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输配管网”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2016-02-23 22:58孙春华夏国强王超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调查研究多媒体教学

孙春华+夏国强+王超

摘要:通过流体输配管网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发现各校流体输配管网的教与学有成功之处,同时也存在着课程内容繁杂抓不住重点、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不够、全面学习本课程学时有限、多媒体教学效果不佳等关键问题,针对这些关键问题进行了应对措施分析,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流体输配管网;理论与实践;多媒体教学;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067-03

一、引言

冷热源技术、流体输配技术及末端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三大工程技术。流体输配技术不仅是本专业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内容之一。在采暖空调系统的总能耗中,输配系统的能耗是不容忽视的。而输配系统的能耗由设计、调试及运营维护三方面决定。所以,本专业的相关工程人员必须能正确设计流体输配管网、必须会对流体输配管网进行运行调试、也必须要有流体输配管网实际运营阶段运行维护技巧。为了了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相关院校学生对“流体输配管网”这门课程教与学的相关内容的意见和建议,进而完善教材内容、教学大纲,探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加快完成,我校联合相关院校进行了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

二、调查方案与对象

根据调查目的设计了调查内容和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学生本身的学习特性及对教材的满意度、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学生本身的学习特性包括学生自身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类型及影响学习成果的因素等方面;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教学手段、学时、作业及考核方式等。参加此次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活动的学校有12所,是以电子和纸质问卷两种形式进行的,调查问卷份数为375份,全部为有效问卷。其中大部分学校均调查了大三、大四两个年级的学生。

三、调查情况总结

1.学生自身学习情况调查总结。关于学生学习类型和学习方式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知,47%的学生阅读型学习能力最强,31%的学生听课型学习能力最强;55%的学生是以听课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的。关于学生对课程兴趣度和重要度的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知,55%的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度一般;71%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很重要。关于课程难易程度的调查,接近50%的学生认为本课程的难易程度适中。关于本课程学习成果满意度的调查,接近60%的学生基本满意,但也有40%的学生不满意。

在问卷调查中,设计影响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正面因素有“个人基础好、教与学方法协调、教材适合学习、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结合、其他”等五个选项。在所回收的218份(部分学生未回答此问题)有效问卷中有49%,即106位同学认为教与学方法协调是影响本课程学习的第一正面因素,其次依次是教材适合学习、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结合、个人基础好及其他。对影响学习本课程成果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的因素有“个人基础差、教与学方法不协调、教材不适合学习、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结合不好、其他”等五个选项。在所回收的182份有效问卷中,主次影响因素依次为: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结合不好、教与学方法不协调、教材不适合学习、个人基础差、其他。这个结果与上面的正面影响因素的排序存在一致性。

从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大部分的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这两种能力将主宰他们大学的学习;(2)实践与理论教学结合、教与学方法协调是影响本课程教与学成果的关键;(3)大部分学生认为本课程很重要,这和本课程是专业基础平台课的定位基本吻合;(4)本课程的难易程度的调查结果基本呈正态分布,认为难易适中的学生占最大比例。

2.教学意见调查总结。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关于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看法和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度的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有45%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效果一般,不习惯的占11%,这是不容忽视的;42%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一般,还有15%学生认为结合度较差。关于作业在课程学习中的作用和所期望考核方式的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66%的学生认为作业在本课程学习中的作用很重要;对于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希望采用传统闭卷考核方式的只占到27%,看来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是需要教师多多考量的。对于课程学时安排的调查,大部分同学认为合理。对于现有的考试试卷的难易程度,大部分同学认为适中。

从学生对教学情况的调查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是需要一线教师重新定位和思索的;(2)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是教师重点注意的方向之一;(3)作业是影响本课程教与学成果重要因素之一,不容忽视;(4)对于本课程,传统闭卷的考核方式其效果已不能使学生满意。

3.关于教材的调查。关于教材的调查是从满意因素和易读性两个方面进行的。对教材感到满意的因素有逻辑清晰、文字表达精练、内容深浅适宜、内容详略得当及其他等五个方面。在五个满意因素中排在第一的是逻辑清晰,其次依次是内容深浅适宜、内容详略得当、文字表达精练、其他。对教材易读性的调查,讲授前能读懂大部分内容的学生占46%,讲授前能读懂小部分的占47%,讲授前基本读不懂的占6%。可见流体输配管网第二版教材具有较好的易读性。

