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胃肠道线虫病的防控措施

2016-02-23 12:44辛国升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驱虫药线虫病咪唑

辛国升

(山东省安丘市畜牧局,山东 安丘 262100)

绵羊胃肠道线虫病的防控措施

辛国升

(山东省安丘市畜牧局,山东 安丘 262100)

绵羊;胃肠;线虫病;预防;控制

寄生虫感染分为致死率很高的急性病和导致机体不同程度机能不健全和过早淘汰的慢性病,而对于亚临床感染来说,羊虽然比较健康,但是其体质常常弱于健康个体。羊的寄生性蠕虫可被细分为线虫类(蛔虫)、吸虫类(吸虫)和绦虫类(绦虫)。本文将把重点介绍栖息于皱胃和肠道的线虫。

1 原因

重要的线虫病有:(1)幼羊的细颈线虫病;(2)羔羊及偶发于稍年长羊的寄生虫性胃肠炎(PGE)。虽然多种类型的线虫可寄生于羊的胃肠道,但引起寄生虫性胃肠炎(PGE)暴发的属种主要是奥斯特线虫属(新的分类为背带线虫属)和毛圆线虫属。巴氏细颈线虫在大量幼虫存在的情况下亦能突然引起幼羊腹泻。血矛线虫属不耐寒,因此其幼虫在牧区的存在和传播变化多样。我们发现其他种类的线虫亦偶见于胃肠道,但通常其致病性很弱,而且应用现代广谱驱虫药来进行常规治疗,可以极大地减少潜伏期很长的寄生虫病的流行。

2 诊断

通常用直接计数羔羊排泄物中卵数来进行诊断线虫感染。排泄物中线虫卵的存在可以确定成虫的存在,但在一些卵中,尤其是背带线虫属的卵并不能很好说明虫体数量。卵的数量和虫体数量的不相关性不仅与总的产卵力下降有关,还与不发育的幼虫和不成熟的虫体的数量有关,排泄物总卵量的分析还由于不同种虫体的产卵力不同而变得更为复杂。当多种不同种类存在时,允许对次要的致病性不强的种类进行差别化分析,特定的间接辅助诊断手段是可行的。血浆中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浓度的升高是羔羊感染奥斯特线虫或捻转血矛线虫而导致皱胃黏膜损伤的有效指标,当胃蛋白酶原达到0.7ⅠU的浓度就可以判定动物受到足以致病数量的幼虫的侵袭。然而老龄羊的胃蛋白酶原浓度在未受明显侵袭的情况下也会升高,这缘于对侵袭幼虫的超敏反应。目前还没发现直接诊断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有效血液指标。我们已经发现血清果糖胺浓度会升高,肠道毛圆线虫感染使血浆磷含量降低,但这种降低只能与饲料中的磷含量结合判断才有说服力。

3 防控措施

现今,随着驱虫药耐药性的产生和对寄生虫的控制应着眼于切断宿主和感染阶段寄生虫的联系,可通过防止或限制6月份之前母羊或羔羊对牧场造成的污染,或者是通过防止6月份之后感染性幼虫在牧场聚集,以达到感染的数量。在某些情况下,这两种方法也可以同时采用。预防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牧场运用两种方法的难易程度。

牧场对线虫的控制最重要的方法是化学药物预防和全年放牧条件下与牛交替放牧。前者是以羊为主的牧场的唯一选择,而后者适用于牛羊比例合适的牧场。此外,化学预防与牧场管理结合起来,预防效果更好。

3.1 药物预防巴氏细颈线虫的感染性幼虫在5~6月早期达到峰值,定量给药应在5、6月间连续使用3个周,轻者应用左旋咪唑、丙硫咪唑、甲苯咪唑、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等进行治疗性驱虫,重者还要进行对症治疗。

羔羊感染胃肠道线虫病的来源主要是围产期母羊的粪便。围产期母羊的粪便中,虫卵数量激增。有效的控制方法是,在母羊怀孕的第4个月使用有效的驱虫药,可以清除掉大多数的寄生虫,也可使营养状况较低的母羊得到改善。对静止期的幼虫进行有效驱虫是必不可少的,一些阿维菌素类和米尔倍霉素类药物能抑制许多种类幼虫的产生,为羊提供更长的保护期。母羊越冬或者产仔时,在舍内饲养阶段应开始使用驱虫药。怀孕后期和哺乳前期母羊的治疗应延长到产仔期的一个月内。

