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胎衣不下预防与治疗

2016-02-23 12:44吕金刚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胎衣绒毛母牛

吕金刚

(重庆市长寿区邻封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1249)

牛胎衣不下预防与治疗

吕金刚

(重庆市长寿区邻封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1249)

胎衣不下是母牛生产常见的疾病之一,母牛胎衣不下可导致子宫疾病的暴发,直接影响到奶牛的淘汰率,给养牛业造成损失,应加以重视。

牛胎衣不下;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原因分析

1 原因分析

1.1 子宫收缩力度不够妊娠期给予母牛的饲料营养不均衡,营养成分单一,身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缺乏,特别是怀孕母牛身体中缺少维生素和钙盐等物质可导致该类疾病暴发。除此怀孕母牛身体消瘦、过于肥胖、运动量少均可导致子宫弛缓;胎儿肥大、双胞胎及羊水过量,使子宫扩展度超过常量,子宫的过度扩展导致母牛生产时的子宫阵缩力度不足等,受这些元素的影响致使子宫无力回缩到正常的位置,子宫的收缩力不足导致胎膜与子宫不能完全脱离后排除体外,胎衣不下病症发生。

1.2 绒毛水肿母牛正常产仔之后,胎儿脱落母体后脐带断裂,胎衣内的绒毛的血液含量在短时间内快速降低,体积也随之急速缩小,胎盘极易和子宫发生分离。但当子宫出现异常情况如扭曲或剖腹产损伤后导致胎儿子叶会出现水肿,水肿现象会延至绒毛末端,导致胎膜与胎盘的吸附力增强,影响到胎衣的正常脱落。

1.3 胎盘炎症妊娠期母牛子宫受到病菌的感染,有子宫内膜炎或胎盘炎等疾病的发生,致使子宫结缔组织发生增生,胎儿和胎盘出现异常粘连,导致胎衣不能正常与胎盘脱落。

1.4 激素分泌失调激素分泌不协调也是导致牛产后胎衣不下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如到母牛临产前4~5d时其体内的17β-雌二醇出现降低而17α-雌二醇升高、产仔前一天雌激素升高及孕激素下降的幅度不大、分娩时孕酮含量比较低或分娩时雄激素水平超出正常范围过大以及围产期血中促乳素和前列腺素F2α水平降低等现象发生时都会诱发牛产后胎衣不能正常排出体内。

1.5 生产环境影响母牛生产后胎衣的排出体外的时间与环境的应激有着重大关联,胎衣在排出体内时,子宫会本能的产生不同幅度的收缩,通过收缩可将胎儿及血液等物质排出体内,失去血液的胎盘体积大大缩小,失去绒毛和张力的胎盘很容易从体里脱落,但如处于杂乱的环境中产犊,其胎衣的不下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1.6 受牛的胎盘构造的影响牛的胎盘属于上皮绒毛膜与结缔组织绒毛膜混合型,胎衣的不下的发病与牛的胎盘组织构造有关,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联系比较紧密。

2 病例介绍

2.1 病例12014年4月20日,我辖区一农户所饲养的5岁母牛出现难产。产后36h内胎衣未正常排出,病牛临床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体温39℃,并不时努责作出排尿状,胎衣垂附于阴门外,有难闻腐败臭味散发出。经手术剥离后,静脉输青霉素800万ⅠU;再用生化汤一剂;同时用10%的生理盐水1000mL,和金霉素200万ⅠU一次注入子宫。4月21日体温降到38℃,精神好转,仍带恶露。4月22日重复一次给药后恢复正常。

2.2 病例22015年3月10日,我辖区一农户所饲养的母牛8点产一头牛犊,到晚上20点胎衣尚未完全排除。诊断为胎衣不下病症后先用土霉素制发泡剂用注射器将药物投入子宫深处。4月12日再次用土霉素溶液反复冲洗子宫。4月13日中午,该牛体温出现升高现象最高可达40.2℃。于是采用如下疗法:30%安乃近注射液,青霉素800万ⅠU,5%的葡萄糖酸钙200mL混合静注,下午体温回落到正常值。4月14日再次用土霉素溶液冲洗一次,4月16日重复14日治疗方法,随后部分胎衣随恶露逐渐排出体内,至18日体内胎衣完全排出,母牛健康恢复正常。

3 预防策略

3.1 强化妊娠母牛饲养管理怀孕母畜要根据生长需要及时饲喂含有钙盐和维生素等物质的饲料,或在临产20~30d之间对其肌注10mg亚硒酸钠、5000U VE;或在产后2h,1次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500mL或3%氯化钙500mL;或在产前7d肌肉注射VA、VD10mL,1次/d,直至分娩为止。

3.2 保证母牛运动适量要为母牛创造一个适宜的运动场所,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运动时间,以增加身体抵抗力和全身张力,在临产一周每日要确保母牛自由运动时间要在2h以上。

3.3 药物预防每头牛预产期前40d,每天深部肌肉注射亚硒酸钠VE注射液10mL(含亚硒酸钠10mg,VE5000U)连用4次;产后2h内1次静脉注5%氯化钙或10%葡萄糖酸钙300mL;预产期前30d,每5d肌注VA、VD10mL(1mL含VA 5000U,VD5000U)连用6次;产后母牛饮喂酵母红糖汤;干益母草500g,常水3~5kg,煎沸去渣。加红糖500g,充分溶解。麸皮1500g,加温水(30℃左右)10~15kg。将汤剂加到麸皮混合液内混匀,供产牛自饮。

4 小结

胎衣不下在养牛过程中未加以重视是该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发生该病后不能按照正常的治疗方面进行治疗,由此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养牛过程中要重要该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加强母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适当的增加牛群的运动量,有效避免和预防胎衣不下病例的出现。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4.050母牛胎衣不下是指母牛生产后12h后还不能完全排除体内的病症,也可称之为胎衣滞留。胎衣不下可致使子宫感染,影响子宫的恢复时间,产生卵巢机能障碍,导致母牛不孕。同时母牛胎衣不下还可以导致奶牛产奶量呈直线减少,也是导致奶牛提前淘汰的重要的原因之一,给养牛产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积极探索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奶牛发病率,提升养殖经济效益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吕金刚(1963~),重庆市人,兽医师,主要从事疫病诊断

猜你喜欢
胎衣绒毛母牛
母牛分娩前管理要点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猫笔
南方规模奶牛场胎衣滞留发病规律研究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牦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吹绒毛
绒毛栗色鼠尾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