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侨乡多“发”趣

2016-02-23 03:04文/展
神州民俗 2016年9期
关键词:阿发闽南人侨乡

文/展 华

闽南侨乡多“发”趣

文/展 华

MIN NAN QIAOXIANG DUO" FA " QU

这里所要说的“发”并非头顶之毛发

而是古今闽南侨乡奇特有趣的崇发现象

尽管这样那样的词典中数十个带有“发”字的词组

有不少是贬义的,但是闽南人俗信“发”是个吉祥字眼

而讨口彩、图吉利

盼望万事顺心如意习惯用“发”

则是闽南侨乡的一种传统民风

特别是“发”与“8”划上等号的当今

变得更加炙手可热,人见人爱

取名多“发”趣QU MING DUO "FA" QUE

闽南人小孩出生后,取名时喜欢把“发”字嵌进去,当地人名这发那发特别多,如添发、进发、建发、茂发、顺发、来发……,如果您在人群熙熙攘攘的街市大呼“阿发”,循声回望者定然不少。在电话尚用摇柄的年代,有一次,某公社(乡镇政府前身)正要开大会,值日员接到一个电话,说要找“阿发”,他便在楼下值班室门口,用双手拱成话筒状对楼上喊道:“阿发,接电话!”。霎时,从楼上跑下来五六个叫“阿发”的人,闽南人爱发及名由此可见一斑。仅次于人名的,使用“发”字频率较高的当推商家的店号。而最有共性的是新开张的店铺,几乎都要贴一张写有“开张骏发”的红纸横披,寄寓发家致富、发大利市、事业发达,比起北方人过年时倒贴“福”字丝毫不逊色。民间新建房屋,在上大梁时要择吉日良辰,土、木匠师分立墙头两端,用两条长各一丈二尺的大红绸布系于大梁两端,一齐提上搁放屋面坡墙上端的垛口,这时有个不容忽视的礼俗,就是师傅要领着在场其他工匠大声诵念吉语:“晋啊,发啊!”。就连丧葬仪式(如收敛、安葬等)也不例外,说是诵此吉语可以让子孙有祈求晋升、发财的机会。好话人人听着感到舒心悦耳,这也是崇发风俗千百年来在闽南民间沿传不衰之缘故。

吃食多“发”趣CHI SHI DUO "FA" QUE

发粿

每逢婚喜吉庆和传统节日,每家每户都要用面粉或米浆加红糖,经发酵后蒸制,人们俗称这种发酵品为“发粿”,它印有醒目的红双喜或者带红的图纹,就像节庆时报纸上套红一样庄重吉祥。发粿,寓意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希冀和招财进宝的祈盼,在闽南人看来,吃了发粿就会大吉大发。有一首年粿歌生动地唱出了发粿的含义:“甜粿过年,发粿发钱,菜包包金,菜头粿(萝卜粿)吃点心。”发粿是闽南人过年最必不可少的年粿,发粿要发得好才会发财。闽南人认为蒸发粿时,都会有“年糕神”看护,而发粿蒸得好不好,关系着来年一年“发”与“不发”。为了防止“杂音”影响发粿在蒸制过程中发得不好,家庭主妇们在蒸制发粿时总是千方百计把家中的小孩支使开,严禁小孩们在灶台旁问这问那,更禁忌说出不吉利的话,以免“年糕神”发怒,以致发粿蒸制功亏一篑,不但未来一年运势“发不起来”,又没口福,所以蒸发粿是过年前一件严肃认真的大事。主妇们在揭开蒸笼盖时,心情总是忐忑不安,待见发粿大膨胀,裂开几道缝,这便是发得好的象征。家中的主妇会高兴得抚掌大叫:“发了!发了!”然后,取一小撮染红的米粒撒在发粿之上,让这笼节庆的吉祥粿品看上去更加喜庆。

发饼

每年的中秋节,寓意吉祥的发饼也是闽南人必购的应节饼食。这种用来供月的发饼简简单单,乃用面粉和食糖发酵制成,上面粘着一些炒熟的白芝麻仁,再用红色食用染料书写“欢度中秋”、“发大吉祥”之类吉语。它看似平凡无奇,与高级馅料的月饼相比,犹如一个是阔佬一个是仆人,但是闽南人认为发饼“意好比味好”,俗信“只有发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秋饼”。

除夕之夜,闽南人家家户户围炉聚餐,丰盛的酒席上往往少不了寓意“发”字的菜肴,如豆腐发菜,取其“多富发财”。豆芽菜、韭菜在当地有“升发”的象征,在每家每户的年夜饭桌上几乎都有它们的“倩影”。

说话多“发”趣SHUO HUA DUO "FA" QUE

正月里,闽南人尤重说吉语讨口彩。1972年,笔者刚参加工作那年的春节,我放假回家时,祖母明知我已领了工资,她为了讨口彩,明知故问:“工资发了吗?”当她听到我说“发了”,高兴的一连叨念着好几个“发了就好”。新年岁首,亲朋好友相逢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贺禧吉语莫过于带有“发”字的“恭喜发财”、“新年大发”、“祝您顺顺发发”……崇“发”风习给旅游民俗文化增添了意趣盎然的人文景观,以其浓郁的地方风情韵味令外地人感到耳目一新。

崇“发”风习是千百年来闽南人对美好生活孜孜以求的表现,既富有人情味又充满自信心。但是,改革开放前,老百姓无论如何求发、盼发,如何想把“发”字用好、用活、用足,到头来总是连起码的温饱问题也未能解决好。只有在国运昌盛,政策对头的今天,人们依靠勤劳智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财、发家、发达。

猜你喜欢
阿发闽南人侨乡
侨乡古村 夜赛龙舟
发挥新侨乡独特优势 助力南通高质量发展
你人真好
从张氏族谱看客家人与闽南人的异同
明溪是怎么打好侨乡牌的
“走基层·侨乡行”中央媒体江苏行圆满结束
张狂的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