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木渎

2016-02-23 06:33王高岩
辽海散文 2016年11期
关键词:老街古镇花园

王高岩

美哉木渎

王高岩

王高岩

1953年出生于滨城大连。在合资企业做过办公室主任、副厂长。钟爱文学,退休后喜欢爬格子、旅游,作品散见于《中国青年报》《名人传记》《出国》《澳门月刊——旅游视野》等数十种报刊,部分作品入选《最受中学生喜爱的故事文集》《站在巨人肩上》《感动农民的68个人物》等书籍。

苏州市郊太湖岸边,有一座距今两千多年的古镇——木渎,它不但历史悠久,且风光秀丽,天然之美与人文胜迹水乳交融,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吴越文化气息。关于小镇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民间故事。据说春秋时,吴王夫差为博取美貌如花的佳人西施欢心,在小镇边的灵岩山上大兴土木,为其修建宫殿,采自各地的珍贵木材从水路不断运来,由于数量庞大,一时间“木塞于渎”,后来小镇因此得名。

来到古镇入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石牌坊,“瑞门入胜”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民间称这座牌坊为吉祥门,寓意着迈过它,就等于掀开了千年古镇的神秘面纱。

迈过石牌坊,走进木渎镇,一条名曰香溪的小河静静流淌,河两岸高矮不一的树木蓊郁苍翠,生机勃勃。其中一些翠柳,低垂的枝叶紧挨波光粼粼的河面,仿佛身披碧纱裙的少女在菱花镜前梳妆打扮。关于香溪,小镇中流传着一段浪漫的传说——春秋时期,居于此地的美女西施经常在侍女陪伴下到溪边梳洗妆容,洗落的香粉、胭脂点点滴滴流进小溪,久而久之,溪水散发出淡淡幽香,于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香溪。

沿香溪岸边漫步前行,相隔不远就有一座连接两岸的石拱桥,虽然造型不同,但都很精美,桥的外侧藤萝缠绕,裹满绿植,将小桥打扮得绿意盎然。河中不时有身穿蓝印花布衣的女子摇着木舟驶过,她们边摇边低声哼唱着江南小调,吴侬软语轻柔悦耳。静卧的小桥,轻行的小舟,一动一静融汇在一起,远远望去,就像一幅大写意的山水画。

香溪一侧有一条木质长廊,长近180米,青瓦盖顶,青石铺地,朱红雕花的木栏,光亮的石板长凳古色古香。很多游客走累了,身依木栏,静静地看着潺潺流淌的溪水,听着驻足长廊飞檐上燕子们叽喳的叫声,疲劳也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与众多依水而建的江南城镇一样,木渎镇也是依水打造,镇中的街巷、房屋都环绕香溪周边,其中最繁华的老街,即与香溪平行,溪曲街曲,溪弯街弯,曲曲弯弯延伸开去。老街上的道路保持着古时青石铺就的原貌,一块块被岁月打磨的凸凹不平的石板,默默折射着小镇悠久的历史。每当有穿着皮鞋的男女从上面走过,青石在鞋跟敲打下便会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听起来就像一曲节奏明快的打击乐,别有一番韵味。

老街两旁的房屋,粉墙黛瓦、高低起伏,充分体现着苏派建筑低层高密度、造型简洁轻巧的风格,将“前街后河、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情展示得淋漓尽致。老街上商铺、饭店林立,大多以经营苏绣制品和江南特色小吃为主。这些苏绣是女士们的最爱,各家商铺间,上至银发飘飘的老妪,下到年轻貌美的姑娘,穿梭往来,看到心仪的制品大都会解囊买下。临近中午,老街上飘起蜜汁豆腐干、鱼味春卷等当地特色小吃的味道,扑鼻的香气极具诱惑力,很多人边走边吃,无拘无束地过着嘴瘾。古朴的老街、现代的繁华,融合得那样自然、那样完美,既不失悠悠古韵,又与时俱进,历史的脚步就这样继续向前。

木渎紧邻太湖,在灵岩、天平、七子等吴中名山环抱之中,堪称闹中取静之地,宜居之所。或许正是山水灵秀之气的孕育,小镇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北宋至清末共考出27位举人,20位进士,如范仲淹、冯桂芬、杨基、叶燮等,近现代则出了沈寿、唐纳、严家淦等一批名人。他们有的生在木渎长在木渎,有的长年居住在木渎,这些饱读诗书之人,在古镇先后建造起数十所环境幽雅、景色怡人的私家花园,经日月更替、风霜洗礼,仍有“虹饮山房”“榜眼府第”等十余处保存完好,故木渎有“中国唯一园林古镇”之美誉。

在现存的私家花园中,严家花园是比较有特色的一座。它建于1728年,占地16亩,位于木渎老街,背靠灵岩山,门对香溪水,原是乾隆皇帝的老师、著名诗人沈德潜的宅邸,后易手至木渎首富严国馨名下。花园前门上,悬挂着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题写的 “严家花园”匾额,花园主体为五进式结构,依次建有门厅、怡宾厅、尚贤堂、明是楼、眺农楼。居住区位于花园中部,周边是精心建造的园林,园林布局以水池为景观中心,亭榭楼阁依水而筑、奇异山石临水而设、红花绿草依水而缀,每一处单独近看皆细腻精巧独自成景,整座园林远眺则恢弘大气如诗如画。园内还建有“友于书屋”“锦荫山房”“延青阁”等众多以屋、房、阁、轩、庐、斋、楼命名的处所,文化气息十足,体现出主人的翰墨功底、品位格调。

园林最有特色的是植物花草布局,设计建造者将不同季节的花草树木按春夏秋冬四季布置成四个小园区,分别取名为“嗅宜人之清香,兰芬益文思”之春园、“别有洞天荷风凉”之夏园、“闻香思折桂,攻读仰收萤”之秋园、“暗香疏影月黄昏”之冬园,四园四景,四景各异。一方园林中,将四季花草树木融为一炉,营造出四季一园,一园四季之景,构思真是妙不可言。漫步在这奇异的园林中,嗅着淡淡花香,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清朝著名文学家龚自珍游览过严家花园园林后,赞叹之余曾留下这样的溢美之词——“妙构极自然,意非人意造。”

离开木渎前,我得知小镇2005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赞叹之余,小镇中美丽的香溪、古韵悠悠的老街、流韵百年的园林,永远刻在我的脑海中。大美木渎,有机会我一定再来领略你的风采。

责任编辑 潘 石

猜你喜欢
老街古镇花园
太平老街
老街中飘起淡淡的乡愁
东门老街
老街(外二首)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光福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