨克勤认为,改革应与法治互为动力、相辅相成。一方面,改革必须于法有据,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才能保证改革航船不至于跑偏甚至倾覆;另一方面,改革必须与时俱进,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法律法规必须废止或修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其要义是不仅改革需要法治保障,改革的成果也需要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李忠杰认为,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之源必须与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相伴相行。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也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其次,李克强总理强调必须“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经济发展要行稳致远,既要全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又要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要从“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型城镇化”、“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等七个方面着力。

再次,李克强总理指出应将“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独立成篇。他强调,“立国之本,惟在富民”。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增进民生福祉必须体现“全面”,必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把广大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公平、医疗卫生、公共文化服务、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等普惠式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和完善摆在新一年工作的着力点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帅发展全局,究其根本,就是推进民生改善。如何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需要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就此王东明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讲是发展问题,新常态下追求高速增长已不可能,但必须保持合理的增速,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否则,全面小康会落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因而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创新驱动以实现跨越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辛鸣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布局中属于战略目标层面的内容,其他“三个全面”属于战略举措。我们绝对不是为改革而改革,也不是为治理而治理。我们的改革和治理,包括党的建设,都要围绕一个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有战略举措做保障。比如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寻找动力,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为小康社会保驾护航。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我们的社会有规矩,我们的国家有规矩,那么我们就要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如果中国共产党不能代表先进文化,那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就很难发挥核心领导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后“三个全面”是第一个全面的坚强有力的保障。后三个方面做得越扎实、越深入,那么,第一个全面就会落实得更好,实现得也会更快、更全面。

最后,李克强总理强调,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宪施政、提高效能、倡俭治奢、勤政为民”。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可靠保障,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全面依法治国的作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李林如认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对于包含“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求的全面小康来说,依法治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没有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和谐稳定不保,全面小康就难以实现。

法治是善治的根本。只有将权力纳入法治的轨道,国家才能走向善治。而中国法治建设其重心不是在于法律体系的构建,而是应强化法律的地位,力纠有法不依之顽疾,坚决让手握权力者不仅要“口中说法”,更要“心中有法”,以身护法。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具有“灵魂”作用,是其他三个全面实现的根本保证。就此,夏春涛明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这在党史上是第一次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顺应了时势潮流。“全面”指党建格局和路径,意味着统筹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形成合力,治标与治本兼顾,着力建立改进作风和治理腐败的有效机制、长效机制。所谓“从严”即要求有严明的规矩和严格的执行力;要求“严”字当头,克服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从严要求、从严落实、从严查处、从严管理,重点是从严管理干部。“治”是落脚点,目标是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党始终是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其他“三个全面”布局落实的根本保证。

石仲泉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特殊意义。就它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功能作用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景再美好,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全面从严治党,则美梦无法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果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全面从严治党,所有的一切都无法实现。

[责任编辑:王   瀚]endprint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小康社会布局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医疗布局决定未来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