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痢的流行、诊断及防控

2016-02-23 12:44董文秀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白痢变性母鸡

董文秀

(黑龙江省宁安市畜牧技术指导站,黑龙江 宁安 157499)

鸡白痢的流行、诊断及防控

董文秀

(黑龙江省宁安市畜牧技术指导站,黑龙江 宁安 157499)

鸡;白痢;流行;诊断;防控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各种年龄鸡常发的传染病,病鸡和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可通过消化道水平感染,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本病主要侵害雏鸡和雏火鸡,雏鸡多于12~15日龄时发病死亡。临床可分为急性败血型、关节炎型和神经型。

1 流行

在受感染的母鸡,病原菌定位在卵巢、卵泡和输卵管内,使蛋在形成蛋壳之前受到病原菌感染。这样的蛋在孵化时,一部分鸡胚死于胚期,出壳的雏鸡大多在12~15日龄时发病死亡,少数存活的仔鸡成长后成为带菌者,其所产的蛋又带菌,感染鸡白痢沙门菌的母鸡所产的蛋带菌率可高达33%,如此反复代代相传。此外,患病雏鸡粪便中排出大量强毒力病原菌,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造成同群雏鸡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眼结膜等途径受到感染;而病原菌也可通过感染的公鸡交配而传染母鸡。人工将病菌滴于眼结膜、泄殖腔或皮扶伤口均能导致发病。育雏室的卫生条件差、拥挤、潮湿、温度剧变、饲料不足或营养成分不平衡等均可使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病雏的严重腹泻与肠道黏膜的急性炎症有关,而大批死亡则主要是由于病原菌进入血液,迅速发展为败血症所致。患病母鸡的死亡多由于卵黄破裂引起严重腹膜炎,或转变为败血症的结果。

2 症状

该病毒其主要侵害雏鸡和雏火鸡,其他鸟类如鹌鹑、野鸡、鸭子、孔雀、珍珠鸡也易感。但除雏鸡和火鸡外,很少引起其他宿主明显的临诊症状、发病与死亡。12~15日龄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常造成大批死亡。雏鸡发生鸡白痢常见的临诊症状有急性败血型、关节炎型和神经型三种。急性败血型以排出白痢和呼吸困难为特征,其死亡率可高达100%。关节炎型以跗关节肿胀为特征,死亡率30%左右。神经型以仰头、偏头、转圈、啄地等症状为特征,死亡率10%左右。育成鸡患鸡白痢多呈亚急性经过,发病率较高,以跗关节和胸骨滑液囊肿胀为特征,死亡率10%左右。成年鸡呈慢性或隐性感染,病愈后1个月或10个月的康复鸡仍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以生殖器官病变为特征。也有报道成年鸡的急性感染,尤其是产褐壳蛋的鸡。感染存活的鸡和火鸡,大多数可成为带菌者。

3 病理

3.1 雏鸡

多数有败血症病变,病程稍长的病例,可见尸体消瘦。突出的病变在消化道、肝和肺。肛门常被石灰样粪便封闭,盲肠、大肠和后段小肠肠腔内积留乳白色的凝乳样物,偶见混有血丝,黏膜潮红、肿胀,肠壁增厚。肝脏实质变性、肿大,表面和切面散布帽针头大、灰黄色坏死灶,或粟粒大灰白色结节。胆囊显著膨大,充满胆汁。镜检可见肝实质充血和出血,灶状肝细胞变性或坏死,并见网状内皮细胞增生逐渐取代变性或坏死的肝细胞而转变为单核细胞的积聚,这一变化被认为是鸡白痢在肝内的一种特征性细胞反应。肺脏的早期病变是弥漫性急性充血和出血,以后则常形成灰黄色干酪样坏死灶或灰白色结节。镜检,病变主要由单核细胞浸润、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与细胞碎屑所组成。较大的病灶可波及数个小叶,小支气管和支气管亦均招致坏死。脾淤血、肿大,被膜下常见小坏死灶。心包呈浆液性纤维素性炎,心肌变性,有时心肌内有灰黄色小结节病灶。肌胃也可见坏死性病变。肾肿大、变性,集合管内充满白色尿酸盐而呈网络状。有些病鸡表现滑液囊炎,胫跗关节周围常见一个或几个滑液囊肿大,明显隆起,内贮大量滑液,并混有凝乳状物。病程短的病雏,卵黄囊和卵黄有轻度变化或无明显异常。病程较长的慢性病例,常见卵黄囊吸收不全,即卵黄囊皱缩,其内容物呈淡黄色奶油样或干酪样物质。

3.2 成年鸡

带菌的母鸡一般呈慢性经过,突出的病变为慢性卵巢炎。最常见的病变为卵泡变形、变色及质地改变,腹膜炎伴有急性或慢性心包炎。受害的卵泡从正常的深黄色或淡黄色变为灰色、红色、褐色、淡绿色,甚至铅黑色,其内容为干酪样,或为红色、褐色的半流体状或油脂状物质,卵黄膜增厚,卵泡的形态也不规则,呈椭圆形、三角形或多角形。

患病公鸡的一侧或两侧睾丸肿大或萎缩,实质内有许多小脓肿或坏死灶。镜检见曲细精管内的生精细胞变性、坏死,不见精子生成,并有大量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输精管发炎,管腔内充满炎性和坏死性渗出物。其他器官常见的病变为肝脏肿大,常散布灰黄色小坏死灶。胆囊胀大,甚至可达正常的6~8倍。心包液增量,常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肾脏肿大,偶见粟粒至黄豆大的灰白色结节。脾脏增大,被膜下亦见小坏死灶。肺脏淤血、水肿,表面常有纤维素薄膜附着。

4 诊断

根据病理变化并结合临诊资料可以作出诊断。雏鸡白痢在肺形成灰白色坏死点和黄色小结节是特征之一,这种结节应与曲霉菌感染区别,后者在气囊和气管内表面可见霉斑,病料涂片镜检可发现曲霉菌。

5 防治

雏鸡白痢的防治通常从雏鸡开食之日起,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菌药物,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如应用庆大霉素(2000~3000U/只,饮水)、氟哌酸(0.01%~0.02%,拌料),效果较好。此外,还有兽用新霉素、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等。药物预防:可在一定时间内交替、轮换使用,药物剂量要合理,防治要有一定的疗程。微生物药剂的使用有效而安全,常用的有促菌生、调痢生、乳酸菌等。使用这类药剂的同时以及前后4~5d应禁用抗生素。中草药方剂可用黄连、黄芩、苦参、金银花、白头翁、陈皮各等份,共研细末,拌匀,按每只雏鸡每天0.3g拌料,防治雏鸡白痢效果优于抗生素。

10.3969/J.ISSN.1671-6027.2016.04.099

董文秀(1976~),黑龙江省宁安市人,本科,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疾病诊疗

猜你喜欢
白痢变性母鸡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母鸡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母鸡下蛋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母鸡
征兵“惊艳”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仔猪黄白痢发病原因与综合防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