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评论·审读评阅·现象研判(六篇)

2016-02-22 00:03刘丹凌
今传媒 2016年2期
关键词:争议性新闻自由暴力事件

刘丹凌

主持人语:早在1916年,约翰·杜威就指出:“社会不仅因传递与传播而存在,更确切地说,它就存在于传递与传播中。”从传播被当作一种对理性理想的追求伊始,有关控制与解放、透明与遮蔽、权力与责任的想象就成为媒体与社会关系视野中挥之不去的话题。本期媒介批评栏目中李重桃、杨颜如的《浅谈西方新闻自由观——以法国<沙尔利周刊>袭击事件为例》以个案研究的方法审思西方意识形态下的新闻自由观念。郭金金的《 从校园暴力事件看媒介暴力对现实暴力的影响》以校园暴力事件为视点,分析媒介暴力与现实暴力之间的关系,探讨媒介暴力负面影响的规避措施。周云的《对行政官员语言表达和传播的研究》、李娜《论人大期刊评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别从政治传播视域关注官员话语传播误区与行政管理的关系,人大期刊评论的问题与策略。沈爱君的《从争议性新闻报道看媒介与受众框架的互动》、陶阳谷的《灾难新闻对抗式解读研究——基于“深圳滑坡事件”网友跟帖分析》均把视线投向媒介内容与受众接受问题,前者分析了争议性事件报道中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呈现、差异,提出二者互动的必要性和策略;后者以“澎湃新闻”“人民日报”“网易新闻”APP中的用户跟帖为研究对象,概括网民的对抗式解读表征及特性。6篇文章将媒介与社会的复杂议题再次呈现于我们面前。

猜你喜欢
争议性新闻自由暴力事件
休闲运动的争议性反思:从时间到生活方式
新闻自由之路的艰辛与曲折——近代英国的新闻自由之路
争议性的产生
新闻自由与人格权的冲突解读
浅议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关系
道格?里曼的“个性化”电影
争议性材料在历史课堂中的使用——以抗日战争的教学为例
新闻自由与侵权问题探究
社会戾气背景下极端暴力事件的影响因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