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怎样上好一节课

2016-02-23 15:27贾高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业务素质

贾高

摘要:“怎样上好一节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本文结合教学体会,从基本条件、基本要求、具体做法等方面,对这个问题阐述了一些看法,希望对青年教师做好教学工作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业务素质;全心投入;总结完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211-02

在高等学校“怎样上好一节课”这个专题,在国内外许多有丰富教育经验的专家、教授甚至教育大师都在讨论,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建议,可供年轻教师学习和借鉴。由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不同时期又赋予了这个话题新的内涵。因此,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教师)“怎样上好一节课”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从基本条件、基本要求、具体做法等方面,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上好课的基本素质

1.思想素质。关于思想素质在理论上的解释,这里不做展开。思想素质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笔者认为对教师来说,思想素质高不高,就体现在对教学工作是否有强烈的责任感。具体说,当你面对学生,你是应付教学还是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想方设法地教好他们,不误人子弟;再如,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教师的工作不可能完全进行价值核算,在很多场合下,仍需要讲敬业奉献;等等。这就是责任感的具体体现。笔者认为责任感是我们做好工作、上好课的内因和动力。

2.业务素质。现今高等学校的教师几乎都具有研究生学历,在本专业都取得过优异成绩,但那是在学生时代取得的成绩,现在,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崭新的天空。过去,我们工作的重点是放在如何学好知识,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应该转变到如何教会学生学好知识。也就是说,作为教师,不仅仅自己要会,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使学生能事半功倍地获取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站在本专业的较高位置上,只有居高临下,才能统观全局。另外,要学习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这方面,我们要甘当小学生。有人说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其教学能力首先要是优秀的。

3.心理素质。有时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位教师的备课笔记写得很有条理,往讲台上一站就乱了阵脚,讲话哆嗦,动作别扭,丢三拉四,这是心理素质不好的典型表现。特别是对我们年轻教师来说,较为多见。这样的心理素质不但上不好课,而且会觉得很累。那么,怎样才能消除紧张心理呢?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加强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平时就要学会控制自己和情绪;另一方面就是锻炼,小范围锻炼,大范围锻炼,要主动锻炼。一般来说,有3~5年的教龄,心理素质就比较成熟了。

当然上好课的基本条件,还应该包括板书、语言等方面的内容,这里就不一一展开论述了。

二、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

1.课堂讲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任何一门课都是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教学计划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所以教师不能随心所欲地决定讲什么,不讲什么。比如,高等数学的教学目的指出,“使学生掌握一元微积分及多元函数微积分的主要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必须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展开。

一堂课也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比如,高等数学的绪论课,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高等数学;极限概念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是极限,而不是要求他们去背“语言”;等等。另外,教学目的不仅教师要知道,也要让学生知道,我们的教和学都要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共同努力。

2.课堂讲授要保证科学性。我们向学生传授的知识都是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伪。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态度要科学,概念要准确,方法要适当。

3.重点要突出,线索要分明。这里讲的重点,是指讲授的重点。讲授的重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教材的重点、学生的难点以及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教材的重点容易把握,一般就是标题,但是学生的难点比较难确定,一般是由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对当前教学对象的了解才能确定。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是知识的纽带,是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体现出来的。强调重点突出,并不排挤线索分明,只有重点突出与线索分明并举的课才能是好的。线索分明与线索不分明,就好比一串珠子与一盘珠子。一串珠子,因为它们排列有序而赋有美感,而一盘珠子,因为杂乱而影响欣赏价值。另外,在板书上也要注意重点突出与线索分明,起码便于学生掌握和做课堂笔记,也便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

4.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直观并举。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是人人皆知的。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理论都能讲清客观存在的实用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勉强地、庸俗地与实际加以联系,有的可以用直观的手段来弥补。如极限、四维空间等。

以上条件是最基本的,上好课是我们每个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三、上好课的有益做法

1.听课。听课是一种学习,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听一些老教师的课,对把握教学重点、掌握教学方法是很有益处的。如果给笔者一本office使用手册,会很难读下去,而请人在电脑上边说要领边操作,就会很快学会office的基本用法。笔者认为听课就好比听有经验的教师在比划。笔者的体会:多听课是上好课的一条捷径,所以建议青年教师要多听课,要用学习的观点、比较的观点、批评的观点去听课,只有学习才能进步,只有比较才能区别优劣,只有批评才能形成特色或风格。

2.试教。这里说的试教不一定是正规的集体试教,事实上,集体试教只有有限的几次,这里笔者想讲的试教是个人试教(或称为默讲)。个人试讲是在吃透教材内容、写好教案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熟练性、探索性的备课活动,是组织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时机。因为备课所写的教案,只能写一些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其他语言靠我们临时组织,因此经常会出现刚上讲台的教师,只用半节课的时间就把一节课内容给讲完了,他只是讲了内容,而如何理解这些知识,或者说思想、方法可能没有体现出来。个人试教有以下优点:(1)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2)可以锻炼自己的讲课技巧;(3)有很好的心理环境,没有心理压力。个人试教做得充分,就会在集体试教或上课时,信心充足,表现自如。特别是对上讲台不久的教师来说,一定要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个人试教中。

3.辅导答疑。辅导是对上课的补充,是教师与学生构通思想、交流信息的最佳场合。一方面,我们要认真解答学生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注意发现学生存在的思想和学习方法上的问题,也包括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并尽可能及时解决。

4.课后备课。对我们来说,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教案写得清清楚楚,但讲起课来丢三拉四、条理混乱,甚至出现错误。这些问题的出现,恐怕多为课程的重点或难点,因此,我们应该及时把这些地方标记下来,可以利用辅导时间或习题课等环节加以补救,这些地方也是我们下一轮上课时需要重点分析和研究的。课后备课,可以认为是一次自我总结,只有善于总结,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我们的教学能力才能迅速提高。

笔者建议,在研究生毕业后的两三年中,要把大部分精力用于教学,这是由于教师这一职业特性所决定的,而且对于个人形象的确立非常重要。

总之,课堂就是一个舞台,每位教师既是编导又是演员,只有用心去准备,全力投入,并不断总结和完善,才能上好每一节课。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郭永发.教育教学理论的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原华丽.使大学生学好高等数学的几点做法[J].大学数学,2004,20(3):16-17.

猜你喜欢
业务素质
探究如何提高电视新闻编辑的业务素质
高职院校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浅谈信访工作在煤炭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摄像记者的业务素质探讨
论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建设
万方数字出版下的科技图书编辑业务素质研究
高等院校教学秘书的管理能力及业务素质
关于提高临床护士业务素质的几点思考