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机床电气与PLC控制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6-02-23 14:55刘云龙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留学生教学

刘云龙

摘要:对机电工程专业留学生的机床电气与PLC控制课程教学进行研究,根据留学生的特点及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大纲,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场示教等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今后留学生教学提供了教学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留学生;机床电气与PLC;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153-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我国学习。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自2000年起开始招收留学生,生源包括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肯尼亚、巴基斯坦等60多个国家。2013年,笔者承担机电工程专业留学生机床电气与PLC控制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尊重留学生知识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其所学专业的要求制定了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从中得到一些经验。现将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以便为今后的类似留学生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一、教学大纲的制定

《机床电气与PLC控制》是机电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与实际生产和工程应用结合十分紧密。该课程内容更新快,既强调理论又偏重实践应用。该课程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原理和控制方法,掌握常用低压电器元件的选用,分析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学会典型机床的PLC控制。该课程的内容包括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和PLC控制两大部分。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和本专业留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大纲的基本思路为:在强调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弱化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内容,突出强调PLC控制技术内容;针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大实践环节的课时比例,突出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使教学内容既能适应生产实际要求,又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强化能力、重在应用”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出发点,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教学内容有机整合,打破了简单以教材顺序授课的方式,根据满足各项教学任务的实际需求,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融教、学、做相结合为一体。每一项教学任务在教师讲解所需知识点后,都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电路设计、连接、程序编制、调试等实际操作任务,理论课时、实践课时数比例争取达到1∶1。

由于笔者同期也教授中国本科生的同门课程,采取一名留学生和一名中国本科生结对子的方式,让他们课后共同学习这门课程。这些本科生主要选取学习成绩好并且英语口语好的学生,既能帮助留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又能提高本科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这个方式深受双方学生的欢迎。

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采取先讲理论,后举例,再提问的方法,鼓励学生提问,发挥师生互动,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留学生的教学。

制作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教学课件,使电机和低压电器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的讲解能简单易懂。在讲授机床电气部分内容时,带学生深入机床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实地参观机床的结构、操作。

三、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师进行备课和教学讲授的基本工具和参照标准,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材料,然而目前国内缺少系统的英文版机床电气与PLC控制教材,也没有现成的留学生专门教材可以应用。由于留学生教学的需要,学校购买和引进了多种版本的英文原版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使中国教师能接触到世界最新的教材,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接受最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出一流的学生。为了确保授课质量,笔者参考了大量外文原版教材,包括“Electric Motor Control”(Stephen L. Herman),“Programmable Controllers:Theory and Implementation”(L. A.Bryan,E.A.Bryan),等等,从中选取相关内容,编写了适合本专业留学生的教材。经过近3年的留学生教学实践,已经编写了全英文的实验讲义。

四、实践操作

本课程实践性很强,十分注重实验环节,同时强调实验环节的过程和效果,将实验准备、实验进行和实验考核贯穿整个实验过程。要求学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培养独立完成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多思考,并对实验做出分析,得出结论。实验课内容以动手操作为主,对于实践操作中的内容,为了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学有所得”,教师先讲述实验内容,随后在实验台上进行现场示教。在示教过程中,教师每操作一个步骤都会停顿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倡学生及时提出不理解之处,做到随问随答,加深学生的印象。示教结束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动手操作,从而对整节课授课内容的理解事半功倍。

五、考核方法的改进

留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些基础较差,因此不能用国内本科生的要求来考核。考核要坚持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使考核更合理、科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发展。改革单一考核方式,采用20%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20%实验成绩的考核方法,使考核多元化,减少考试成绩比重,同时适当降低考试难度。

六、全英语授课的实现

开展留学生的全英语授课对中国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对中国高等教育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专业的留学生来自印尼、斯里兰卡等国,虽然到校之后进行了汉语学习,但其汉语水平仍十分有限,远不能达到用于教学交流的层次。鉴于这些留学生所在国家大多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具有很好的英语基础,因此采用全英文授课,这就对授课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和基础知识,还要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在英语表述上一定要力求规范、熟练,特别是英语口语的表达要流利,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应该有明显的障碍。

由于文化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授课时经常会有学生随时提出自己的问题,打断教师的思路,使教师面临一些难题。一方面,虽然留学生的口语流利,但他们的发音与标准的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之间存在差距,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难以理解;另一方面,随时打断授课进程提问并不符合中国教师的教授习惯,往往会干扰教师的思路,影响课堂秩序。对于这种情况,可采取以下办法: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熟悉课程内容相关的英文专业词汇和背景知识,反复练习专业知识的口语表达,从而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回答做到从容镇静、胸有成竹;如果提问与授课重点偏离较远,则告知学生在课后给予详细解释,在不限制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保证正常的授课节奏。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并辅以简要的英语口语把授课内容表达清楚,即使英语口语中可能存在一些语法错误也不会十分影响授课效果,并非一定要追求完美的语言表达,对语言过于苛刻反而会影响教师正常水平的发挥。

留学生全英语教学给中国教师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促进了中国教师对英语信息的接受能力,提高了中国教师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在中国学生中实施双语或全英语教学、培养国际化人才打下了基础。

为了提高教师英语授课的能力,学校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举办英语口语培训班,请有经验的外教授课,每周固定的时间给教师讲解怎样用英语授课;另外,在寒暑假,用大量整段的时间集中上课,保证有充裕的上课时间。二是鼓励教师出国进修,每学期都选派有留学生教学任务的教师去国外进行短期进修,主要去往美国、加拿大等英语国家,通过出国进修,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都有很大提升;另外,为了鼓励教师给留学生用英语授课,学校还增加了全英语授课课程的课酬,极大的增加了教师的积极性。

经过3年的机床电气与PLC控制课程留学生教学实践,笔者初步掌握了留学生教学的特点,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加强与留学生互动、提高英语听力与口语水平等。今后仍将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推进本课程的留学生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吕翠平,等.对留学生组织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3):574-576.

[2]庞党锋,等.留学生《现代控制技术综合技能实训》课程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125-126.

[3]朱媛.基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改革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100.

猜你喜欢
留学生教学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教室留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