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争议性新闻报道看媒介与受众框架的互动

2016-02-22 00:05沈爱君
今传媒 2016年2期
关键词:互动

沈爱君

摘  要:争议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一直都是媒介关注的重要主题。本文通过对争议性事件、框架理论等概念的梳理,从传统媒介理论如议程设置理论、编码—解码理论视角出发,分别讨论了争议性事件报道中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呈现方式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提出了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之间进行有效互动的必要性和相应的互动策略,从而为争议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提供理论参考和对策依据。

关键词:争议性事件;媒介框架;受众框架;互动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045-03

一、引 言

争议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一直以来都是大众媒介报道的重要主题之一。所谓争议性事件,是由社会生活中一个具体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触发,引起社会参与,牵出广泛争议或质疑,形成“争议场”的热点事件和问题[1]。近几年比较有影响力的争议性事件,如:钱云会事件、夏俊峰事件、念斌事件、林森浩事件等,涉及的范围与领域都比较广泛,很多争议性事件甚至已经触及到法律问题的争议层面。

广义的框架包括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受众框架决定了受众是否接受、如何接受媒体的报道,影响和控制了受众对媒介现实和客观现实的理解与认知[2]。而媒介框架对客观现实的选择与定义同样影响着受众对现实的理解。因此,传播效果取决于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两者间的互动[3]。通过框架互动,在媒介与受众间建立起积极的协商平台,既为媒体调整议题和报道框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也为受众提供了表达和诉求的平台,起到了“安全阀”的作用,有助于防止因为某个新闻事件特别是争议性事件而引发非理性、极端化的群体性事件[4]。

二、从“议程设置理论”看争议性事件报道中媒介框架的呈现

传播学早期形成了许多经典理论,其中议程设置理论几乎是众所周知并无可否认的理论。但事实上,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因为社会场域多种介入方式,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着议程设置理论。

对于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虽然早有迹可寻,但正式提出却是在1972年,由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题为《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的论文。

该理论认为: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媒介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5]。众多实证调查结果显示,媒介对周围环境的议程设置与受众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度之间是有高度关联性的。

在争议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传统媒介以其权威性优势通过对争议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多次重复播出,使这一争议性话题在公众中得到强化,促使公众将注意力转向这些特定的话题,并引导公众舆论倾向媒介议程的建构者。在传统媒体对受众的强大议程设置功能下,受众的诉求常常是被忽视的。这是以传者为中心的传统媒介时代的典型特点,也是议程设置理论的不足之处。

例如,在浙江乐清钱云会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官方媒体初期报道量并不多,本地的代表性党报媒体《浙江日报》上仅刊出2条属于一般性的短消息告知这一事件:2010年12月28日“乐清:通报12·25交通事故”、12月30日“排除‘谋杀可能,温州警方认定乐清‘12·25案件为交通事故”。政府党报的通报将该事件的性质进行了认定。因为该事件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官方媒体在初期报道时极为谨慎,报道量不多也是希望减少受众对该事件的过度关注以避免由此引发的曲解。官方媒体初期在钱云会事件报道的这一行为表现正是议程设置理论里所体现的“媒体不报道、受众也就不会过多关注”的体现。

当然,争议性事件的特点注定了事件本身所具有的社会争议性,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可能可以做到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一致性,即媒介报道什么、受众就会关注什么。可是,进入互联网时代,这种争议性必然通过网络讨论反映出来,而且争议本身可能影响到对事件的政策判断或法律定论,所以媒体的新闻报道在呈现事件过程中必须遵循事件复杂的多重面向以及社会可能的多面幅度,注意新闻报道的宽度和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互动随时会出现的变动。

随着对议程设置理论的深入研究,许多研究人员也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使公众在克服共同的难题时能万众一心,使我们的社会运转得更好。肖和马丁1992年曾指出,通过议程设置,媒介可以使意见相左的团体就某些共同的议题达成某种一致,从而实现不同团体之间的对话。可以说议程设置实现了建立共识的目的,使民主得以运作[6]。对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这一理论的应用更为明显。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在争议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不仅运用了议程设置理论,实践上也超越了这一理论,表现出将议程设置理论由静态的报道框架向动态化、整体化方向推进的趋势。

三、从“编码-解码理论”看争议性事件报道中受众框架的呈现

在大众传媒时代,由于传统媒介功能的强大性及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其对受众的议程设置功能也充分体现出单向性,使得受众框架在很大程度上被媒介框架所影响,主要体现在受众议程与媒介议程的高度一致性,这在议程设置的相关实验中已得到验证。

但是,媒介的议程设置过程不是机械的或自动的,而是与受众个人对信息的处理密切相关。受众对获得的媒介信息一般会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进行评估,受众的评估结果和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是否一致却因人而异,这一特点在互联网时代体现更甚。

可见,受众在对媒介信息进行解读时并非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因为符号具有多义性,而且受众个人的背景也各种各样,这使得受众可能对媒介信息也会有多样化的理解。因此,与媒介框架相对应的受众框架的呈现,可以通过英国社会学教授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来进行阐释。

