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016-02-23 14:55安娜段琦梅杨维霞刘文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

安娜 段琦梅 杨维霞 刘文婷

摘要:《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学》是高等农林院校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通过研究型设计性综合实验在课程实验及实习中的应用,将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不但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增强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中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151-02

《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学》是研究选育、繁殖和栽培药用植物新品种的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通过该课程的理论学习以及实验实习操作,要求学生掌握培育药用植物优良品种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从事育种及相关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该课程教学成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质量,而其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和实习)又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在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及观念上的滞后,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认识不够,导致我校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1.对实践课程认识不足。传统观念认为高校课程的实践教学是该课程理论教学的补充和验证,在整体上从属于理论教学,导致实践课时被大幅削减,并在开设3年后最终于2009完全删减。

2.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从内容上看:以往所开设的实验项目在内容设计上几乎全为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均为“已知的”,并且肯定是“正确的”,学生不做实验也能从理论教材中找到结果,故实验结果对学生来说毫无新意可言,学生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因此学生在做实验时往往敷衍了事,不去深究实验细节,做完即忘,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考核方式看:学生的实验成绩没有独立核算,也不计学分,而仅按一定比例计入理论课程的总成绩,即学生的实验或实习成绩基本上不影响其是否能通过理论课程,在客观上使学生“重理论,轻实践”。从授课形式看:实验或实习时总是由教师介绍实验原理、仪器设备,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注息事项,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提出理论解释,学生按教师的讲解按部就班地重复实验步骤,获取数据,验证规律使用实验规定的仪器设备,按照规定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然后按规定的格式完成实验报告,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3.传统实践教学缺乏课程知识的综合和交叉。相关实践课只是完成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并没有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学生对实践课程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以至在后期的科创项目或毕业论文进行时毫无思路,不知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等。

综上所述,沿袭陈旧的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已无法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达不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已明显不适合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中药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和发展,高等农林院校开设中药学专业的优势得到国家各级部门的日益重视[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用植物教研室也以此为契机,在理论教学之外,以杨凌科技示范园区、药用植物资源圃及中药学实验室为依托,对《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学》实践课程的内容、开展方式和考核方法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革探索。

一、实验课程开设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运用一门课程的不同章节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或综合运用同一学科门类的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或综合运用跨学科的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以学生为主导进行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实验方法的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性实验。目的是以加强学员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着眼于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要求学生独立拟定实验方案、综合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情报资料检索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分析综合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曾经开设的实验内容和课时进行调整,即减少验证性和基础性实验,增设综合性实验。具体实施过程如下:(1)对于传统的经典验证性实验予以保留,如“药用植物自交不亲和性测定技术”、“药用植物有性杂交技术”等,使学生对基本的实验操作有个感性认识。尤其针对经典验证性实验还可改变实验条件,对比实验结果,增强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2)与基础理论教学内容相配合,融合相关课程实验知识,增设一部分综合性试验。由学生自由组合成3~4人一组,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提出相应的选题、目的、试验方案和预期结果,教师审核试验方案,确认试验的可行性,提出修改意见,修正后再由学生根据试验方案准备试验用品进行试验,最后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写出研究报告,并以幻灯片形式在课堂上进行答辩汇报。

二、实习课程开设研究性试验

研究性试验是结合课程理论学习所进行的带有一定探索性和科研性的试验。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种实验原理,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实习方案设计,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试验,在试验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独立的选题、独立研究、独立设计、独立操作、独立分析和独立思考,实现自主学习、自由发挥,自主创新,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科研或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过去《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学》实习内容主要以若干综合性验证的实验为主,时间集中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后一周内。我们的改革首先是实习内容的选择以学生为主导,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以及对自己科研工作的介绍,引导学生以小组(4~5人)为单位参与自己的科研工作中,寻找感兴趣的科学问题作为切入点,通过查阅文献并综合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将以前的若干基础性实验系统地设计成实习方案,经过可行性论证后独立实施。对于实习时间的安排,不再拘泥于有限的学期内,学生可以根据具体实习内容以及药用植物生长发育时期特点等灵活安排(见图1)。

三、《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学》实践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以往《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学》实践考核仅以实验(实习)报告(70%)+出勤率(30%)作为指标,不能真正反映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技术的掌握程度,流于形式。针对本次改革,考核以小组为单位(3~4人)进行,由任课老师按照文献查阅(10分)、试验方案设计(20分)、试验完成情况(30分)、实验或实习报告(20分)、实验或实习结果汇报(20分)这五个模块打分考核,最终获得每个小组的各实验成绩,而每位组员的个人成绩则按小组成绩×50%+组员打分平均分×50%计算。其中实验或实习结果要求以幻灯片形式汇报,由任课教师组织4~5位相关学科的老师组成评委小组对汇报结果进行打分。

四、《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学》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及体会

通过两年的改革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也反映受益匪浅。首先,综合性试验设计锻炼了学生对多学科知识和多种实验原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且学生在试验过程中获得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研究性试验中,学生通过独立的选题、设计、操作、分析和思考,实现自主学习,自由发挥,自主创新,培养了创新意识,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其次,全程以学生为主导的实践课程设计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的密切协作和互相配合,锻炼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互助的团队精神。第三,增加了学生间、师生间讨论交流的机会,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在试验中碰到一些问题时,通过讨论和交流找到了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或验证的办法,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最后,综合性和研究性试验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对试验或实习方案进行评价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试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是对现有的中药学专业继承性教学模式的突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中药农业是中药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2],药用植物良种是实现中药农业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3],药用植物育种能够显著提高中药材生产的水平,在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中不可缺少。落后的药用植物育种现状与当前中药材的迅猛发展不相适应,尽快培养一支专业的药用植物育种人才队伍对于我国中药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非常重要。今后会继续加强本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争取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的课程教学体系,为中药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重义,郭战伟,陈旸,等.中药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12(4):68-69.

[2]张尚智.中国中药产业热点问题的研究综述[J].中国现代中药,2013,15(7):538-543.

[3]罗光明,邓子超,杨世林,等.药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研究现状[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3,5(9):15-18.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