羔羊在断奶时应该进行治疗,如果有条件,应将羔羊移到更安全、风险更低的牧场,即上一年未放牧过羊的牧场。但是,寄生虫产生耐药性很快,如果不考虑耐药性,就把动物移到干净的牧场,会给牧场带来很大的风险。治疗过的动物回到没有自由放牧过的牧场,那么那些抵抗力强存活下来的蠕虫,其产的卵将再次污染牧场。如果动物转移至明显易感蠕虫的牧场,寄生虫群中具有抗药性蠕虫的就会降低。唯一可用的牧场发生了严重污染,需要一直采取预防措施,直到秋天或者出售的时候。定量给药的频率是根据载畜量和牧场污染水平以及驱虫剂的种类决定的。一般9月份的一次预防是针对羔羊,二次预防是针对高原地区。公羊是在春天和秋天配种前预防。

3.2 通过轮牧进行预防在养羊牧场,有效控制绵羊寄生虫性胃肠炎(PGE)就是每年以不同的宿主种类为原则交换牧场。这种控制方法具有双重性:(1)不同线虫种类具有的宿主特异性。理论上讲,只有捻转血矛线虫和艾克(氏)毛圆线虫能够在羊和牛体内发展为成虫,尽管胃线虫类如钩端螺旋体也能在宿主体内生存。(2)有迹象表明对牛来说,越冬的L3期幼虫需要2年时间,草上与土壤表层的幼虫才能完全灭绝。证据也表明,巴氏细颈线虫能够感染牛犊,严重感染的小牛会腹泻。尽管小牛吃乳,但交换牧场仍然是较好的控制方法,春天在交换牧场时结合驱虫药,对杀死幼虫非常有效。

3.3 化学预防和牧场管理在离开产羔区时应对母羊进行一次驱虫治疗,在围产期结束,母羊和羊羔到达新的安全草地前清除线虫卵,即可获得好的控制效果。在断奶期,羊羔应该搬到另一个“安全”或低风险草地。尽管这个时期对羊羔进行预防是好对策,但是如果新草场很安全,也就是在前一季没有羊吃过草,污染程度低,也许预防就没有必要。

一个适用于以农作物、牛和羊作为同等重要成分牧场的低成本完美控制系统,应当能适应牛羊为主的放牧结构。一个3年羊、牛和保护的轮作方案被提出。收获之后的再生草草场可以用来饲养断奶的牛羊,但是羊羔和猪不可以进入,因为此草场将作为下一年的“安全”场。有人建议在这种系统下可以放弃驱虫药预防的做法,但是有时候当此建议被采纳时还会有临床性的PGE发生。应该注意,即使可以不用清除所有蠕虫,但是牛羊可以互感一些感染性的幼虫能够在草场存活2年。在3年轮作里至少用一个春天来进行治疗是明智的。

其他两种方法为放牧和羔羊钻栏放牧。放牧时,羊群被栅栏限制在一个条状带中,每隔几天换个地方;在羔羊钻栏放牧中,用一个单独的栅栏拦住母羊,但是允许羊羔钻过去吃草。这些方法能有效预防PGE,但在栅栏和人工方面成本很高。

总之,本病的预防是在春秋季节定期对羊群驱虫,对严重流行的区域要进行两次驱早,能有效地预防高发病率。对舍饲的羊群要及时清除粪便,并把粪便集中起来进行无害化处理,消除粪便中的虫卵及幼虫。加强饲养管理,尤其是注意饲料和饮水不要被污染,合理补给精料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以加强羊的机体抵抗力。在放牧时要尽量避开幼虫活跃的时间,如清晨、傍晚、雨后、潮湿地区,以减少消化道线虫的感染机会。本病可用左旋咪唑,5~10mg/kg·bw,溶水灌服,也可配成5%的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或用甲苯咪唑10~15mg/kg·bw,灌服或混饲给予;或用丙硫咪唑,5~10mg/kg·bw,口服;或用伊维菌素,0.1mg/kg·bw,口服,也可按0.1~0.2mg/kg·bw,皮下注射,效果极好。

[1]赵德明,等.绵羊疾病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9.

[2]邹继新,等.绵羊消化道线虫病的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10):90.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4.053

辛国升(1974~),山东省安丘市人,本科,中级兽医师

猜你喜欢
驱虫药线虫病咪唑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儿童如何正确服用驱虫药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防治及对策——以重庆市为例
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防治技术探析
畜禽驱虫五注意
N-甲基咪唑+甲醇体系的性质及相互作用
普萘洛尔与甲巯咪唑对甲亢进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镇静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驱虫药”左旋咪唑能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