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提出了三种解码立场:一是“支配-霸权”立场,受众完全理解了媒介的编码意图,并按照媒介的编码意图进行顺应媒介意图的解读;二是“协商”立场,受众理解媒介的编码意图,但既不完全否定也不完全肯定,媒介与受众双方处于充满矛盾的协商过程;三是“对抗”立场,受众偏离媒介的编码意图,有意或无意地对抗媒介的编码意图,使编码解码双方处于相互对立的情景[7]。在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解析中,虽然受媒介议程设置的影响,受众解码很大程度上容易顺着媒介的编码意图来解读,但受众并非完全被动,而是对信息有一定的选择性、支配性,受众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已有认知基础、价值偏向和个性需求的影响下来选择使用媒介信息并作自我解读,对与自我认知不一致的内容往往会采取对抗或协商的方式进行评价和解读。进入互联网时代,受众的这种选择性、支配性更自由,这些特点在对争议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尤为明显。

例如,在钱云会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地方政府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将这一事件定性为一般交通事故。部分受众对官媒公布的结果并无异议,认为钱云会只是不幸遭遇车祸;但也有部分受众并不认可官媒的说法,认为钱云会是被某些被触动利益的人谋杀致死;还有部分受众认为官媒的说法虽然不可全信,但是又觉得在不清楚真相时也不应该胡乱猜疑、造谣生事。从钱云会这一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可看出,受众对信息的解读和建构恰恰体现了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中的三种解读立场,即“支配-霸权”解读、“对抗”解读和“协商”解读。

根据流言发生和传播的三个条件:流言的内容(一般是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正式渠道信息量不足(官媒报道量较少)、流言的渠道是非正式渠道(网络讨论)。在从正式渠道(官媒)获取信息量不足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来路不明的小道消息或流言。因此,当数量众多不明真相的网民参与讨论时,各种流言在网上发酵,从而使钱云会事件最终演变成一个被全社会关注的具有争议的公共事件。很明显,部分受众在解读这一新闻事件时,由于官媒初期的报道量较少,不能从正式渠道获得足够的信息,从而导致了流言的快速增殖,使得部分受众在已有认知基础、价值偏向上更多地表现出了对媒体信息的“对抗”解读。

四、从媒介技术的转变看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互动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传播进入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和文本的互文性特点,使受众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而且受众经常成为话题的发起者和信息的传播者,传统的大众传媒时代从以传播者为中心逐渐向以受众中心转变。这种转变并不是绝对地对立,而是媒介与受众之间形成互动的趋势,虽然这种互动可能还会发生在受众与受众之间或媒介与媒介之间,但是以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最为典型。

值得思索的问题是,历史上出现的传播理论不一定能解释网络时代的新闻报道问题,互动性在网络时代是一个显著特点。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强调了多向的互动性、社会整体性、动态性、政策性参与,由此可见美国传播理论的缺陷:单独从传播者或受众一方面来研讨传播问题是有很大缺陷的。互动性框架在新闻报道的探讨至今并不多见,值得从媒介实践中总结出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框架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强调了媒介与受众在议题关注度上的一致性,并提出媒介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受众“想什么”,但是受众“怎么想”却成了该理论的缺陷,实质上就是点出了媒介与受众之间互动的欠缺。

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媒介融合下,受众可以利用多功能的媒介如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来发起议题或参与话题讨论,充分参与新闻报道的全部过程,尤其是在一些争议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受众的这种参与度显得更强烈,使得媒介和受众彼此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由此形成了一种互动的态势。这种框架互动能有效协调媒介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既提醒媒介在选择和发起议题时必须顾虑受众的立场,也为受众提供了一定的话语表达空间,缓冲了媒介与受众的冲突,有助于避免争议性新闻报道的发酵引起的极端群体事件的发生。

针对争议性新闻事件,媒介应该努力做到如实报道,现今媒介工具的发达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也非常多,因此,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要增加新闻事件的报道透明度,并充分利用媒介的多功能性来探知受众的反应,以得到更多舆论支持。另一方面,受众也应该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以积极、公允的态度来判断、评议争议性事件,提出有建设性地意见,而不是对流言推波助澜。

五、结 论

通过对争议性新闻事件报道的分析,可以从“议程设置理论”看媒介框架的呈现方式,强调媒介的新闻报道要充分发挥其为公众设定议题的作用,以引导社会良序发展;从“编码-解码理论”看受众框架的呈现形态,表明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主体性地位,体现了受众框架对舆论走向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媒介框架不能脱离受众框架;从媒介技术的转变来体会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进行互动的必要性,通过框架互动在媒介与受众之间建立起沟通的平台,有利于防范新闻报道尤其是争议性事件的报道而引发的非理性群体性事件。在某种意义上,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互动的理论可以调整美国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争议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开拓了新格局,使争议性新闻事件的报道兼容媒介及受众双方,引导社会走向健康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 郭丹茹.新视域下争议性事件的媒体再现[J].新闻战线,2011(10).

[2] 张克旭,臧海群,韩纲,何婕.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框架理论看电视报道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2).

[3] 郝美津.央视“你幸福吗?”系列报道框架分析[J].新闻世界,2013(7).

[4] 陈斌.网络环境下争议性事件的报道框架及框架互动机制研究——以凤凰网对“夏俊峰”事件的报道为例[D].武汉大学,2014.

[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 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7] 赵裕秀.央视爱国街采的“编码-解码”理论剖析[J].人民论坛,2013(12).

[责任编辑:思涵]

猜你喜欢
互动
在互动中创设鲜活的英语课堂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与融合浅析
新媒体时代下微博营销为图书宣传添光彩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互动模式下的幼儿美术创作教学
运用慕课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用互动方式打通两个舆论场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