4.学生对课程安排建议调查。在回收的375份问卷中,由于有部分学生正在学习此课程,没有对此部分提出建议和意见,所以有效份数为175份。调查的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值得说明的是,表中两部分百分比相加不为100%是因为有的学生对于有些章节没有建议。表1的调查是依据付祥钊教授主编的流体输配管网第二版教材进行的。

从表1可知,对于暖通空调常见流体输配管网的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离心式泵与风机的理论基础、管网系统的水力工况分析、泵风机工况调节、调节阀理论及流体输配管网的网路图理论,建议重点讲解的百分比远远高于可自学的百分比;对于常见管网形式与装置、气固两相流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基本结构、其他常用泵与风机、泵与风机的选用及调节阀的选用等希望自学或结合实践学习的比例要高于重点讲解的比例。由此可见,学生对于流体输配管网这门课程安排的建议有着共性,就是大部分同学认为基础理论、基本方法要重点讲解,理论相对简单的章节或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部分不用重点讲解,可在老师引导下自学或最好结合实际来学习。

四、结合关键问题,初探应对措施

从流体输配管网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各校一线教师经过近10年的摸索,在课程的教与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同时也影射出目前流体输配管网教与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同时也是学生建议改进的地方,在此结合关键问题初探应对措施。

1.秉持课程定位,坚守从个性中提炼共性的教学思路。专业指导委员会将流体输配管网定位为专业基础平台课,一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谨记课程性质,切忌进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状态。[1]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坚守“个别—一般—个别”的认识论方法,从了解具体的工程管网开始,认识管网的基本构成;从认识各种具体的管网开始,提炼出管网类型;引导学生从管网的基本构成与类型去分析认识具体的工程管网。在从个性—共性—个性的教学提炼过程中要选好案例。坚守这样的教学思路,避免出现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大脑一片茫然、模糊、抓不住重点的现象。

2.教与学相互协调,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一线教师,均知道流体输配管网这门课程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也尽了最大的努力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但为什么仍达不到学生的要求?除去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提高,相应的学生对教与学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外,还存在资源、时间(学时)限制等的客观原因和教与学方法得当的主观原因。教与学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双方是对等和互动的关系,缺少任何一方的良性配合,均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工科类与实际联系紧密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相对提高。教师除了要具有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外,还要实际工程经验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理论工程化,以典型的实际工程作为案例进行举例教学,并且举一反三,使课本上支离破碎的知识尽量系统化和整体化。[2]

3.正确使用多媒体,强化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情景交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但教学过程中过度使用多媒体课件将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3]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而不能因多媒体省事而本末倒置。教学要从实际效果出发,眼光不能盯住多媒体不放,而应该提倡“土”、“洋”结合,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教学。避免学生看电影教师成了解说员,力求“二合一”。[4]多媒体教学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当有新的灵感,或课堂上有新的变化的时候,可以完全抛开课件,即兴发挥,使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得以充分展现,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4.教师引导性讲课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解决学时有限的问题。处在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的当今时代,有限的学时是完全满足不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需求的。教师只要讲清理论体系和指出要点,对教材中的细节不必一一叙述,避免烦琐。教师在每一部分完整的理论教学后,要设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课程知识的深层次问题,可以是课程知识的延展性问题,也可以是课程知识的应用性问题。[5]学生通过仔细研读教材、广泛阅读参考书、讨论、质疑,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的基础知识是灵活的,而且培养的思维能力也是高层次的。[6]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进一步再通过教师适当引导后的自学效果是出乎意料的,因为思考的学习效果是最好的。

五、结语

通过流体输配管网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了解了影响学生学习本课程成果的自身和外部等因素以及学生对本课程教与学的建议和意见。在这些意见和建议中值得一线教师注意的有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不够、多媒体教学效果不佳、全面学习本课程学时有限及作业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等方面。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本次研讨会目的明确,成效显著。教师和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缺一不可,只有双方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对等和互动的关系,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付祥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设置平台课程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13(3):58-59.

[2]王丽辉,周海燕.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教育,2008,(4):32-34.

[3]关俊伟.浅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负面影响[J].福建论坛,2008,(08).

[4]李文国,沈静.浅谈目前多媒体课件教学存在的几点误区[J].消费导刊,2008,(9).

[5]莫国良,王泽兵.基于课程问题之研究学习的初步时践[J].管理教育,2008,(8):134-136.

[6]朱颖心.建筑环境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J].高等建筑教育,2003,12(3):26-29.

猜你喜欢
理论与实践调查研究多媒体教学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